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地沙坦和苯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2

坎地沙坦和苯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观察

胡蓉芳

胡蓉芳(云南省临沧市第二人民医院内三科云南临沧677000)

【摘要】目的探讨和比较坎地沙坦和苯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从而选择最佳的治疗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高血压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60例。两组疗程均为6周,对照组患者给予苯那普利8~16mg/d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坎地沙坦10~20mg/d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压、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尿氮素(BUN)、肌肝(CR)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治疗前,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同组比较,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相比,治疗前和治疗后TC、TG、BUN、CR各项指标检测均无明显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出现1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坎地沙坦具有同苯那普利相同的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并且对血脂等各项指标无明显的影响,可以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此外,坎地沙坦用于治疗高血压不良反应发生较苯那普利低,可以作为临床用药的首要选择。

【关键词】坎地沙坦苯那普利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3-0060-02

临床上,苯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已经比较明显,对高血压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其不良反应却较大[1]。近年来,我院采用坎地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治疗方法和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高血压协会1999年制订的诊断标准:血压≥140/90mmHg(1mmHg=0.133kPa),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明显的心、肝、肾功能异常、甲状腺疾病和对坎地沙坦及苯那普利过敏患者[2]。其中,观察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44~72岁,平均年龄(65.3±2.3)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8.9±1.3)年;对照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64.2±2.7)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8.6±1.8)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停用其它降压药物,对照组给予苯那普利(北京诺华制药公司)10mg进行治疗,1次/d,两周后增加到20mg。观察组给予坎地沙坦(天津武田制药公司)8mg进行治疗,1次/d,两周后增加到16mg[3]。

1.3降压疗效判定采用我国卫生部关于高血压疗效评定标准,显效:舒张压降至正常;有效:舒张压虽有下降,但只是趋于正常水平;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4]。

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尿氮素(BUN)、肌肝(CR)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压的测量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测量患者坐位右上肢血压,取2次的平均值为治疗前后血压。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构成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构成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比较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3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3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67%。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x2=4.32,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比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治疗前,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同组比较,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比较(x-±s,mmHg)

注:治疗前,P均>0.05;同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均<0.01;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P均<0.01。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两组相比,治疗前和治疗后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尿氮素(BUN)、肌肝(CR)各项指标检测均无明显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比较(n,x-±s)

注:治疗前后相比,P均>0.05。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观察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包括1例咳嗽,1例头晕,1例头痛;对照组出现1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包括5例咳嗽,2例头晕,2例头痛,1例虚弱。两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3,P<0.05)。

3讨论

高血压主要是指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物和患者处于静态的情况下,收缩压≥139mmHg或舒张压≥89mmHg[5]。坎地沙坦是一种强效和特异性的非肽类AngⅡ型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RAS的作用,从而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但由于其不抑制与血压和钠平衡有关的离子通道,因此,不会影响体内缓激肽水平,对患者没有咳嗽等副作用,也不会影响患者血脂的变化[6~7]。在本案例中,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治疗前,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同组比较,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相比,治疗前和治疗后TC、TG、BUN、CR各项指标检测均无明显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出现1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坎地沙坦具有同苯那普利相同的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并且对血脂等各项指标无明显的影响,可以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此外,坎地沙坦用于治疗高血压不良反应发生较苯那普利低,可以作为临床用药的首要选择。

参考文献

[1]桑宪良,郑松岩,刘培良.坎地沙坦和苯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0):170-171.

[2]刘希增,杨洪兰,刘华恩.等.坎地沙坦和苯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的对照研究[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7,29(6):511-512.

[3]施志雄.坎地沙坦治疗高血压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心功能的临床观察[J].广西医学,2011,33(7):831-832.

[4]张明,翟沙,庞静.坎地沙坦对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弹性影响的对照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0,23(6):701-702.

[5]席周让,金晓琴.坎地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脂、血糖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7):1319-1320.

[6]刘培良,陈瑶,李轩.坎地沙坦和苯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的对照研究[J].心脏杂志,2007,19(1):67-68.

[7]高吉贤,曹倩安,向光.等.坎地沙坦和苯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疗效的对比研究[J].河北医药,2009,31(19):2564-2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