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优良人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浅谈如何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优良人格

陈丽梅

黑龙江省密山市兴凯湖乡小学陈丽梅

小学生健康的人格既是教育的前提又是教育的结果。因此,人格培养非常重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面向未来培养合格的人才,可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教育面向未来的需要。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是整个教育大厦的基石,是人才成长的奠基工程,在这项工程中应帮助学生打好做人的基础,培养如何做人的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创设优良的教育环境,培养健全的人格。

环境对人的影响十分重要,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是这个道理。良好的教育环境,能潜移默化地感染熏陶着学生的人格发展。多年来,学校一直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优雅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不断加强“三化”工程(即绿化、美化、香化),每年春天都大力植花种草,把学校建成花园式学校。他们利用学校大棚育出串红、凤尾等花苗上万株,及早移栽到花坛里,学校花坛布局合理,设计新颖。校园四周白杨挺拔、青松常绿,绿树成荫。每年从春到秋,花园里五颜六色的鲜花,争奇斗艳,芳香宜人,令人留连忘返。学校还努力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他们把教育方针,办学方向,校风、校训都用醒目的大字挂在墙上,还有名言警句,名人画像等都挂在醒目的地方。学校还建起了长达百米的“文化艺术长廊”,里面展出师生书画,手工作品300多件。这些作品极大地陶冶了师生的思想情操。近年来,学校又结合实际创建了“中华诗词长廊”和“民族文化之窗”。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对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具有重要作用,并能激发学生传承创新的情感。为节省资金,我们选择了仿理石瓷砖为材料,购置简单的工具,领导带头,部分教师参与,利用休息时间尝试雕刻,精选了中华诗词64首,利用一个暑假雕刻安装完毕,全长120米。利用极少的资金投入建起了中华诗词长廊。清晨和课间,看到学生驻足诗词前,朗读、欣赏、抚摸,我们感到欣慰。高尚的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得到传承。在教学楼前采用不锈钢构架,彩喷面板建起民族文化之窗。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四大名著简介”、“敦煌莫高窟”、“秦始皇兵马俑”等,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很多学生主动去图书室借阅相关图书深入了解,在丰富知识传承文化的同时,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良好的校园环境,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以艺术教育活动为载体,全面塑造学生的优良人格。

心理学认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是激发学习兴趣和培养良好人格的前提。而艺术教育活动,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各种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学生在参加艺术活动中展示才华,体验成功。学校从1997年开始,就把艺术教育作为办学的主要特色,学校多年来不断加强特色学校建设。他们一方面在艺术教育设施上加大投入力度,到现在已累计投资20万多元,购买了二胡、小提琴、古筝、电子琴和一些音响等艺教设备,为开展好艺术教育活动打下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他们坚持不懈地抓好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多年来始终坚持艺术专长训练,每位教师都学到了一至两门以上的艺术专长,为开展好艺术教育活动打下了坚实的人力基础。学校开办了“二胡、小提琴、书法、绘画”等11个艺术校本课程,全校学生积极参加,学生学会了自己喜爱的艺术特长,赢得了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学校多次组织学生开展校园艺术节文艺演出活动,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他们还多次参加密山市中小学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都获得了团体一等奖的优异成绩。还有很多学生在全国书画大赛中纷纷获奖。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艺术才华,体验到了成功的欢乐。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事实证明,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使学生的人格得到了健全发展。

三、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塑造学生的优良人格。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智慧,实践活动能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锻炼意志,发展人格。在实践中,还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多年来很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他们每天都能按《小学生守侧》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严格要求学生。以礼仪教育为先导,教育学生礼貌待人。每天早晨师生见面都能相互问好,学校有值周学生专门检查学生的礼仪行为是否规范,值周教师在早会上及时总结学生礼仪情况。多年来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见到客人都能主动问好。良好的礼仪行为多次受到来访的客人的好评。

2、优化寄宿制学校的常规管理,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开展常规养成教育的同时,学校优化学生“吃、住、行、学”的细节管理,形成内在规意识与外部规范影响的共振,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意识。学生乘车、就餐、住宿、预习、文体艺活动等行为准则充实了《小学生一日常规》内容,对学生日常自我保护、文明行为、卫生习惯、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等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要求。学校建立了“卫生纪律日检查”、“安全行为指导站”、“行为规范监督岗”、“住宿生活指导组”等检查指导机制,亲切的语言引导和生动的现场示范,学生易于接受,在日常生活小事的不断反复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发挥教师的人格力量,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

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模范,是学生最具体的榜样,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所说:“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资效仿的榜样,然而决定着儿童对教师的进一步关系的建立的还是教师的工作作风和他的人格品质”。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使学生耳濡目染,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要使教师的这种作用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起着积极的影响,教师本人要具有良好的人格品质。

因此,学校多年来,不断加强教师的道德修养。努力使教师成为学生的楷模。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用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帮助教师树立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教育思想。广大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自身的实际行动,给学生做出表率。如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做到有事请假,教师们都能首先做到。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师们在劳动中和学生一起干。比如,打扫卫生,清除积雪,教师们都能带头干。有的班主任,能非常关心自己的学生,尤其是对贫困学生,能以一颗爱心关注他们,带头为他们捐款捐物,用行动实现诺言。教师们兢兢业业的忘我工作,更是让学生深受感动。多年来,学校教师都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来感染着每个学生,促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康发展。

总之,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辛勤的汗水。多年来,学校注重塑造小学生优良的品格,加强养成教育,使养成教育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他们以培养21世纪合格的人才为己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