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发展理念辩证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3

安全发展理念辩证论

庄保磊

庄保磊(河北宣化炮兵指挥学院军队管理教研室河北张家口075100)

中图分类号:D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6-0000-01

安全发展理念,是胡锦涛主席关于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军全面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加强部队安全稳定工作提出的重要指示,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长远指导意义。我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安全的科学发展体系,从而有利于提高部队战斗力生成,有效履行我军新时期历史使命,必须对安全发展理念认真学习,深刻理解。

一、科学发展观内涵下的安全与发展的辩证认识

(一)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一部追求安全与发展的进步史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目标追求。人类因发展得以繁衍生息、欣欣向荣,人类从愚昧无知走到了智慧、从弱小走向了强大,从个体混乱走到了今天的和谐社会。因为发展,人类不断满足着吃、穿、住、用、行等的基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是第二层次的需求,同样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追求幸福,避免危险是人类所持有的共同愿望。因为寻求安全,人类由个体、群聚、部落、氏族进而建立社会,建立国家,通过在国家和社会的秩序下发展。

在社会形态的转变、朝代的不断更替中,追求安全与发展的美好环境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初衷。从某一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追求安全与发展的发展史。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的两大主题。和平是人类寻求安全的保护膜,发展是趋利避害、适应不断变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方式。安全与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是)辩证的统一,伴随人类不断前进的始终。

(二)社会发展内涵下的安全与发展的辩证认识

1.安全与发展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1)安全是一个社会全部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安全为发展提供保障。一方面,安全为发展开辟有效的通道,没有安全的环境,什么事情都干不成。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历史的教训和现实的考虑使我们认识到:“压倒一切的是稳定”、“中国发展的关键是要政局稳定”、“没有安定的政治环境,什么事情也干不成”。从这几句话中我们体会到,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内部环境,争取和平的外部环境对发展是多么的重要。另一方面,发展需要安全的支撑。发展需要与外界进行交流、合作,内部的安定团结,劳动才能创造出的成果;没有安全就不会有平等的合作甚至没有合作,没有安全,辛勤劳动创造的成果也会付之东流。

(2)发展为安全活动的实施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赋予安全以新的意义,安全寓于发展之中。一是发展的成果转化为安全实施所需的财源、设备等的物质基础,丰富的物质基础又促进安全观念的不断转变。二是发展的成果促进科技应用于安全活动的实践,指导安全活动、安全手段不断革新发展,从而为安全活动提供技术支持。三是全方位的发展,满足社会及其广大成员的需求,防止社会与外部和社会内部之间的矛盾冲突,使矛盾限于秩序范围内,造就宽松的环境,形成安定团结的社会基础。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正对现实经济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国家安全的主要因素这一事实,号召全党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加快发展步伐,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他认为真正的治本途径就是以经济发展促进国家安全,经济发展了才能实现真正的安定团结,才能充分展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真正实现军队装备的现代化,增强实现祖国统一的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安全与发展相互制约

安全与发展,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一方面,建立在牺牲安全基础上的发展是脆弱的,没有安全的发展,是没有保障的;过分的强调安全,导致安全投入的资源过多,超过需求水平,就会延缓发展的步伐,这是透支未来的安全资源,对安全本身没有助益。另一方面,建立在牺牲发展基础上的安全是虚幻的,没有发展,安全是脆弱的;但是,过分的强调发展而忽视安全,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增,社会利益的不均衡,威胁安全的存在。所以建立一套高效率的安全体系,促使安全与发展达到占用资源的科学分配,实现安全资源的供给与发展需求的平衡,这对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科学发展观内涵下安全发展理念的树立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应以持续的和长远的获利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任何仅顾眼前的好处而忽视未来的所谓发展观念,都不应该视为科学的、理性的发展观。面向新世纪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防止“单打一”的发展;强调协调发展,防止“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防止“吃祖宗饭,断子孙粮”的发展。这就把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统一起来,把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与我们党执政并将长期执政的历史使命统一起来,把造福当代与造福子孙后代统一起来,科学指明了今后中国就是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道路,并以此作为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政策取向和行动导向。

安全发展理念,是充分认清安全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合理的分配资源的科学发展理念,本身对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树立科学发展观下的安全发展理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我军而言,是国防和军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安全理念上的创新,是推动我军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我军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的客观要求

军队因国家而生,是国家维护其统治的武装力量、是国家专政的基石。同时,军队也是为保障社会安全、国家安全,为国家经济建设创造安全发展环境而存在的。军队是由人组成的特殊群体,军队在生产安全的同时,同样需要安全。军队不稳,则国家难保,历史一次又一次给出我们许多鲜明的例子。安全发展是任何时期、任何国家、任何性质的军队都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安全发展是现阶段我军“三个提供、一个发挥”历史使命的要求

