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场域中龙胜金坑瑶寨原真性景观形象提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5

旅游场域中龙胜金坑瑶寨原真性景观形象提升

葛之刚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摘要:旅游业是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而景观作为民族文化物质载体,是实现“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等的重要必要物质基础。本文基于民族旅游场域下以“原真性”理论为基础,多方位分析梯田、聚落、民族色彩、民俗节庆等多个景观元素,并深入剖析旅游“大时代”到来前金坑瑶族村落在工业文明入侵、旅游设施剧增、旅游资源开发以及村民旅游投入等方面所产生的问题,揭示金坑瑶族村落寨景观形象升级的必要性。并从教育培训、合理规划、科学管理、重点保护四个方面提出金坑瑶族村落景观形象升级的策略。这一研究为民族乡村景观形象提升过程中,地域文化与地域特征的保护更新提供参考,也从景观角度对原真性内涵补充。

关键词:旅游场域;原真性;民族旅游;金坑瑶寨

Abstract:Tourismisanimportantwayforethnicareastocastoffpovertyandgetrich.Asthematerialcarrierofnationalculture,landscapeisanessentialmaterialfoundationtopractisesuchthepoliciesas“fineruralconstruction”and“ecologycivilizationconstruction”.Theauthoranalyzesseverallandscapeelementssuchasterrace,settlement,nationalcolor,folkfestivalfrommulti-perspectivesbasedonauthenticitytheory.Thetextfutheranalyzesitsproblemsbeforethetourismeralikechangesofindustrialstructure,expansionofthetraditionalsettlementspace,introductionofmoderncivilization,changesofpopulationstructure,andsoon,thusrevealsthenecessityofupgradinglandscapeimageforJinkengYaoVillages.Thetextalsoprovidesstrategies:educationandtrainning,reasonableplanning,scientificmanagement,andprotection.Thetextcanbeareferencetotheconservationandrenewalofregionalcultureandregionalcharacteristicsintheprocessofupgradinglandscapeimageofethnicvillages.Itisalsoasupplementtoauthenticityfromlandscapeperspective.

Keywords:tourismfield;uthenticity;ethnictourism;JinkengYaoVillages

引言

特色民族乡村文化遗产景观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机制,也是推动“乡村五个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民族乡村旅游业是民族地区重要的脱贫致富以及防止返贫的手段,在开发乡村文化景观遗产,解决生产生活问题,满足旅游者猎奇性的同时,也对当地的整个原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最具特色的民族旅游资源的脆弱性也是不可避免的话题[1]。随着旅游小城镇的出现,区域乡村景观之间的特征差异逐渐消退,生态环境逐渐恶化[2]。在满足旅游业发展情况下,民族乡村文化遗产景观原真性特色迅速丢失,换之是毫无内涵与“符号化”的驱壳市侩。金坑瑶族村落作为典型的民族乡村旅游地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通过对原真性人文遗产景观要素的分析,及产业演变、聚落空间布局演变对村落形态的影响,旨在对协调旅游业发展和乡村美化提供有益的参考,从景观角度对原真性概念及内涵补充。

1前人成果回顾

场域是由多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社会关系网络”[3]。它也称为“元场域”,而构成元素则成为“子场域”。生态的、文化的、社会的分化以及个人性情等因素,共同构成了元场域中的各种潜在利益群体[4],因而构成了场域动力学原则。旅游者参加旅游活动,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向旅游地渗透构成了旅游场域,是一种新型关系思维模式。场域运用于旅游价值是从理论上辨识区域中文化现象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演化的机制,乃至生成规律[5]。

原真性概念最早运用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原意是指“真实性”、“本真性”等。在1964年,《威尼斯宪章》明确提出了“将文化遗产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我们的责任”。随后,1977年的《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指南)提出了原真性的检验标准应该把设计、材料、工艺和环境考虑在内。而在《奈良文件》里把最初目的和信息来源添加到原真性评价标准进去。并在,2005年的《指南》里完全吸收了《奈良文件》的内涵,指出了“形态与设计,材料与材质,使用与功能,传统、技术和管理制度,位置与环境,语言和其他非物质遗产,精神与情感,其他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6]。

