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张蕾

(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于2017年4月-2018年5月本院重症的监护室所收治8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病患。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服务路径,常规组则为基础护理服务路径。分析两组效果。结果:重症的监护室病患肺部感染并发主要原因依次为:误吸及排痰不畅因素、侵入操作因素、长期服用抗生素因素、营养不良因素、原发肺部疾病。两组病患组间的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病患在接受不同护理服务之后,相比较于常规组病患,干预组病患护理服务效果指标评分,占据一定临床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重症的监护室病患,误吸及排痰不畅因素、侵入操作因素、长期服用抗生素因素、营养不良因素、原发肺部疾病属于肺部感染并发的客观因素,通过实施护理干预服务路径,护理服务效果较为突出,可有效防治肺部感染。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23-0143-02

为了分析针对重症的监护室病患,肺部感染并发主要因素与最佳护理对策,本次临床观察实验研究选取于2017年4月-2018年5月本院重症的监护室所收治8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分析重症的监护室病患肺部感染并发主要原因,并针对一些病患实施护理干预服务路径,以下为本次临床观察研究的结果:

1.一般基线资料及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于2017年4月-2018年5月本院重症的监护室所收治8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干预组男病患为27例,女病患为13例,年龄区间为:39-74岁,平均的年龄即为:(58.47±6.69)岁;常规组中,男性病患26例,女病患14例。年龄区间为:36-76岁,平均年龄:(59.58±6.42)岁;病患与家属已知情并同意本次试验,均签署知情的同意书。两组病患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基本意义,具有着一定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常规组,实施基础护理服务路径,如生命体征与病情监护,健康宣教指导、室内消毒处理等这些基础护理服务;干预组,则实施护理干预服务路径,以下为具体对策:(1)环境干预:严格控制家属探视次数及人数,无关人员严禁进入重症的监护室内;所有医护及探视家属,均需做好无菌及消毒处理后才可进入;已感冒或患有其它感染性疾病的病患家属、医护工作者,均禁止入内;(2)呼吸机干预:定期对呼吸机实施消毒等处理,倘若有冷凝水产生,则必须予以及时处理,更换好无菌化的蒸馏水;(3)口腔干预:因病患并不能够自主的进食,且口腔内部唾液实际分泌量相对较低,无法起到杀菌作用,极易引起肺部及呼吸道滋生较多细菌。为此,需护士对病患做好口腔内环境清洁护理工作,可使用医用棉球、棉签等,来清洁病患牙齿,抑制口腔内部细菌逐渐流入到肺部,有效防治肺部感染;(4)鼻胃管干预:病患气管切开后,对切开周边敷料需做好灭菌消毒处理。因病患的气管需间隔几天再使用,故插入鼻胃管。鼻饲后,病患胸部与头部与高于胃部一定的高度,以免胃内出现反流症状。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病患肺部感染并发原因指标评分情况。

(2)对比两组病患护理服务效果指标评分情况。

1.4统计法

本实验借助于专业的统计学spss20.0该系统软件,以x2该检验计算法来进行资料计数,使用以t值该检验计算法来计量资料。若P<0.05,则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的差异性。

2.研究结果

2.1两组病患肺部感染并发原因指标评分情况

通过对两组的数据做出对比,重症的监护室病患肺部感染并发主要原因依次为:误吸及排痰不畅因素、侵入操作因素、长期服用抗生素因素、营养不良因素、原发肺部疾病。两组病患病患肺部感染并发原因指标评分并无明显差异,组间的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病患肺部感染并发原因指标评分情况()

注:与常规组相比,*P>0.05.

2.2两组病患护理服务效果指标评分情况

经过临床观察发现,常规组病患护理服务效果指标评分结果为:无效4(10.00)例,显效12(30.00)例,有效24(60.00)例,总有效比例为90%;干预组病患护理服务效果指标评分结果为:无效1(2.50)例,显效17(42.50)例,有效22(55.00)例,总有效比例为97.5%。从两组病患临床数据所做出的对比分析结果中即可得出,相比较于常规组病患,干预组病患护理服务效果指标评分,略占据一定临床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x2=1.642,P<0.05。

3.讨论

重症的监护室,是医院内部较为特殊的科室,主要收治患有各种危急病症的病患[1]-[2]。肺部感染,是重症的监护室最为常见的医院感染,一旦控制不当致使肺部感染并发,则必将加重病患病情,增加治疗及护理难度系数[3]-[4]。通过本次临床观察及研究发现,重症的监护室病患肺部感染并发主要原因依次为:误吸及排痰不畅因素、侵入操作因素、长期服用抗生素因素、营养不良因素、原发肺部疾病。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服务路径,常规组则为基础护理服务路径。相比较于基础护理服务路径,实施护理干预服务路径的病患,护理服务效果指标评分,略占据一定临床优势。从整体上来分析,为了更好地防治重症的监护室病患出现肺部感染症状,不仅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还需广大医护人员均能够谨慎对待,做到一切医护工作均实现无菌化操作,消毒处理工作必须做好,实现多维度的肺部感染防治护理,降低肺部感染并发几率,提升重症的监护室整体护理服务质量及效果。

参考文献

[1]周金红.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9):368-368.

[2]张瑞荣.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5).

[3]彭克红.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3):154-155.

[4]李嘉.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