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用药原则和不良反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1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用药原则和不良反应分析

罗文政

罗文政

(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人民医院药剂科云南大理675700)

【摘要】目的:观察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探讨其临床用药原则。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发生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150例患者,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所涉及的系统,同时观察不良反应所涉及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名称并分析临床用药原则。结果:所涉及系统与不良反应中,所占比例从高到低分别为:消化系统(25.3%)、皮肤系统(22.7)、泌尿系统(19.3%)、神经系统(13.3%)、呼吸系统(10.0%)、心血管系统(9.3%);所有涉及的药物中,所占比例从高到低分别为:左氧氟沙星(36.0%)、环丙沙星(23.3)、加替沙星(18.7%)、氧氟沙星(13.3%)、洛美沙星(8.7%)。结论:在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需严格掌握其适应症与禁忌症,严格遵循抗生素使用原则,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临床用药原则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7-0104-01

氟喹诺酮类药物属于一种人工合成型抗菌药物,其具有口服吸收好、半衰期长、抗菌谱广、生物利用度高等一系列优点,近年来在临床上逐渐普及[1]。但随着此类药物的广泛应用,临床上相关不良反应的报道也不断增多。因此,本研究观察了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探讨其临床用药原则,旨在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有效信息。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发生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150例患者,其中男81例,女69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6.5±12.2)岁。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150例发生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按药物归类、所涉及系统等方面进行分析。

1.3观察指标

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所涉及的系统,同时分析不良反应所涉及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名称。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数据,采用百分率表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不良反应所涉及的系统,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所涉及系统

所涉及系统与不良反应中,所占比例从高到低分别为:消化系统(25.3%)、皮肤系统(22.7)、泌尿系统(19.3%)、神经系统(13.3%)、呼吸系统(10.0%)、心血管系统(9.3%),见表1。

3.讨论

氟喹诺酮类药物为一种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具有诸多优点,但也容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不仅影响患者耐受性与治疗依从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因此,临床需重视此类药物的用药安全性,加强对此类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在临床应用前需了解其适应症与禁忌症,在反复确认无误后再使用。

本研究结果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所涉及系统中以消化系统所占比例最高,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目前,此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给药时剂量过大、给药速度过快等原因造成了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从而引发此类不良反应。其次皮肤系统不良反应较为多发,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等。据相关研究指出[2],氟喹诺酮类药物均存在一定光毒性,会造成皮肤发生变态反应,因此在储存药物时需避免阳光照射,且光过敏者也需慎用此类药物。泌尿系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也占据一定比例,其中泌尿系统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等,会对患者肾功能造成一定损伤,因此肾功能不全患者需慎用此类药物[3];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失眠等,主要原因可能为此类药物中的氟原子会增加药物的脂溶性,加强组织渗透性,从而致使药物穿过血脑屏障深入脑组织中,刺激大脑神经中枢,最终引发一系列神经反应。此外,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也有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对慢阻肺、心脏病及高血压患者需慎用此类药物[4]。

综上所述,在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需严格掌握其适应症与禁忌症,严格遵循抗生素使用原则,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杨鸿溢,贾王平,郭代红,等.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相关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分析研究[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7,14(5):285-288,320.

[2]周兴碧.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用药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8):3138-3140.

[3]秦娜,魏立伟,张虹.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医院骨科感染应用中的循证医学证据评价[J].中国药事,2016,30(2):176-179.

[4]尹剑辉.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禁忌证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对策[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3):465-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