对于乡村景观原真性方面,2008年《关于“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的建议》(贵阳建议)中,认为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具有复杂性,指出应该注重保护组成村落文化景观要素,如:田地、山林、川泽以及生态环境。同时,也应该保护村落所处的居住环境、文化记忆,保持村落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实现自然和文化、物质和非物质、历史和现时的整体保护。

本研究的重点是把金坑瑶族村落看作为元场域,各种文化景观共同推动金坑村落有机网络的形成。游客作为民族旅游地最主要的景观变迁驱动因子,作为新的“子场域”,间接参与到民族村落景观演变中去,改变当地景观形象。东道主为了迎合旅游主体需求,民族文化的“真实性”被“世俗普通”取代。笔者认为,金坑村落景观规划与形象提升的重点是保护民族文化景观完整性与原真性,分析提炼民族基因景观元素,并以予“物化”。

2金坑瑶族村落原真性景观元素分析

场域论认为村落是具有稳定结构的、可以明确边界的社会单元,元场域覆盖了村落的各种子场域,在元场域中子场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与合作,最后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7]。完整的村落景观系统可视为元场域,子场域则源自特定地域生产、生活过程中,构成乡土景观各种自然的、社会的以及文化的元素与符号[8],也可以称之为“乡土景观元素”。在认定什么是“原真性”景观元素过程中,《奈良文件》指出应该考虑最初形成先决条件,形成后的表现形态以及形成这些特征的意义和信息源。以金坑瑶族村落为例,构成金坑瑶寨特色景观系统的景观元素可以划分为梯田稻作景观、村寨聚落景观、民族色彩景观以及民俗节事景观等。这些景观元素相互独立、相互依存构成了整个金坑瑶寨的景观体系。

2.1独特的梯田稻作景观

稻作的核心内涵是以稻的种植为手段,提供人们生存的粮食为目的。土地、稻种和人是三个基本要素。土地是万物生息的载体和基本。稻作通过改造原生形态的自然地貌,开辟稻田以种稻,可分为横向水平稻田和纵向坡度稻田。其中,尤以坡度稻田对自然地貌的重塑最为显著,在塑造了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的同时,也孕育出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形成独具特色的梯田景观生态格局[9]。作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金坑梯田遵循自然内在的生态规律和尺度,生态再造并蕴育了美的韵律。金坑平均海拔700~800米,坡度26~35度之间,最大坡度达50度,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地貌。金坑瑶民依照相同山势坡度和角度,顺势而上,形成层层叠叠、层次分明的阶梯状稻田。稻田在横向空间中随等高线自然舒展姿容,游走在山岭之间,蜿蜒回转、曲折有致。梯田景观虽然改变了山体的景观生态格局,以稻谷代替自然植被,但并没有破坏山体肌理。有水才有稻,先民们意识到山林是重要涵养水源的天然水库,在开辟梯田的过程中,严格对山顶的水源林实施封山、育林并严加保护。金坑历经近700年历史,已形成“大界千层天梯”,“西山韶乐”和“金佛顶”三大著名景观,气势磅礴,直上云端。

2.2“立体式”村寨聚落景观

聚落是人类居住、生活、劳动生产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是人类活动的中心。村寨聚落景观是乡村景观中人工干预强度最大的区域,也是展示乡土文化,提高乡村聚居环境的核心区域[10]。金坑瑶族村寨聚落空间结构呈立体式分布山坡上,建筑分布密集,村内街道顺延等高线而设,曲折蜿蜒。路基表面铺设卵石或青石板,依房屋之间的间隙自然形成,主要纵向道路与等高线平行,坡陡处设置台阶。民居前后空间利用合理,建筑前后用地紧凑,皆临陡坎,高度一般在1.5m~2m左右,且用片石构筑高度不等的护坡。在台地比较狭小的地方,高差显著,建筑前半部分做吊脚楼,后半部分直接落于台地上,形成特殊的半干栏式[11]。瑶人善木作,建筑就地取材,利用几何原理搭建而成,整座建筑不用一颗钉子。建筑底层圈养牲畜和安置厕所;二层住人,中堂设置香火神龛,左间有火塘,其余为卧室;三层储存粮食和物品。