我们的军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这是我军人民军队性质的集中体现。保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维护祖国统一大业、保障国家安全稳定是我军的重任。在当前,国家的发展处在难得的历史机遇期,我军在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对各种安全挑战中肩负着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2007年的两会,胡主席在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指出,“三个提供,一个发挥”历史使命的科学规定,是科学发展观在军事领域的集中体现,表明我军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对部队安全稳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安全发展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

安全发展,就是在一个安全稳定的动态环境中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其中就包含着安全发展的要求。没有安全稳定,我军各项建设就不能顺利进行,各项工作就无法正常开展,又好又快发展就无从谈起。军队肩负着捍卫国家统一、保障国家稳定安全的重任,只有自身安全稳定搞好了,才能在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全发展不仅是实现军队科学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切实把安全发展的要求落实到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工作的各个领域。

三、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军队建设必须坚持三个辩证统一

(一)安全发展与以人为本的辩证统一

树立安全发展理念,高度关爱广大官兵的生命和健康,这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现实要求。胡主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对军队来说,就是要始终坚持人民军队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军队建设中,必须充分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心系基层、情系官兵,切实维护官兵的权益,不断改善官兵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这就深刻表明:一方面要广大官兵继承和发扬我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大力提倡为人民的利益勇于牺牲奉献,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不是一般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重要的建军治军理念和立场;不是一般的工作要求,而是各级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必须担当的政治责任。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坚决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前提下,落实到军队和国防建设内部就是强调广大官兵的主体地位,突出广大官兵的主体性,确立广大官兵利益至上的最高价值取向。在安全上落实以人为本就是贯彻和发扬安全发展的理念。人民子弟兵来自于人民,人民军队也是国家建设的力量组成,爱护官兵生命就是维护官兵的最高利益,是各级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最明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官兵战斗精神,不断提高战斗力,有效减少战时伤亡,最终达到爱护广大官兵生命的目的。

(二)安全发展与依法从严治军的辩证统一

实现安全发展,必须坚持依法从严治军,保持部队正规有序。安全发展的理念,体现了对广大官兵生命和健康的高度关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这与从严治军并不矛盾。坚持从严治军,做到令行禁止,赏罚分明,紧张有序,安全发展才能实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管理松懈,纪律松弛,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安全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纵观近年来部队发生的一些事故案件,无不是治军不严造成的恶果。只有把安全工作纳入从严治军的轨道,严格制度、严格纪律、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依法规范各级领导和机关的工作行为,不断修订和完善有关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进一步增强各级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为安全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

安全发展与依法从严治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具体而言,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军队建设的全局性、基础性、长期性工作,适应了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队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军队正规化建设的现实要求。只有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确保部队训练有素、紧张有序,安全发展才有保证。有法不依、治军不严、管理松懈,就会造成事故和损失。

(三)安全发展与提高战斗力的辩证统一

安全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条件,是保持部队稳定、提高战斗力,实现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新形势下建军治军的一个科学理念。

军事训练是军队和平时期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战斗力生成的基本途径。当下在部队中普遍流行着一句顺口溜:“年初出事,白干一年;年尾出事,一年白干。”当然,一个单位出了事总不好,对于领导人的政绩的评价些许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正是在这种“消极保安全”思想驱动下,有些单位“练为战”变为“练为看”,不敢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进行训练,致使现有武器装备许多高技术含量的参数无法达到。更有甚者,有的单位为了年终“达标”评先进,干脆将许多新武器装备封存在库,用旧装备应付训练,还美曰其名“要用劣势武器打信息化战争”,实质上是怕官兵在训练中掌握不了新装备,出事故、担责任。这种“安全标准至上”的错误观念,与“战斗力标准”完全背道而驰。坚持战斗力标准,正确认识和具体分析所发事故的原因,区别责任与认识能力的失误,以高度的使命感大抓训练,以高度的责任感竭力保安全。

在处理安全问题上,一些同志往往会产生一种偏向,就是把战斗力标准与安全标准割裂开来。一强调战斗力,就忽视抓安全;一强调安全,就以牺牲战斗力为代价保安全。军队是要打仗的。保持安全稳定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为了提高战斗力,更加有效地履行职能使命。任何时候战斗力标准都是第一位的,安全标准必须服从战斗力标准。同时也要看到,如果没有安全稳定,特别是出现那种造成人员和装备重大损失的责任事故,战斗力不仅不能提高,还会受到损害。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保安全与保战斗力的关系,决不能以牺牲战斗力为代价消极保安全,也决不能不顾安全和质量盲目蛮干。一定要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防止发生重大安全问题,切实做到保安全、保战斗力、保胜利。

参考文献:

[1]郑申侠、刘源:《国防和军队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提要》,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

[2]军事科学院:《国防和军队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笔会文集》,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

[3]吕杰:《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专题研究》,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

[4]解放军报:《军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习胡主席重要讲话谈机遇话使命》,2007-3-13;

[5]赵学清:《国家安全与国家发展的协调——学习邓小平国家安全思想的体会》,《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9(2);

[6]邱耕田:《发展哲学是关于发展观的学问》,《哲学动态》,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