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17相关性细胞因子在HIE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Th17相关性细胞因子在HIE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张恩胜1王军1万雪媛1潘兆军1曹杨1邱丙平2

张恩胜1王军(通讯作者)1万雪媛1潘兆军1曹杨1邱丙平2

(1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221006;2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77500)

【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2-0137-03

【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与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的变化,探讨IL-17和IL-23与HIE之间的关系。方法ELISA法测定新生儿血清IL-17与IL-23的水平,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HIE组患儿60例为实验组,同期住院的足月健康新生儿4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不同时间的血清IL-17与IL-23的水平进行比较性分析,同时分析他们与NSE的相关性。结果HIE组治疗前血清中IL-17与IL-23水平明显高于HIE组治疗后及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IL-17、IL-23与NSE水平呈正相关。结论IL-17和IL-23在HIE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检测血清中IL-17与IL-23水平变化对判断HIE病情进展、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2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是指由于围生期缺氧窒息导致的脑缺氧缺血性损害,部分小儿可留有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后遗症。近年来,免疫系统在HIE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国内外研究表明,免疫细胞与细胞因子参与了HIE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1]。

本研究采用ELISA方法检测HIE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17及IL-23水平,分析其与有关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从分子免疫学角度探讨其在HIE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1.1HIE组:根据中华医学会新生儿学组制定的标准[2],选择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NICU病房2011年1月~12月间收治住院的HIE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42例,女18例。

1.1.2对照组:选取经家长知情同意的两院产科同期出生的足月健康儿48例(年龄在7d内),男28例,女20例。

1.2方法

1.2.1标本采集:HIE患儿于急性期(入院时,治疗前)、恢复期(起病后7d,治疗后)及对照组分别采静脉血2.0ml,分离血清,置-20℃冰冻保存待查。

1.2.2标本测定:采用ELISA法直接测定血清IL-17和IL-23的水平,药盒由RapulBioLab.Calabasas,California,USA公司提供。同时应用Roche公司Elecsys201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仪及配套试剂,由专人负责,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NSE,严格按照电化学发光免疫仪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1.2.3治疗及转归:HIE病儿均常规对症支持治疗[1],均治愈出院。

1.2.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结果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独立样本均数的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同一组治疗前后样本均数的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IL-17、IL-23及NSE关系的研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

2结果

2.1HIE组治疗前血清中IL-17与IL-23水平明显高于HIE组治疗后及对照组(P<0.01),见表1和表2。

表1HIE组与对照组治疗前IL-17和IL-23结果比较

组别例数IL-17IL-23

n(ng?L-1)(ng?L-1)

HIE组60123.36±12.3766.17±6.12

对照组4852.66±7.5216.22±1.99

t值37.8260.16

P值<0.01<0.01

表2HIE组IL-17与IL-23治疗前后结果比较

组别例数IL-17IL-23

n(ng?L-1)(ng?L-1)

治疗前60123.36±12.3766.17±6.12

治疗后6071.49±10.1427.48±2.94

t值118.8488.96

P值<0.01<0.01

HIE组恢复期血清中IL-17和IL-23水平较急性期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两组IL-17与IL-23治疗后结果比较

组别例数IL-17IL-23

n(ng?L-1)(ng?L-1)

HIE组6071.49±10.1427.48±2.94

对照组4844.47±7.7814.96±2.01

t值16.3827.23

P值<0.01<0.01

2.2相关性分析HIE组IL-17、IL-23水平与NSE呈正相关(r值为0.691~0.803,P<0.05),对照组IL-17、IL-23水平与NSE无相关性(r值为-0.179~0.229,P>0.05)。

3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期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常引起新生儿的死亡或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近年来,免疫因素尤其是细胞因子在新生儿HIE的发病中日益受到重视。研究表明,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局部过度炎症反应是造成脑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原因,细胞因子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1]。

NSE特异定位于神经元及神经内分泌细胞内,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敏感和特异性指标[3],可用来判断脑损伤的程度和预后。IL-17是一种新近发现的致炎性细胞因子,能够引起趋化因子的上调和组织中炎性细胞的浸润,主要由CD4+T细胞分泌,称之为Th17细胞[4]。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了IL-17在脑内的表达[5],提示IL-17可能在脑缺血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在本次研究中,对新生儿HIE的检测中证实了IL-17的表达,发现在HIE急性期IL-17表达明显增高,治疗后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且IL-17的表达与反应脑损伤的NSE表达呈正相关。有研究表明,IL-17能促进多种因子的产生,如NF-κB,NF-κB能调节淋巴细胞的激活和增殖,诱导巨噬细胞表达许多免疫调节因子,其中包括IL-6。IL-6的增高会加重缺血局部的炎症反应而加重神经系统的损害[6]。

众所周知,炎性反应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IL-23主要作为促炎细胞因子影响机体免疫反应,与IL-17的产生密切相关,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7]。最新研究表明IL-23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脑缺血再灌注(I/R)急性期(24h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8-9]。Shichita等[9]发现脑I/R24h内脑组织IL-23表达明显增加,敲除IL-23基因能显著缩小梗死体积、减少神经元凋亡并改善神经功能评分,其作用机制与抑制IL-23下游通路中IL-17的产生,以及抑制IL-1β、TNF-α和MMP-3表达密切相关。

本次研究证实,HIE治疗前血清IL-23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表明IL-23参与HIE的病理生理过程。故本研究推测,在HIE急性期IL-23水平明显增加,可能是脑缺血再灌注后小胶质细胞激活,通过IL-23/IL-17途径加重脑组织炎性反应,促进神经元凋亡。因此,IL-23可能作为早期诊断HIE的有用辅助诊断指标,对病情的监测具有一定的意义。

综上所述,细胞因子在新生儿HIE病因病理学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前景已越来越被临床科研工作者所重视。监测细胞因子以期正确评估病情和判断预后,同时如何正确地应用细胞因子的保护作用,在HIE时佐以抗炎性细胞因子也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而各种细胞因子的联合使用,分时相、分时序的综合性治疗HIE,更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主编.实用新生儿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00~706.

[2]沈晓明,王卫平,主编.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4.

[3]ChiarettiA,BaroneG,RiccardiR,etal.NGF,DCX,andNSEupregulationcorrelateswithseverityandoutcomeofheadtraumainchildren[J].Neurology,2009,72(7):609-616.

[4]WeaverCH,HarringtonLE,ManganPR,etal.Th17:aneffectorCD4TcelllineagewithregulatoryTcellties[J].Immunity,2006,24(6):677-688.

[5]张喆,李国忠,丁兆明,等.白细胞介素17及其受体在脑缺血损伤中作用的初步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26(6):653-656.

[6]郭文兵,胡培良,李淑鱼,等.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分析及对TNF-α和IL-6的影响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5):3098-3910.

[7]杜国胜,石炳毅.白介素23的生物活性与免疫调节[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9,34(3):360-362.

[8]LvM,ZhangJ,LiuY,etal.RolesofinflammationresponseinmicrogliacellthroughToll-likereceptors2/interleukin-23/interleukin-17pathwayincerebral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J].Neuroscience,2011,176:162-172.

[9]ShichitaT,SugiyamaY,OoboshiH,etal.Pivotalroleofcerebralinterleukin-17-producinggammadeltaTcellsinthedelayedphaseofischemicbraininjury[J].NatMed,2009,15(8):946-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