2.3鲜明地方(民族)色彩景观

色彩是刺激人类心理反应的重要媒介,存在于所有事物中,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和发展,蕴含了人类情感因素,并展现了特定区域的历史风俗以及文化和价值追求[12]。色彩景观按照人的参与程度可划分为自然色彩景观和人文色彩景观。金坑红瑶自然色彩景观以稻作时令色彩为主:蓝色(蓝天、水田)、绿色(农作物秧苗、山体植被)、黄色(稻谷成熟)、土红色(土壤),反映了瑶寨村民在梯田里灌水、插秧、收割时辛勤劳作的场面。人文色彩景观主要体现在服饰和建筑上,主要包含红、青(绿)、黄、白、黑等。其中,红色是金坑红瑶区分其他瑶族的标志颜色,搭配青色(绣衣)或者白色(织衣)衬底,色彩鲜明、强烈,且衣服上绣有象征吉祥如意、幸福美满的图案。鲜艳夺目的百褶裙配以黑色的绑腿,以及藏青色或者红边的方圆头巾,犹如极具特色的干栏式民居,静静的守望在高低起伏、层层叠嶂的梯田中。

2.4多彩多样的民俗节庆景观

民俗节庆是指固定或不固定的时期内,以特定主题活动方式,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一种社会活动。作为特殊的民俗文化,节庆一直被认为是特定地方人们生活方式的文化表达,影响着人们的文化融合,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其重要性是不可动摇的。首先,内容上它包含了生产、居住、交流以及信仰等多个形;其次,它是一种动态过程,在时间维度上既是传统的延续,又是对现在的接纳;最后,它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13]。金坑红瑶村落节庆民俗活动丰富多彩,节日有大节与小节之分。大节有正月新年、三月十五“红衣节”、农历六月六“晒衣节”,其中尤以“红衣节”最为隆重。“红衣节”自元代开始,最初为红瑶儿女交换生产生活用品,未婚青年相亲、传情的重要节庆。从1995年开始,如今已成为龙胜各民族的共同节庆,并被正式确定为广西重点少数民族节庆日[14]。小节几乎每月都有,例如农历二月初二还花愿,四月初八“牛王节”,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半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九重阳节、十月十八盘王节……

3景观提升中“原真性”与“现代性”矛盾分析

在金坑梯田旅游开发之前,金坑的场域主要表现为农业的形式;旅游开发后,金坑出现了两个场域——农业场域与旅游场域[15]。旅游业的注入促使金坑瑶族村落由单一的第一产业结构向农业和旅游业并存的“二元化”演变。它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也促使当地的景观形象发生巨大变化。“传统”与“现代”之间并不矛盾,但是一旦缺少过度,产生了隔阂就产生了矛盾。

3.1民族乡村景观完整性与现代工业文明的矛盾

乡村景观的完整性指乡村景观的维护程度,即乡村景观受到工业化、城市化或基础设施的负面影响的程度[16]。乡村景观的精髓在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模式。游客参加民族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在于能否直接参与少数民族日常生产生活,获得多元化的“真实性”民族体验,达到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目的。但是由于旅游主客体之间的经济地位悬殊,存在着不平等性。村民对城市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使得价值观薄弱的少数人在短暂利益的驱使下,企图极力改变这种“不公平”的现状。同时,村民在缺乏判断的情况下,大规模引进“工业文明”产物,最终结果是严重破坏了民族地域景观的完整性。

3.2传统聚落空间与旅游设施剧增的矛盾

建筑、街道、广场等要素共同构成了聚落。金坑传统聚落空间分布呈现散布型,从山底的片状分布到山顶散点式分布表现出明显的景观斑块距离差异。这些分布状况共同点在于最大化协调人对自然界干扰,维系景观生态良性发展。近年来,伴随旅游业发展和旅游人数的增加,传统的聚落空间由于自身尺寸、功能因素的限制,空间尺度显得拥挤不堪,无法满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传统的底层牲畜、厕所,中间住人,顶层储物的干栏式建筑变成了大尺度、多层的商住两用现代式吊脚楼;传统的青石板台阶变成了拓宽城市道路;更大尺度的广场也应运而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临时解决了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等需求,但从文化、生态、旅游的长期发展角度来看是破坏性的。

