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2

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林春艳

林春艳(辽宁省抚顺市矿务局总医院神经内科辽宁抚顺113008)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的狭窄程度,相关危险因素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为缺血性卒中的防治提供重要依据。方法9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全DSA检查结果分为非狭窄组(狭窄<30%)与颅内动脉狭窄组(狭窄>30%或闭塞),分析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血清脂蛋白(Lpa)等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1)本组患者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为67.78%,发生率最高为大脑中动脉,其次颈内动脉颅内段和椎基底动脉颅内段,发生率最低为大脑后动脉。(2)有高血压,糖尿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易发生颅内动脉狭窄。(3)颅内动脉狭窄组HDL-C含量[(0.99±0.30)mmol/L]比非狭窄组[(1.30±0.30)mmol/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3,P=0.001)。(4)年龄,性别,吸烟,既往卒中史,脑血管病家族史,TC,TG,LDL-C,ApolA1,ApoB,Lpa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粗重患者颅内血管狭窄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保护因素有HLD-C。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颅内动脉狭窄危险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3-0222-02

缺血性卒中是造成人类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其中75%以上是缺血性卒中。众多证据表明,脑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一个重要的病变基础。本研究通过病例对照方法,分析缺血性卒中患者DSA检查结果,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血管病变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血清脂蛋白(Lpa)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90例患者为自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或门诊患者,男74例,女16例,年龄29—79岁,平均(58.4±11.5)岁,患者诊断依据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拟定的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

对所有入组患者均详细地询问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家族性脑血管病及高血压,糖尿病,既往卒中史等,抽早晨空腹静脉血化验血脂进行血液生化检查,包括CHO,TG,LDL-C,ApolA1,ApoB,Lpa等。

1.2DSA检查采用荷兰飞利浦公司V5000或德国西门子公司AXIONArtisdbc4416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所有患者血管造影资料均由2位以上由多年阅片经验的神经介入医生分别阅读分析,利用Access2002(Microsoft公司)建立数据库进行资料统计。

采用华法令-阿司匹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病变(WASID)诊断标准对颅内动脉狭窄进行评价,将90例患者分为非狭窄组(狭窄<30%)与颅内动脉狭窄组(狭窄>30%或闭塞)。

1.3统计学方法设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既往卒中史,家族性脑血管病及高血压,糖尿病史,吸烟,CHO,TG,LDLC,ApolA1,ApoB,Lpa共15个因素为自变量。所有数据用EXCEL建库,用SPSS13.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并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来探讨颅内动脉狭窄与上述15个因素关系,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发生情况本组9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有颅内动脉狭窄者61例,非狭窄者29例。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为67.78%,发生率最高为大脑中动脉,其次为颈内动脉颅内段和椎基底动脉颅内段,发生率最低为大脑后动脉。

2.2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与相关危险因素关系的分析

2.2.1单因素分析15个因素中有6个因素在狭窄组和非狭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和HDL-C,Lpa。

2.2.2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以15个因素中经单因素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6个因素为自变量,以颅内动脉有无明显狭窄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最优模型。结果显示:(1)颅内动脉狭窄是多种因素,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2)以α=0.05水平为界,吸烟,冠心病,Lpa在Logistic分析过程中成为不显著因素而被剔除,最优有统计学意义的3个因素根据标准回归系数大小一次排列顺序为高血压病,糖尿病,HDL-C。

3讨论

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与不可干预两类。前者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后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等。Goldstein等学者研究表明,随年龄的增长,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女性;Thomas等提出年龄是不可干预性的危险因素之一[1,2]。本研究中男性患者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与Goldstein等观点相符,但狭窄组与非狭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年龄不

是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与Thomas等观点不符。可能与样本例数不足有关。本研究单因素分析冠心病,吸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Logistic分析过程中冠心病,吸烟成为不显著因素而被剔除,提示冠心病,吸烟尚不能视为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但高血压与脑动脉狭窄的关系研究很少。本研究中狭窄组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明显多于非狭窄组,提示高血压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另一独立危险因素。脂代谢为乱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首要危险因素,高LDL-C,高Lpa,低HDL-C被认为能显著增加正常人群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本研究结果提示,颅内动脉狭窄组HDL-C含量低于非狭窄组,Lpa含量高于非狭窄组,低HDL-C能显著增加正常人群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HDL-C是脑血管意外的保护因素。

参考文献

[1]林键雯,GNeilThomas,黄如训,等.2型糖尿病患者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4,37(2):135—138.

[2]刘春梅,姜键东,王军,等.不同年龄的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6,19(6):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