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1-11
/ 2

加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袁文清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在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对所有费用的发生和形成所进行的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纠正偏差和激励机制等一系列的管理工作。成本管理工作包括目标成本的制定和方法、成本控制的内容和方法、成本核算分析的方法及对目标成本完成情况的激励措施等内容。

一、成本管理对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

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应与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直接联系起来,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的必要性、合理性,即努力以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为了未来的更多收益应该支出某些短期看来似乎是高昂的费用,加大成本管理对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1.加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是节约耗费、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每一个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的循序渐进,首先要用其出售的产品所得的收入补偿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已经消耗的全部费用,在一定的价格基础上盈利的多与少,完全取决于产品成本的高低,因此,加强成本管理尽可能多地节约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就可以耗费较少的人力和物力生产同样多的产品,或者使用相同的人力、物力耗费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2.加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是制定产品价格的必要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国家或主管部门制定价格还是企业自行制定的价格,通常都是依据成本加上税金和利润来确定。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是商品的价值决定于生产产品对价格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因此,为了确定商品的价格,必须要利用成本这一经济范畴制定一个不低于成本价格底限、不考虑成本的高低而随意定价,一个可能是价格太低,企业无利可得或所得甚微;另一个是可能价格太高产品销不出去。总之,成本是制定价格的最基础依据,准确的成本计算结果无疑是合理定价的基础。

3.加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有利于企业进行经营决策。企业生产和再生产的目的,一方面是为社会提供满足需求的产品,另一方面是为国家创造更多的效益,产品成本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与产量、品种等同样是决定企业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之一。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时必须以经济效益最优为前提,选择生产率高、产品质量好、消耗成本低、资源和技术条件优的经营决策方案。

二、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

市场竞争实质是产品的竞争,是产品价格的竞争,是产品成本的竞争,提高成本意识,发挥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至关重要。

现代化企业生产经营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要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为了使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能够合理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树立强烈的成本意识,从生产技术上的创新来提高商品的生产率,从成本管理上控制和降低生产消耗,由于成本管理是决定经济效益的基本因素,因此生产经营中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成本的计算和考核,实行成本的监督与控制,以促成生产经营耗费的节约,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实现以最低的投入,最小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最好、最多的适合市场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

三、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仍然有不少施工企业、特别是不少国有大型企业对成本管理不够重视,未能形成有效的成本管理机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企业没能科学合理地计算与考核本部门的实际经营业绩,自我约束管理机制薄弱,等、靠、要的“大锅饭”思想严重,认为成本不是自己的,成本开支随意,不讲经济效益,没有形成各级、各部门以及全员职工的自我控制意识。经分析,我国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认识落后,成本意识淡薄。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国家把企业推向市场,实行政企分开。过去成本管理方面的“红头文件”没有了,上级也不下达“成本降低额”、“成本降低率”之类的指标了,许多企业领导人也就认为成本管理不再重要了,加之物资流通领域和价格机制的改革,许多原材料也没有国家牌价了,他们更认为成本难管了,还不如不管的好。听天由命的思想、寄希望于工程的追加索赔及变更的思想代替了成本管理,完全没有意识到一定意义上企业的竞争就是成本的竞争这个道理。

2.成本管理方法落后。不少施工企业没有形成比较规范的成本管理体系,成本管理不到位,造成企业成本不合理上升。成本计划本身有着不合理的因素,缺口较大,难以保证消耗定额的需求,成本管理方法极端落后,使成本管理只能流于形式。

3.管理松懈、成本放任自流。许多企业不再编制成本计划,连以前计划经济时期已经建立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制度也抛之脑后,统统斥之为“计划经济的产物”,更谈不上召开定期或不定期的成本分析会进行成本考核,放任自流,算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高到什么水平就是什么水平。

4.成本管理责任不明。施工企业目前实行工效挂钩方法,不顾效益指标而只追求任务目标,从而造成企业成本超支照发工资。未能实现成本管理与企业工资直接挂钩,企业的成本管理责任不明确,造成企业的成本居高不下。

5.成本考核不严。施工企业未能实现成本硬性考核,对各项成本的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等监督不到位。对成本管理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的审核监督力度不够,成本考核不严,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浪费了大量的生产资料。

6.核算虚假,乱挤乱摊成本。这几年我国的假东西太多,反映在会计核算上就是假报表、假数字泛滥成灾,有人戏称如今的财务决算报告是“层层注水,水到渠成”。在成本核算上,这种“假”又主要体现在乱挤乱摊,该进成本的不进,不该进成本的又进了,该少摊的费用多摊,该多摊的又故意少摊等等。会计核算成了数字游戏!很多单位的成本不是科学地按会计程序算出来的,而是按领导意图倒挤出来的,这种状况的严重性自然不难想象。

四、加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和成本管理为重点,即所谓“一中心两重点”的思想,这是我们企业应当长期贯彻执行的指导思想。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是经济管理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做好成本管理工作,对于降低成本费用,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以及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和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分配关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应采取的措施具体有:

1.编制成本目标,加强成本管理费用的支出。首先要有一个先进合理的目标作为标准,并以此去控制和核算设计,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各种费用的支出,以达到控制成本盲目膨胀的现象。

2.结合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一套科学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在施工企业中可以对管理者实行年薪制,迫使企业管理当局从主观上为企业着想,努力加强企业管理,降低成本,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3.加强成本预测和决策,做好事前成本控制。成本预测和决策是成本事前控制必不可少的方法,不作预测就不能科学地决策,没有决策就没有科学的、合乎本企业实际情况的成本计划。

4.加强成本分析和考核,预测和决策保证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实事求是的核算能够使我们了解当前的现状,核算之后就应该“反思”了,这就是进行成本分析和考核。

5.树立勤俭节约的思想美德。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勤”能创造更多财富,“俭”能节约使用财富。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人勤俭节约的思想没有了,代之而来的是大手大脚的作风,并美其名曰市场经济的需要、企业形象的需要。

6.加强内部审计,充分发挥其评价职能。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新修订的《会计法》也要求企业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这主要是从监督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而言的。然而内部审计的作用完全不局限于此。国外大型公司中内部审计已经为企业管理当局发挥着“咨询顾问”和“管理顾问”的作用,凡是企业疑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内部审计都要介入,去研究可行的解决措施和方法,从而大大促进了公司经济效益的提高。我们也应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使它成为成本管理的参谋和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