3.3民族文化景观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的矛盾

民族村落文化景观能够完整的保存下来,得益于交通的闭塞。金坑瑶族村落景观生态环境良好,保留了独具特色的梯田景观、村寨聚落景观、民族色彩景观以及节庆民俗景观等。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为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需求,聚落建筑、梯田景观、节庆民俗都带上了“利益色彩”,民族文化景观“真实性”变成了毫无内涵的招牌和符号。以道路交通为例,金坑地处深山,耕地极为珍贵,传统青石板路沿田埂和山脊线伸展,用材粗犷不加考究,宽度仅为人和牲畜单排通过。旅游开发后,道路最大化拓宽,选材与铺设方式都趋于“城市”风格。长此以往,独具信仰、思想和感受的乡村景观意象图式将不复存在。

3.4景观安全与城市化的矛盾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以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通过研究城市的扩展、物种的空间运动、水和风的流动、灾害过程的扩散等建立分析方法和模型,来判别对这些过程安全与健康[17]。金坑村落传统经济是以封闭式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为主导产业。民族村落要发展,“遗传和变异”是不可抗拒的,而经济则起到了“杠杆”作用。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对村民来讲是新事物,村民为了适应这种新兴产业环境,在无环境承载量计算和科学论证的情况下奋力扩大村落的规模,改变了原有的景观形象。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在急速的规模扩大的情况下显得不堪一击。

4“原真性”金坑瑶族村落景观形象提升策略

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对“原真性”的理解应该是“原汁原味”和“真实存在”的,在景观内涵、形式取向方面应该是一脉相承的,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物化的过程中,设计、材料、工艺或背景环境以及个性和构成要素等都应该是在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民族旅游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从长远发展角度来讲,其品牌形象的升级是十分必要的。特色的、“原汁”的景观形象则是品牌升级的关键基本点。它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既要传承红瑶村落浓郁的传统文化,又要适应现代社会便捷的生活方式,对景观和文化的提炼融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4.1教育培训,促进文化自强意识形成

民族文化自尊感和文化自强意识形成是自身发展的核心。在具体措施上可分为“三步走”。首先,与具有先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校、文物保护以及旅游、规划建设单位合作,定期选派先进村民代表与先进商户到这些部门培训学习,使村民明确民族乡村景观对乡村旅游的重要性。它是实现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物质资源,了解最新的乡村文化遗产景观的保护措施和方法;其次,组织团队到民族旅游业发达地区参观交流,有效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学习他人的先进保护措施、管理方法以及营销手段,促进自身发展;最后,定期邀请专家学者讲座,加强村民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培育民族文化的自尊感。同时,培训也能让村民认清现代生活本质是便利,但便利不等于是摒弃传统,且有效预防民族遗产地区内文化从一元结构向多元结构转变,引起文化生态发生质的变异。金坑瑶族村落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区,它的魅力在于民族文化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一旦失去,就失去了吸引力,久之就会面临衰败,不利于当地的发展。

4.2合理规划,重建民族乡村景观意象

在村落规模扩大化处理上,深度提炼红瑶族群文化,挖掘、梳理红瑶文化脉络,解读民族“基因”,力求传统村落与新发展区在逻辑上相一致,建立传统村落的自我协调机制。同时,在村落平面形态上借鉴现代处理手法,考虑物理环境因素和视觉艺术因素,使村落更新朝向有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与空间结构上延续更新的方向演进。最后,在空间尺度的控制上,利用“形态加减法”,使新的村落空间尺度不仅能传承原有村落整体尺寸,也能满足现代文明的需求尺寸。力求使村落的主体与客体在生态可持续、低碳的前提下达到新一轮的和谐,既能保存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又能适应新的便捷、智能的生活方式。旅游业提高了村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却对原有的、和谐的村落空间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村民为了适应突如其来的新生活方式,显得手忙脚乱。科学合理的规划有助于适应和解决这些问题。

