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研究进展

傅应明

(六安市中医院;安徽六安237006)

【摘要】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活动现状以及其对康复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可改善身体机能,促进康复。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已作为快速康复理念中的一个干预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成为护理活动的基本内容。作为一名医生,为了更好的促进患者的康复,对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进行研究是本文需要论述的重点。

【关键词】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15-0461-01

1、前言

腹部手术是外科常见的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治疗。腹部手术的患者,由于组织的创伤,炎症的刺激,胃肠功能减弱或消失,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能促使胃肠功能恢复,预防腹胀,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精神抑郁,对缩短手术恢复期、尽快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有重要的作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已成为护理活动的基本内容。

2、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概念

何为“早期”,何为“下床活动”,这在相关文章中并无统一定义。Powers将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定义为术后第1天从床上坐起、站立、行走和椅子入座。快速康复理念中,Gatt等将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定义为手术当天离床活动,手术后第1天步行走廊的距离;Ramírez等将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定义为术后第1天离床活动,并且至少入座休息6h。而临床实践中,患者一般于术后24~72h练习下床活动。

3、护理干预措施

目前国内外已有部分研究通过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进行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增加了术后患者的活动量,促进了康复。

3.1通过缓解疼痛促进患者下床活动

相关研究认为,通过疼痛教育、完善的镇痛方法和腹部约束带的使用,可以达到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早日下床、增加活动量的目的。而对于患者术后的疼痛,有效的解决方法之一是建立舒适-功能目标,并将其运用到术后疼痛的照护中,这需要医生、护士和患者的共同配合和参与。医护人员要向患者解释功能目标的含义,即是对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的活动,以及功能锻炼对于术后康复的重要性和疼痛控制与功能锻炼的相关性,之后需要帮助患者设定一个术后疼痛程度控制目标。

研究表明,术后疼痛>4分的程度明显地干扰了日常的人体活动功能,术后疼痛<4分时,疼痛对患者的功能活动及情绪的影响均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基于此,患者可以将疼痛目标设立在3分,允许患者术后可以正常进行咳嗽、深呼吸及术后下床活动等功能活动。对于那些将术后疼痛控制目标设定为0的患者要给予相应的解释工作,告知他们术后会感觉到疼痛,但是很大程度上医护人员会将疼痛程度降低到一个不会妨碍其功能锻炼的水平,除此,医护人员还应提醒患者,若术后疼痛未得到及时缓解,以及因为疼痛不能及时完成术后功能锻炼时,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总之,术后缓解疼痛的有效方法为将舒适-功能目标运用到临床中,达到并维持其水平。

3.2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功能锻炼意识

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是个体处于压力环境下(如手术)行为表现的调控器,它与个体的行为表现有关,自我效能低的患者,不太可能去执行术后的康复锻炼,那么以自我效能为导向的健康教育,可以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活动,增强患者的信心,减轻焦虑情绪。Heye等运用增强自我效能的方

法对腹部手术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术后活动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自信,结果表明,实施该方法的患者术后活动时间要长于未实施该方法者。越来越多的文献强调对手术患者实施赋能健康教育模式,以增强患者的自主和自控能力,促进患者术后活动的依从性。

3.3将促进患者下床活动作为一项质量改进项目

协助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是一项基础的护理工作,但是目前临床上由于种种原因,护士未能有效执行此项活动。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促进患者下床活动,护士、医生及信息技术员将共同组成一个团队,将促进腹部术后下床活动作为一个质量改进项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相关下床活动的循证资料支持;测量科室内患者可以活动的路标距离;在电子医疗记录中创建相关下床活动记录;对科室人员进行有关下床活动的再教育学习,包括早期下床活动的益处,下床活动相应文档记录的必要性,以及电脑监测系统提醒、监测等工作。结果表明,该项目实施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人数增多,下床活动距离延长,并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4、结语

腹部术后切口疼痛是患者可以被感知,带有情绪化和内心体会的一种痛苦经历,观察中患者表示术后伤口疼痛常引起对早期活动和咳嗽排痰的紧张恐惧心理,提示充分镇痛是早期下床活动的重要前提。因此医护人员应采取有效的镇痛方法,将腹部术后患者的疼痛强度控制在4分以下,使患者术后能够正常进行咳嗽、深呼吸以及下床活动等功能锻炼。

头晕是直立不耐受的表现之一,也是影响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因素之一,由于术中体液和血液的丢失,减少了站立时脑部血流量的灌注,术后患者步行时更易发生头晕,尤其是开腹的肿瘤患者,机体营养不足,有低蛋白症、贫血的表现,发生直立不耐受的可能性更大。因此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要学会运用循证护理方法,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平常有无直立不耐受发生及手术创伤程度来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对于一些有高危因素的患者,适当推迟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而不是机械地执行;同时在下床活动时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曾锦霞,李桂珍.腹部手术后患者实施活动能力锻炼的效果评价.广西医学,2013,35(12):1707-1708.

[2]赵芳,邓冬梅.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方法及护理进展.全科护理,2013,11(19):1798-1800.

[3]赵晓琳.早期活动干预对腹部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长治医学院学报,2010,24(6):476-477.

[4]陈佳丽,宁宁,李欢,等.临床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的实施现状调查.护理研究,2013,27(20):2092-2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