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术后护理干预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剖腹产术后护理干预的体会

李彤

李彤(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广西南宁530031)

剖腹产是在麻醉的情况下,切开腹壁及子宫壁,将胎儿从子宫中取出,是为了解救难产而行的手术方式,剖腹产术后若护理不当会引起发热、子宫出血、尿潴留、肠粘连等并发症。为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产妇康复速度,我科对剖腹产术后产妇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产科行剖腹产产妇100例,年龄22~40岁,平均26.8±2.3岁;孕周37~41w,初产妇81例,经产妇19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无妊娠合并症及其它伴随疾病。

2护理干预措施

2.1病情观察剖腹产术后2h内易引起的并发症为宫腔积血,因此,术后采用心电监护仪动态监测体温、血压、脉搏、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观察产妇的精神、意识等状态。剖宫产大出血率是阴道分娩者的3倍[1],密切观察腹部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保持敷料干燥,如有渗湿应随时更换;产后6h内每小时按摩产妇子宫1次和产后2h内每30min按摩子宫底部1次,观察子宫硬度、子宫底高度,子宫收缩和阴道流血情况和流血量,有无宫缩乏力导致阴道严重流血,正确估计出血量并作好护理记录,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催产素以维持子宫良好的收缩状态,阴道若流出淡黄色液体量较多时应警惕宫内血块积聚。

2.2心理干预剖宫产术后产妇对切口瘢痕、对新生儿状况、母乳喂养的担心以及术后疼痛等因素使产妇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等负性心理情绪,术后责任护士及时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及时对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提供心理支持,主动进行宣教,想产妇讲解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术后可能产生的不适、术后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告知术后疼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给予安慰、鼓励以消除产妇的紧张情绪和顾虑,使其在心理上获得满足及安全感,增加产妇的自信心,从而使产妇处于较佳的身心康复状态。

2.3体位和活动干预剖腹产术后回房取平卧位,产妇神志清醒,双下肢知觉恢复后鼓励其进行早期锻炼,床上活动双下肢及抬高臀部等活动,并给予按摩和温水擦拭骶尾部皮肤,术后6h生命体征平稳、子宫收缩良好,阴道流血量不多可协助产妇翻身更换舒适卧位;术后24h鼓励产妇下床适当活动,上下床时注意以手轻按压切口,以免牵拉引起疼痛,离床活动以产妇不感疲累为宜,活动量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免发生晕倒等意外。

2.4留置尿管干预为防止剖宫产术中损伤膀胱,在剖宫产术前常规留置尿管,产妇手术回房后妥善固定导尿管,保持导尿管引流通畅,防止打折、受压、扭曲、堵塞,观察并记录尿量、颜色,每日用络合碘冲洗尿道口和外阴部,保持会阴部清洁,勤换会阴垫,防止逆行感染。拔尿管前行3次夹闭尿管至产妇有尿液时开放的膀胱功能训练,以增强膀胱肌的收缩功能,防止尿潴留的发生。拔尿管后鼓励产妇多进食汤水,注意观察产妇自行排尿情况,若排尿不成功可行诱导排尿,必要时再次导尿。

2.5疼痛干预剖腹产术后麻醉药物作用逐渐消失,一般术后24小时内切口疼痛剧烈,术后虽然大多数产妇都使用镇痛泵,但由于个体差异以及产妇对麻醉药剂敏感性的不同,可出现镇痛不全,应教会产妇学会表达疼痛及术后常用的镇痛方法及其优缺点和疼痛的自我管理[2]。术后6h给产妇取半坐卧位,以减轻对腹部切口的牵拉,产妇疼痛剧烈时,应注意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分析疼痛的原因,评估疼痛等级,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宫缩痛产妇可给予轻轻按摩子宫,若为宫缩素引起的疼痛应减慢输液速度,加强巡视积极与产妇沟通,指导产妇放松心情和全身肌肉,闭目养神,想像自己在舒适温馨的房间内做深呼吸,或教会产妇转移对疼痛注意力的方法,如听音乐、按摩等。

