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1

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

蔡虹刚

蔡虹刚

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

摘要: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剖宫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组为布比卡因组:0.225%布比卡因与100μg/ml吗啡共100ml;观察组为罗哌卡因组:0.2%罗哌卡因与100ug/ml吗啡,进行硬膜外术后镇痛。采用负荷剂量+持续剂量给药模式,持续剂量背景流速2mL/h。用VAS分评价镇痛效果,同时观察硬膜外术后镇痛中的并发症。结果:两组镇痛效果都较为满意,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硬膜外术后镇痛效果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硬膜外镇痛;剖宫产;罗哌卡因;布比卡因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对中枢神经及心血管毒性发生率低。本文观察0.2%罗哌卡因复合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旨在评价其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并与传统的布比卡因进行比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联合腰麻下剖宫产病人60例(ASAIII级),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各30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一般资料、术中麻醉用药、辅助用药量、手术出血量、术中补液量差异均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术中采用联合腰麻阻滞(L2~3),用药为0.75%罗哌卡因(AstraZeneca公司,批号EC845)。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用上海博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RCJB-100型注射泵进行PCEA。观察组用0.2%罗哌卡因与100ug/ml吗啡共100ml,对照组采用0.225%布比卡因与100μg/ml吗啡共100ml,两组均加恩丹西酮4mg,泵速均为2ml/h,维持镇痛时间48h,PCA时间15min。术后所有患者常规留置导尿管24h。

1.3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后疼痛情况,分别记录用药后4、8、12、24、36、48h的VAS评分。VAS:0分为无痛,10分为难以忍受的剧痛,镇痛效果<3分为良好,3~5分为基本满意,>5分为差;观察48h内有无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尿潴留,皮肤瘙痒,呼吸抑制(RR<10次/min或SPO2<90%)等不良反应;询问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珋x±s)表示,组间比较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镇痛效果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总体满意,D组术后不同时段疼痛评分略低于M组,但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各时点VAS比较(±s)

注:与D组比较倡P<0.05

3讨论

罗哌卡因化学结构及药理学特性与布比卡因相似,但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的毒性,明显低于布比卡因,现已用于硬膜外麻醉,有研究报道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罗哌卡因组明显慢于布比卡因组,阻滞达到的最高平面罗哌卡因组低于布比卡因组。

本文研究显示,0.2%罗哌卡因与100μg/ml吗啡合剂持续以2ml/h的速度硬膜外泵注镇痛,在基本条件相一致的情况下与0.225%布比卡因与100μg/ml吗啡合剂相比较发现,虽然B组的VAS评分较A组略低,但差异无显著性,说明两者的镇痛效果基本相同。

罗哌卡因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镇痛的基础上有更低的运动阻滞。术后镇痛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使病人能够早期活动,行走以促进术后恢复。这要求局麻药对运动神经的影响小,硬膜外应用阿片类药能增加镇痛效应,减少局麻药用量,但不会增加运动阻滞,本文发现,两组病人下肢运动的恢复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接受罗哌卡因镇痛的病人术后活动能力恢复较早,从统计结果看,0.225%布比卡因对运动的阻滞较0.2%罗哌卡因强。

综上所述,0.2%罗哌卡因与0.225%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镇痛均可获得满意的效果,较少发生不良反应,而且0.2%罗哌卡因较0.225%布比卡因术后活动能力恢复早。

参考文献:

[1]ReizS,HaggmarkS,JohanssonG,etal.Gardiotoxicityofropivacaine-anewamidelocalanaestheticagent.ActaAnaesthesiol,1989,33:93-98.

[2]徐惠芳.阿片类镇痛药的临床应用技术.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21:599-601.

[3]易杰,黄宇光,罗爱伦.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的临床观察.中华麻醉学杂志,2000,20(1):26-28.

[4]KehletMaltimodalapproachtocontrolpostoperativepathophysiologyandrehabilitation.BrJAnaesth,1997,78:606-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