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童话育人教学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1

丰富童话育人教学实践

史玉惠

——在童话创编中开展自我管理

史玉惠山东省莱西市苏州路小学266600

一、结合常规,创编童话

多数孩子自理能力相对弱,不会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书包、桌洞弄得乱七八糟,各种常规、习惯还没有建立起来,教师单纯地讲解、硬性地要求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日常行为规范,很难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根据这种现状,可以引导孩子创编与之相符合的童话故事,将儿童置身于童话故事中,亲自体验与日常行为有关的角色,从而唤醒他们的内心感受,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引导孩子们编讲的《小精灵执勤岗》《书包村里的故事》《文明礼仪我当先》《椅子、课桌的对话》。

二、根据课文,仿写童话

为了形成良好的班风,让儿童养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借助语文教材的情景,让儿童“仿编”童话。课文《称赞》:开始小獾自己尝试做的小板凳非常粗糙,小刺猬称赞它后,又充满了信心,不停地改进。最后,不仅做的小板凳很精致,做的小椅子也很美观。通过这个故事,从中启发引导孩子“称赞”的神奇和团结友爱的力量。接着,引导儿童互相寻找闪光点进行称赞。这样,一篇篇生动的童话故事就在不经意的称赞中诞生了,如《乐于助人的Jack》《善良勤奋的Cici》《聪明勇敢的Bob》。

聪明勤奋的Jack

下了第二节课,大家都在玩,轮到拿课间餐的我,竟然玩得把这事给忘了。小精灵Jack没有责怪我,而是静悄悄地把课间餐拿了回来,还分发到每个人的手里。我被他这种乐于助人的美好行为深深地感动了。Jack小精灵不光是助人为乐,还对人热情、讲礼貌,从来不发脾气,今后我得好好向他学习!

三、依据内容,续编童话

让孩子在意犹未尽的兴趣中“续编”课文的童话结尾。在教了《坐井观天》《狐狸和乌鸦》等课文后,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续编课文故事结尾,如学完《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后,让学生想象:乌鸦有幸又找到了一块肉,它和狐狸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它的肉还会不会被骗走?展开丰富想象来编写故事。孩子们特别喜欢续编童话故事,课文中的素材为学生的创编提供了广袤无垠的写作空间。

《坐井观天》续篇

小青蛙在小鸟的启发下,终于从井底爬了上来,惊讶地说:“天空原来这么大呀,井外真好!”它边说边要去找一个新家,便蹦蹦跳跳地向遥远的村庄走去……离村庄越来越近了,可它的兴奋劲却越来越小了,也放慢了脚步。小鸟催促说:“你快点儿呀!”青蛙说:“你看垃圾越来越多,野花凋谢了,小草也枯黄了,空气中还有一些臭味,我真还不如再回到那井里呢。”小鸟叹气地说:“是啊!人们如果都不随便乱排污水,不乱扔垃圾,保护好自己的家园,让天更蓝、水更清、花儿更香该有多好啊!”

四、提供图像,想象童话

给学生提供一些有童趣的卡通图画,把里面的人物转化成学生自己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想象。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渐渐产生了兴趣,就开始呈现不完整或不连续的图画,让学生展开想象,补充开头、中间或结尾,让其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还可以呈现单幅的图画让学生展开想象编写童话情境。

五、词语搭桥,联编童话

教师从课文中选择几个经典词语,展示出来,让孩子用几乎毫无关联的词语编成生动的童话,我们给它赋予一个有趣的形式叫“词语麻辣串”。孩子们会在这样一种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增加对词语的积累,增强对词语的运用能力。如用“天鹅、母鸡、村落、枯树”编一个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童话,引导学生爱惜生命、保护环境。

翩翩起舞的鸭公主

清晨,一群蓝精灵到小溪边散步。蓝蓝的天空飘着白云,小溪边鲜花盛开,溪水清澈见底,能看到小鱼在自由地游来游去。忽然,听到了扑棱棱的声音,到底发生什么事啦?原来是三只鸭公主排着整齐的队伍在练习游泳,它们的倒影映照在溪面上,好美啊!三只小鸭子一会儿围成圆圈、一会儿排成一行、一会儿又分散开去,它们的舞姿真优美啊!蓝精灵都看得入迷了。

六、联系生活,编写童话

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孩子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在饮食上大都十分挑剔,稍有不合口味还发小脾气,缺乏劳动能力,甚至毫无服务他人的意识。鉴于此,在“三八妇女节”期间开展亲情教育活动,通过给妈妈唱一首赞歌,送一份礼物,给妈妈洗一次脚,向妈妈说心里话,尽情表达对妈妈的爱等活动。体验妈妈的辛苦,加强亲子之间沟通和理解。

餐厅体验我能行

Kaira小精灵终于盼到了自己去餐厅当义工了,心里美滋滋的。Kaira来到了餐厅,穿上了餐厅服,自己可风光了。在餐厅员工的指导下,开始摘菜、洗菜、切菜、烹炒、淘米、调面、蒸煮、洗刷餐具、打扫卫生等。中午分饭的时候,Kaira就忙着盛饭,还害羞地告诉其他的小精灵:“希望大家不要偏食,多吃饭。”大家都笑了。Kaira开心地说:“太好了,我做小厨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