2.6饮食干预术后6h后鼓励产妇进食自己喜好的流质,如鱼汤、鸡汤、蛋汤、米汤,肛门排气后进食半流食物,如粥、汤面、混沌等,宜富有营养且容易消化,然后过渡为普食,多摄取鱼、鸡、肉类高蛋白质食物,并多食用含铁质食物补血,促进组织修复。忌食甜食等肠道易产气的食物,如牛奶、豆浆、糖水,忌油腻、生冷、辛辣刺激等食物,不食用发酵食物以免肠胀气。多进食通乳食物,如木瓜鲫鱼汤、花生墨鱼汤、党参红枣炖鸡肉。此外,产妇饮食以荤素搭配,可进含高纤维蔬菜水果等,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2.7母乳喂养干预产后30min内,尽可能的让婴儿早吸吮、早接触。分娩后婴儿皂吸吮乳汁,不仅有利于乳汁分泌、产妇伤口的恢复、促进母婴感情、提高婴儿免疫力及早期智力发育,宜可在婴儿吸吮的作用下,利于子宫收缩,有助于减少子宫出血。责任护士教会产妇卧式、坐式、环抱式正确哺乳姿势哺乳完毕后,让婴儿竖立头伏于母亲肩上,对其背部轻拍,让婴儿胃内空气排出后侧抱婴儿30min,使婴儿吸吮到的乳汁很好的进入十二指肠,以减少溢奶的发生。哺乳时注意两侧乳房都排空,两乳交替吸吮,防止乳汁积聚乳房内引起感染。按需哺乳,不定时定量及限制间隔时间和喂养次数。

2.8出院干预①剖腹产出院后应加强营养,膳食搭配适当,多食新鲜蔬果当值便秘;坚持纯母乳喂养4~6个月,每次哺乳后及时将乳房排空,防止乳腺炎的发生;注意卫生,勤换内衣裤,保持会阴部清洁,可淋浴,禁盆浴;观察恶露排出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回诊;产后6~8w复诊进行常规检查,产褥期禁性生活,剖腹产后100d,引导不再流血,复诊经医生检查切口愈合良好可恢复性生活,应采取避孕措施,避免怀孕。②产后10d左右身体恢复良好,即可开始健身锻炼,恢复体型。方法:仰卧,两腿交替举起,先与身体垂直,后慢慢放下,两腿分别作5次;仰卧,两臂自然放在身体两侧,屈曲抬起右腿,并使其大腿尽力靠近腹部,脚跟尽力靠近臀部,左右腿交替做,各做5次;仰卧,两膝屈曲,两臂交叉合抱在胸前,后慢慢坐成半坐位,再恢复仰卧位;仰卧,两膝屈曲,两臂上举伸直,做仰卧起坐;俯位,两腿屈向胸部,大腿与床垂直并抬起臀,胸部与床贴紧,早晚做1次,每次从2~3min逐渐延长到10min。③新生儿出院干预:新生儿脐带一般在出生后1~7天脱落,出院回家脐带未脱落者继续用碘伏消毒,每日3~4次,脐部沾水或尿湿后再次消毒,脐带脱落后,如脐窝潮湿可涂些紫药水,若有脓性分泌物及周围红肿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就诊;坚持母乳喂养,如母乳不足应及时补充配方乳;勤换尿布,以免导致尿布疹;按时带婴儿到相关部门进行预防接种。

3体会

剖腹产是解决产妇及胎儿危急情况,挽救母婴生命的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手术,但剖腹产术后仍可出现诸多并发症。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干预在剖腹产术后的应用和作用日趋显现,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外,还可促进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和身体的康复。术后严密观察产妇病情变化,给予体位和活动干预、鼓励产妇早活动可改善胃肠道功能,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术后肠粘连,促进恶露排出、子宫复原;留置尿管干预可防止产妇拔尿管后排尿困难的发生;早接触、早吸吮、早哺乳以及及早进食可促进乳汁的分泌和产妇体质恢复,利于母乳喂养的开展;心理干预可帮助产妇保持愉悦乐观的心理状态,促进产妇的康复。综上所述,对剖腹产后产妇实施护理干预对保证手术成功、母婴安全及术后康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姚丽红.“独生女孕妇”推动剖宫产率增长的主要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7):1418-1419.

[2]张爱芳.护理干预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9):2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