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中医经典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经验总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应用中医经典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经验总结

文妮

文妮(甘肃省平凉市第一人民医院中西医科744000)

【摘要】目的总结蒋文生老师应用中医经典方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经验。方法将我科门诊及住院4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采用二甲双胍或(和)阿卡波糖联合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辩证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二甲双胍或(和)阿卡波糖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疗率为95.8%,对照组的治疗率为79.1%,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经典方中西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中医经典方糖尿病总结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6-0297-01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国目前有超过9200万的糖尿病患者,已经取代印度,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1],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历史悠久且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治疗方法,笔者有幸师从蒋老师,蒋老师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抓住阴虚这一根本病机,不以单纯的降糖为目的,以整体调理为出发点,充分发挥中药的先天优势,使其在治疗糖尿病时标本兼顾[2],从而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蒋老师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2010年10月至2012年6月来本院就诊住院的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年龄35~82岁,糖尿病史3~25年,合并高血压患者11例,合并心血管病患者5例,合并脑血管病患者7例,48例患者均无严重的传染性疾病。

1.2诊断依据

48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任意时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检测值2h血糖值≥11.1mmol/L可确诊糖尿病。临床可见患者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尿多、形体逐渐消瘦等。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0.5g,口服,每日两次,餐后血糖偏高予以阿卡波糖50mg,口服,一日三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的中西结合治疗。基础方:熟地黄12g山萸肉12g山药12g茯苓9g泽泻9g丹皮9g。并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型辩证施治:①肺热津伤证;症见口渴多饮,烦热多汗,尿频量多,舌红,苔黄,脉洪数。加用天花粉10g葛根12g麦冬6g生地黄15g。②胃热炽盛证;症见多食易饥,消瘦明显,口渴,尿多,伴有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加用生石膏30g知母9g黄连3g栀子6g。③气阴亏虚证;症见口渴重,能食与便溏并见,精神不振,乏力,苔白而干,脉弱。加用黄芪15党参15白术10g茯苓15g甘草6g。④阴阳两虚证;症见小便混浊,面容憔悴,腰膝酸软,四肢欠温,形寒肢冷,舌淡白,脉沉细无力。加用附子6g肉桂3g。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7天为一个疗程,一般服用两个疗程。

1.4疗效评价

疗效评定标准[3]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复查血糖指标降至正常或基本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减轻,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降至正常;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复查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仍高于正常标准。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两个疗程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治疗组总有效率95.8%,对照组为79.1%。详见表一。

表一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注:(p<0.05)

3讨论

糖尿病属于祖国医学里“消渴”病的范畴,历代医家对本病论述也颇为详细,《外台秘要》说:“渴而饮水多,小便数,……甜者,皆是消渴病也”。《证治准绳》曰:“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中医认为糖尿病的病位是脾胃肝肾,与脾肝肾都有关系[4]。方中熟地黄能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山茱萸能涩精、补肝肾,山药补脾阴,固肾,三药配合,肾肝脾三阴并补,泽泻能减熟地的滋腻,茯苓能助山药之健运,丹皮能泻虚热,制约山萸肉之温涩,六味药合用,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通过不同证型辩证施治,收到较好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降低血糖、避免出现并发症,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安全性高。通过跟随蒋老师学习,切身体会到蒋老师在治疗糖尿病过程时的独特思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舌象脉象,以整体调理为出发点,制定治疗方案,灵活运用中医辨证,联合西药治疗,使中西医自然有效的结合,优势互补,依法变通,形成一套具有独特疗效的治疗体系。

参考文献

[1]梁斌、吴晓云.非人灵长类糖尿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动物学研究,2011,32(1):91-96.

[2]Houz,ZhangZ.wuH.EffectofSanguisdraxonis(aChinesetraditionalherb)ontheformationofinsulinresist—anceinrats[J].DiabetesResClinPract,2005,68(1):3-11.

[3]郑筱庾.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352.

[4]IeeH,GonzalezFJ,YoonM.GinsenosideRf,acomponentofginseng,regulateslipoproteinmetabolismthrough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alpha[J].BiochemBiophysResCommun,2006,339(1):196—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