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动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1

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动能

郑华蕾

西工大启迪中学郑华蕾

众所周知,英语是高考必考主科之一,但是作为一种非母语语言,英语对于不少高中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加之初中阶段许多学生英语基础知识不扎实、高中阶段词汇量突增、语法知识复杂,导致许多高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学习成绩下滑.高中英语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始终得不到提高,如何创新教学模式,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动能,提高英语学习成绩,是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动能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于需要,需要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个性,独立性不断增强,内部动机开始占据主要地位并成为英语学习中稳定和持久的学习动机。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认为英语学习本身可带来享受和愉悦。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挑战,能在学习中获得很大的充实感和满足感。因此,培养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内部动机尤为重要。

(二)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考虑到所授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和周围环境,对绝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陌生的内容应敢于舍去,同时可以充分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对一些教材内容进行调整,以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创造语言素材的真实性和生动性,使学生感觉到语言素材的意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

(三)充分挖掘语言本身魅力。优美的英文歌曲、短诗、散文、演讲片段、谜语、绕口令、生动的谚语等都是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教师应有意识地组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英语语言的魅力,从而使他们乐于学习。

(四)注意外部动机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关注、教师本身的素养和人格魅力都会加强学生的外部动机,同学的尊重和认同也会使学生感到自己的价值。学业成绩对学生外部动机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在设计试卷时要注意试卷的难度适中,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五)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一种主观判断,它与个体的自我概念有密切的关系。正确的自我概念的标准是具有自尊心(self-esteem)。自尊心的满足必须具有三个条件:(1)重要感(senseofsignificance),指个人觉得他的存在是重要和有意义的。(2)成就感(senseofcompetence),指个人在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中表现出成就,达到预期目标时所产生的满足感。(3)有力感(senseofpower),指个人觉得自己处理事务与适应困境的能力。要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就应该在教学中满足他们的自尊心.

二、创新充实教学模式,教学互动提高成绩

(一)课堂互动教学的重要性。

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是新兴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具有显着的应用价值和优势。首先,课堂互动模式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师生、学生间的互动,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够有效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其次,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确定了高中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将相应的学习重点总结梳理好,严重影响了学生总结、整理及创新能力的发挥,而在课堂活动模式下,教师更多的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指导帮助学生逐渐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错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其学习英语的积极主动性,有利于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最后,课堂互动模式能够明显提高高中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及素质,在该模式下高中生的角色明显增多,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而且能够使其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其他能力,在讨论中能够有效学习交流沟通的技巧,增强自身的分析能力,在情境对话中能够有效提高口语能力和表演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二)课堂活动档案促进师生互动。

面向全体学生,高中英语课程的必修课是每一个高中学生奠定终身发展的共同基础的课程。在英语教学中,教学活动的设置和开展要面向全体学生。用花名册的形式建立学生课堂活动档案,对每个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的次数和表现都作一简单记录,这样既能力求每个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均等,又可以让学生学习情况得到及时反馈。平均每二至三堂课每个学生能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每个学生都觉得英语课堂上需要他们,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是重要和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