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高杰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1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高杰秀

高杰秀

高杰秀山西省柳林县联盛中学033300

摘要:本文结合新课标对初中化学实验的要求和当前实验教学的现状,重点强调了化学实验教学管理、实验教学安全和实验教学意识等环节,提出了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改革验证性实验和封闭式实验、改进实验及其手段、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渗透新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化学教学教学理念实验教学有效途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能够创设一个巧妙的促进思维发展的情境,使学生在观察实验中获得感性知识,在分析研究实验过程中从生动的直观现象到抽象的思维能力,实验在整个化学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偏偏忽视了这一点。

一、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化学实验的认识

《普通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了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即过去的“双基”;“过程与方法”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文关怀的体现。

二、新课程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

1.要有新的化学实验教学管理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不高是客观事实。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虽然很多,但实验教学管理的薄弱是一个重要原因。新课程实施后所谓的“质量”已不再是纸笔测试的成绩,而是指学生的整体素质,对于化学实验教学来说,“高质量”就是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这也是新课程的理念。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呢?除了教材改变外,具体我们该怎样做呢?化学课程标准与新教材可以给我们启示:(1)确立实验教学的目标;(2)重视实验教学的过程;(3)明确实验教师的定位;(4)做好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

2.要有新的化学实验教学安全

化学实验与其它实验的最大不同在于:实验时,实验者接触到的大多是有毒、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和易裂、易碎的玻璃仪器,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仪器破损,轻者影响实验顺利进行,重者会造成实验人员的人身伤害。所以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强化安全意识,采取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想方设法预防和消除不安全因素,避免事故的发生。可采取以下安全防范措施:(1)抓岗前培训;(2)抓科学态度,防止学生因无知、粗心大意发生事故;(3)抓安全警示,防止学生因麻痹大意而发生事故;(4)抓安全预案,防止在突发事故发生时措手不及。

3.要有新的化学实验教学意识

绿色化学实验应是化学实验教学的目标,也是新课程反复强调的重要课题之一。《化学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中学化学实验所用的化学药品、实验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及废弃物对环境所产生的污染虽不及工厂对环境所产生的污染大,但长此以往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还是不容忽视的。若我们时刻心中装着“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信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往绿色化学实验方面努力,让不断更新的学生从化学启蒙教育的初始阶段就受到良好的绿色行为的熏陶,养成绿色实验的良好工作习惯,无形中将给社会培养出一批批的环保卫士。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这也是新课程花费大量笔墨在环保知识上,同时让学生花费不少时间对环保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原因所在。

4.对实验教学的建议

新课标实验教学改革在初中化学课程改革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教师实验教学的观念、态度、投入程度和改革力度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新教材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广大的化学教师要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认真、细致地学习研究新课标,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督促学校按新课标实验内容的要求备足仪器、装置、试剂和用品;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演示实验,启发引导学生关注实验过程,而非只是实验结果;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分解实验过程,放大实验效果,增强可视程度;突出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实验的探索性,增设边讲边做实验,多采用探究法教学;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实验设计、评价能力;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加强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评价和训练,及时强化或纠正学生的认识,巩固实验教学效果。

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对实验教学的理念必须更新,这是一次挑战,让我们有所准备,勇于面对它!

参考文献

[1]蔡亚萍化学实验中创造思维的培养.“化学教学”,2002,7。

[2]王晶黄儒兰对化学教学与教材新理念的几点看法.“化学教育”,04,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化学课程标准》.2002,3。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5]吕世虎肖鸿民《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