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对肺癌的临床研究

/ 1

中医药对肺癌的临床研究

田青

田青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本人自2003年1月起至2013年4月底止,在近10年期间共研究治疗肺痛320例。其中原发性肺癌196例,继发性肺痛124例。在196例原发性肺癌中有106例痛转移。男性患176例,占总病例的55%,最大年龄83岁,最小年龄21岁。女性患者124例,占总病例的38.7%,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29岁。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下36例,46~60岁175例,6l岁以上108例。

【关键词】肺痛;中医;中药

【中图分类号】R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1-0250-01

原发性支气管肺痛(简称肺痛)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日趋增加。临床表现以呛咳、咯血、胸闷、胸痛、气急、声音嘶哑、发热、消瘦、关节胀痛、皮肤改变为主,中年以上患者居多,男性多于女性。肺痛除初叶1期手术切除外,放疗、化疗及各种药物很难控制,一’\死亡率极高。如何控制肺癌的发展及转移,减轻患者痛苦,延长生命,是肺痛治疗上极为重要的问题。

笔者从事中医药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已二十余年。对各种恶性肿瘤直接用中医药进行辨证治疗,获得明显疗效。现将收集肺痛患者320例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并对中医治疗问题进行讨论进行讨论

1临床资料

1.1确定诊断

接受中药治疗的肺癌病例,均有市级或市级以上医院CT或气管镜检查,绝大部分是晚期病例。其中直接用中药治疗者238例,手术后改用中药治疗者32例,术后合并放化疗后改用中药治疗者18例,放疗、化疗后改用中药治疗者32例。

1.2治疗效果

以上病例用巾药治疗,其巾有效298.1例,占总病例的93.1%;无效22例,占总病例的6.85%。④生存期8个月以上有156例,占总病例的48.7%。②生存期12月以上有109例,占总病例的34.%。③生存期3年以上有36例,占总病例的11.2%。④生存期8年以上有19例,占总病例的5.93%。

2辨证施治

肺痛患者,多因正气虚损,突受六淫邪气侵袭,邪乘于肺,肺失宣降,痰凝气滞,瘀阻脉络,l久而成块。此外,肺痛的发病与长期重度吸烟,多种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个体因素等有关。在I临床上,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型。

2.1邪揣止虚型

原发性或继发性肺癌。其症见:呛咳气急,痰中带血,胸闷疼痛,后背沉困发紧,痛连胁肋肩胛,声音嘶哑或有发热,饮食渐减,肌肉消瘦,四肢乏力,关节胀痛,足底如踩海绵状,皮肤干燥或发痒,渴喜热饮,便秘或便溏,小便短赤,舌质降红或紫暗,有瘀斑块,苔白厚腻或黄腻,脉浮数或沉滑,双寸脉伏细。证系肺经湿热、脾虚痰阻、气滞血瘀,治宜清肺化痰、健脾益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用消痛抗瘤1号方汤。方巾以天龙,地龙,龙葵,白芨,川贝、百桔梗、制半夏、蒲公英、鱼腥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清热解毒,化痰;软坚散结,消肿止血,太子参、白术,杏仁、茯苓、甘草、炒苍术、陈皮健脾益气;白药了、款冬花、远志、厚朴、五味予、苏子降气止咳定喘;白芍、元胡、丹参活血化瘀;柴胡和解退热:白茅根凉血止血。若挟食积中阻,纳呆苔腻可加炒内金、麦芽、谷芽、神曲之类以消食导滞;腹痛肠鸣加木香、砂仁、防风、苏叶;胃脘疼痛拒按、[J苦加黄连;胸腔积液加葶苈.了、泽泻、猪苓、车前了:便秘加大黄、枳壳、枇杷叶;黄疸加茵陈、枝予、黄柏;皮肤发痒加苡米、苦参、蒺藜,地肤了,蛇床了;喘咳痰多加胆南星,天竺黄,咳血量多加黄芩碳,栀子碳,仙鹤草,小蓟,目赤加杭白菊,赤芍,鼻it;lln)IJ白芷,辛夷花,头痛加羌活,川芎,辽细辛,便血加地榆碳,槐角碳,四肢乏力加西洋参,内烧力加柴胡。

2.2邪衰正虚型

肺癌手术或放化疗后,肿瘤虽然消失,邪气表象已退,正气更损,故见正气虚弱征象。其症见:面色微黄或浮肿,纳减气短,头晕目眩,神疲乏力,肌肉消瘦,胸胁隐痛,痛连肩胛,便溏溲赤,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数。证系余邪未净、正气大损,治宜扶正祛邪。用归脾汤加冬瓜子、天门冬,百合、五味子、蒲公英、鱼腥草、八月札,软蜂房。方中以归脾汤健脾益气,百合,冬瓜子,天门冬,八月札,五味予润肺利湿,化痰止咳;蒲公英、软蜂房,鱼腥草清余热;炒白术,西洋参,黄芪,龙眼肉补气养血,扶正祛邪。

陈某某男61岁病历号:0233肺癌

患者于2003年4月月间,常有阵发性刺激性干咳,并有少量泡沫性粘液痰,并未引起重视,10月份,感到胸闷、气急,并有持续、固定而剧烈的胸痛,痰巾带有血丝,身体消瘦虚弱。

2004年8月,到南阳市中心医院检查,经CT、支气管镜、纵隔镜进行检查诊断为弥漫浸润性肺癌,同侧纵隔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胸腔大量积液,伴高热,体温38.7C已无法进行手术,遂采取化疗进行治疗。

12月开始接受化疗,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食欲下降、口干、干咳、胸部灼痛、胸闷气短,不能平躺,干哕,恶心、呕吐、体质虚弱、血象指标低于正常值,被迫停止治疗,后经出院到南阳市匡济中医中药研究所,找到中医世家刘国印医师,根据患者气色神态舌质舌苔脉理综合分析判断后,制定啦中医治疗方案,以扶正驱邪,清热解毒,化痰软坚,利水消肿,消癌抗瘤汤l号方进行加减治疗:10天后,以上症状均已明显减轻,患者信心大增,一个月后,患者精神状况已明显好转,自觉如正常人一般。二个月后经CT复查肺肿瘤及淋巴结肿大未发现,胸水已消失,为巩固疗效,续服消痛抗痛汤进行治疗一个月。经随访9年一切正常,未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