4.3科学管理,完善管理监督评价体制

建立多方管理机制,政府作为最高管者应该宏观把控并制定规章制度,具体管理时则由政府牵线组建以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开发商、遗产地居民组成的多方民主管理委员会,投票负责处理建设、生产、民俗等事物。同时,确立以专家学者、遗产地居民、外来游客为主体的监督评价体制,负责保护、建设、生产的方法及效果监督评价。最后,在具体管理实施过程中则要注意权利的均衡性,避免长官意识的萌发。实践证明没有政府引导和管理,民族文化很难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但是,如果政府管理过于严格,越俎代庖,取代民族文化遗产传承者,也会影响民族文化的原生态性、真实性与完整性,致使红瑶文化趋于普通。

4.4重点保护,重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在景观生态效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和生态安全上,进行景观类型空间和数量优化设计,设置保护优化目标和标准。在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重构方法上,则按照旅游资源价值高低分类:梯田、建筑、民俗节庆、山林、水系等,目的是建立最小费用距离模型[18],以确保金坑瑶族村落整个景观生态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最后,通过3S技术平台监控金坑村落景观生态变化的状况,建立点、线、面的评价体系。保护和开发是矛盾和统一的复合体,保护的目的是传承和发扬,开发是价值的转换与升级。金坑瑶寨景观生态安全性是到当地居民实现脱贫致富、促进生态文明和谐的关键。

结语

景观形象升级的最终目的是美化乡村环境,保护乡村文化,实现“美丽乡村”与“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与其他旅游场域相比,金坑瑶族村落有自己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在景观形象升级上往往会面临诸多的矛盾和制约。现今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在传统到现代文明生活方式转变过程中,景观形象的提升除满足游客猎奇性心理外,还要从长远角度出发,重点考虑族群因素,弘扬和保护民族文化,进一步挖掘瑶族村落的民族“基因”,从村民自身出发,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实现对传统民族村落空间结构和民族生活有效的景观形象升级。

参考文献

[1]曹新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法商研究,2009,(2):75-84.

[2]梁发超,刘黎明,曲衍波等.生态涵养发展区农业景观规划方法及其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14,09(18):286-293.

[3]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137-141.

[4]周兴勤.场域论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建设[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7,13(4):78-82.

[5]黄佛君,段汉明,金海龙.绿洲旅游文化景观资源场域生成机制探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03,26(3):188-193.

[6]徐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与旅游开发——以凉山彝族火把节为例[J].中华文化论坛,2015(3):187-190.

[7]周兴勤.场域论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建设[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7,13(4):78-82.

[8]孙新旺,王浩,李娴.乡土与园林: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08,24(8):37-40.

[9]申扶民,李玉玲.稻作文化与梯田景观生态探析——以广西龙脊梯田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12(2):128-133.

[10]秦源泽,邹志荣,管丽娟,陈虹.区域乡村景观规划体系研究初探[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25(5):207-211.

[11]苏芹,沈莹,钟泓.旅游背景下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龙胜金坑红瑶文化变迁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09(7):174-175.

[12]丁昶.藏族建筑色彩体系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12.

[13]陶伟,陈慧灵,蔡水清.岭南传统民俗节庆重构对居民地方依恋的影响——以广州珠村乞巧节为例[J].地理学报,2014,69(4):553-565

[14]张值元.龙脊梯田中的红衣节[J].中国民族,2002(10):26-29.

[15]赵巧艳.布迪厄实践理论视角下民族旅游与社会性别的互动——以龙胜金坑红瑶为例[J].人文地理,2011(6):67-71.

[16陈英瑾.风景名胜区中乡村类文化景观的保护与管理[J].中国园林,2012(1):102-104.

[17]左晓英,王洪新,门明新等.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曹妃甸新区城镇扩张研究[J].土壤通报,2014,45(2):297-302.

[18]郑晓燕,何东进,游巍斌等.闽东地区生态安全格局及空间发展模式特征[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0(2):108-115.

作者简介

葛之刚(1984-),男,山东冠县人,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城市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