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例急腹症的诊断体会

/ 1

70例急腹症的诊断体会

陈生福

陈生福(四川夹江解放军42医院四川夹江614100)

【中图分类号】R65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03-0232-02

急腹症是急诊科常见病、多发病,既有内科,更有外科以及妇科等疾病。对急腹症若不能及早确诊,恰当处置,可产生严重后果,甚至威胁生命,必须当机立断。在贯彻执行当今的“医疗事故处理条理”中,更具有意义。对此,要从根本上加强诊断的基本功。现对我院2004年5月-2009年5月70例急腹症诊断浅谈一些体会。

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70例,男38例,女32例,年龄15-72岁,平均年龄38岁。均为突然发作,其中首发47例,反复发作23例。

2诊断方法

2.1急腹症一般病症短,主诉清楚,症状明显,体检也不复杂,有利于早期诊断,但腹痛为急腹症等一系列疾病的共同症状,由于病种不同,各具其特殊性,故需仔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特别是腹部的视、触、叩、听)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三大常规、胸腹X线片、腹部B超、心电图等,必要时可进行诊断性腹部穿刺。

2.2诊断思路(1)腹痛的发作方式及其与饮食的关系。其为突然发生还是逐渐出现?突然发生者,常见于急性穿孔或梗阻病变,如:溃疡穿孔、肠梗阻、胆道结石等,逐渐出现且进行性加重者,多见于炎性病变,如:急性胰腺炎等。不少腹痛发生疾病与饮食有关,急性胆囊炎多发生于进食油腻食物之后,急性胃肠炎发生腹痛前多有不洁食物史,腹痛与饮食的关系往往是诊断急腹症的重要线索,腹痛的发作方式可明确病变性质。(2)腹痛的性质和程度。急腹症的诊断应特别注意腹痛是持续性还是间歇性,是绞痛还是胀痛,抑或是持续性疼痛有阵发性加剧。持续性痛是由于内脏神经或体神经受到持续不断刺激所致,故多见于炎症或内出血,如: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脾破裂出血等;间歇性腹痛是由于腹腔内神经受到间歇刺激的结果,故多见于梗阻性病变,如输尿管结石等;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者,多见于绞窄性肠梗阻;绞痛多见于胆管结石,刀割样疼痛多见胃溃疡穿孔、肝包膜破裂等;因此对诊断及处理均至关重要。(3)腹痛的部位和转移及放射情况。在急腹症诊断中,腹痛的部位和腹痛的性质一样也具有重要意义。腹痛开始于何部位?转移或固定于何部位?是局限性还是全腹性?诸如此类均应一一问清,询问中最好让患者以某一手指点出疼痛最为明显部位。腹痛部位是提供有关脏器病变的重要线索。如:转移性右下腹疼痛者,可诊断为阑尾炎,上腹部不固定性疼痛者,有可能是心肌梗塞或肺炎放射至上腹部所致。故掌握疼痛部位,转移及放射规律,对及早诊断急腹症极有帮助。(4)注意腹痛伴随的症状及其与腹痛出现先后关系。腹痛中有无畏寒、发热、呕吐、腹泻、便血及黄疸、休克等。发热伴畏寒提示感染,畏寒、发热后出现腹痛,往往为内科疾患;呕吐在前腹痛在后,多为内科急性胃肠疾患。外科急腹症之恶心、呕吐多出现腹痛之后,阵发性腹痛出现腹泻并使腹痛缓解,多为急性肠炎。掌握这些特点,也有助于早期诊断。(5)仔细追询过去史,如:既往有溃疡史可考虑溃疡穿孔,既往有类似右下腹痛应考虑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女性应注意月经史及妇科疾患史,已婚妇女停经1-2个月出现伴休克,考虑宫外孕破裂出血;白带多,下腹疼痛发热,考虑附件炎。

2.3体格检查既要抓住腹部重点又要全面检查体检中除注意呼吸、脉搏、一般情况外,尚需留心有无发热、黄疸、休克及内脏出血等表现。对急腹症而言,腹部检查应为重点,应完全暴露全腹,包括腹股沟部位。触诊中应高度注意有无压痛、肌紧张及反跳痛,压痛所在部位、范围、程度,以及有无包块。腹腔内脏器解剖位置比较固定,触诊时固定性异常发现,说明对应脏器病变。对局部压痛、肌紧张应考虑该部位脏器炎症病变。非加固定压痛或肌紧张,往往不是外科急腹症。对腹痛而言,不仅作腹腔检查,肛门及胸部也应同时进行。肛门指检如有触痛或波动感,提示盆腔感染或积液。因心肌梗塞及肺炎产生的疼痛均可放射至上腹部,故心肺听诊不可遗漏。

2.4选择快速有针对性辅助检查急诊行动要快,疑及酮症酸中毒引起腹痛,应立即做血糖、酮体检查;疑及急性胰腺炎者,立即做胰淀粉酶检查;疑及胃肠穿孔、肠梗阻者应做腹部X线检查;疑及结石应做好B超检查;疑及脏器出血应予腹部诊断性穿刺。

3诊断结果

急性胃肠炎18例、肝胆泌尿结石15例、阑尾炎9例、急性胰腺炎6例、胃穿孔4例、胃肠痉挛3例、附件炎5例、盆腔感染3例、宫外孕2例、心肌梗塞3例、肺炎1例、脾破裂1例。

4讨论

(1)归纳材料迅速将错综复杂病史加以分析归纳,完善诊断上所必需的资料,以便寻找诊断线索。(2)扫清外围,在一系列可疑疾病中首先排除容易鉴别的疾病。最后列出可能性最大的几种疾病。(3)抓住疾病特征,对诊断上容易产生混淆或迷惑的表现,逐步加以分析,排除假象。(4)抓住本质确定诊断。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均可具有一定规律,抓住本质,掌握规律,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进行分析,去伪存真,最后确定诊断。对个别暂时尚不能确诊病例,应严密观察,以便发现新的线索,观察中应避免使用杜冷丁之类镇痛剂,以免延误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