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中医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2

运用中医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探讨

孙红梅

孙红梅(黑龙江省巴彦县人民医院黑龙江巴彦151800)

【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03-0269-03

【摘要】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GERD的病理基础是由于食管暴露在胃酸及胃蛋白酶环境中,从而产生症状及食管炎症或黏膜损伤,根据其临床特征,属于中医学中的“噎膈”、“胸痛”、“吐酸”等病证范畴。本文从病因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等方面论述了中医学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

【关键词】中医中药胃食管反流病探讨

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对其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笔者自拟疏肝和胃方治疗本病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20例患者均为来自我院中医内科门诊患者,符合1999年全国反流性食管病(炎)研讨会烟台会议制定的诊断分级标准[1]。男11例,女9例;年龄31-62岁,平均45.6岁;病程最短者4个月,最长者9年,平均3.3年。

二临床表现

(一)症状

1.胸骨后烧灼感胸骨后烧灼感又称反流性烧心、为本病的主要症状,多在食后1小时左右发生。由于屈曲、弯腰、咳嗽、妊娠、腹水、用力排便、穿紧身衣和围腰、头低位仰卧等姿势。均可诱发或加重烧心。亦可由于进食过程,或摄入茶、酒、咖啡、阿司匹林等物而诱发。服制酸药后多可消失,过热或过酸之食物可使病情加重。如服制酸药的效果不著,提示为胃酸缺如,则烧灼感的原因主要由于胆汁反流所致。

2.胸骨后或心窝部疼痛疼痛可放射到后背、胸部、甚至耳后,如同心绞痛或胸膜炎,重者为剧烈性刺痛。如果胃食管反流病人出现持续性胸骨后疼,甚至放射到颈部,提示为穿透性边界溃疡或同时伴有食管周围炎。

3.反流至口咽部每于吸后、躯干前屈或夜间卧床睡觉时,有酸性液体或食物从胃、食管反流到咽部或口腔。严重者因夜间出现反流、反流物吸入气管或肺内,引起久咳或哮喘发作。

4.吞咽困难或呕吐病程初期,由于炎症造成食管局限性痉挛,可发生间歇性咽下困难和呕吐;后期由于纤维瘢痕所致的食管狭窄,出现持续性吞咽困难和呕吐。较长时间吞咽困难,可因进食减少,导致营养不良,体重下降。

5.出血食管的严重活动性炎,因黏膜糜烂出血,致呕血或排黑便,从而出现面色苍白、头昏心悸、心率加快等。

(二)体征

胃食管反流病一般无明显体征,有的病例仅于压胸骨时感胸骨后隐痛,或剑突下轻度压痛。

三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疗效确切,通过审证求因,分辨寒热虚实,从而进行局部病变与全身病态结合施治、主症与兼症结合施治、攻邪与扶正结合施治。西医治疗本病的方法日趋成熟,通过促动力药物、抑酸药物、黏膜保护剂的使用,亦可奏效。当出现食管狭窄,可行内镜扩张治疗;有适应证时,还可选用外科手术治疗。

(一)辨证治疗

本病初起以标实为主,以理气、化痰、消瘀为法,后期以正虚为主,以滋阴养血、益气温阳为法,若出现虚实夹杂,须标本兼治。

1.肝胃不和

证候特点:胃脘胀满,双胁疼痛,胸闷脘堵,吸气频繁,泛酸呃逆,食欲不振,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和胃降逆。

代表方剂:四逆散合小半夏汤加味。

常用药物:疏肝行气可选用柴胡、白芍、延胡索、枳壳、木香等;和胃降逆可选用法半夏、生姜、陈皮等。

基本处方:柴胡12g,白芍30g。生姜7g,延胡索15g,枳壳15g,法半夏12g,炙甘草10g,乌贼骨20g。

加减法;若伴吐酸者加乌贼骨、浙贝母,或煅瓦楞子以抑酸和胃;若嗳气频繁者,加沉香、白蔻仁以顺气降逆;若心烦易怒者,加合欢皮、炒山栀以安神除烦;若伴呕吐者,加代赭石、柿蒂以降逆止吐;若胸骨后或剑突下灼热者,加黄连、蒲公英以清胃热。

2.肝胃郁热

证候特点:剑突下或胸骨后烧灼感或烧灼样疼痛,胃脘胀满不舒,进食后胸骨后疼痛加重;反酸嗳气,呃逆,急躁易怒,口苦咽干,大便干燥,舌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疏肝泻热和胃。

代表方剂:丹栀逍遥散加减。

常用药物:疏肝行气可选用柴胡、白芍、延胡索、枳实等;泻热可选用黄连、牡丹皮、栀子等;和胃制酸可选用浙贝母、海螵蛸等。

基本处方:柴胡12g,牡丹皮12g,黄连12g,海螵蛸20g,白芍15g,栀子10g,枳实15g,延胡索15g,炙甘草6g。

加减法:疼痛较重者,加川楝子以加强疏肝止痛之力;若腹胀便结者。加大腹皮、大黄以通便消胀;若脘胀痞闷,不思饮食者,加赤茯苓、茵陈蒿以化浊祛湿,醒脾消肝。

3.痰气交阻

证候特点:吞咽食物梗阻,胸膈满闷,甚则疼痛,情志舒畅可减轻,嗳气呃逆,呕吐痰涎或食入即吐,口干咽燥,大便艰涩,舌苔薄白或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化痰畅膈。

代表方剂:启膈散加减。

常用药物:理气化痰可选用茯苓、郁金、砂仁、苏梗、全瓜蒌、法半夏等;下气散结可选用丹参、旋覆花、柿蒂等;养阴可选用沙参、麦门冬等。

基本处方:沙参25g,丹参18g,砂仁壳6g(后下),法半夏12g,全瓜蒌15g,茯苓15g,郁金12g,苏梗10g,旋覆花15g,炙甘草6g。

加减法:大便不通者,加大黄、枳实以行气通便;阴伤甚者,加生地黄、火麻仁生津润肠。

4.脾胃虚寒

证候特点:胃脘隐痛,泛吐酸水或清水,疲乏无力,喜温喜按,食欲不振,手足不温,大便溏泄,舌苔薄白,脉细弱或缓。

治法:健脾温阳降逆。

代表方剂:香砂六君子汤加味。

常用药物:健脾温中可选用党参、白术、茯苓、干姜等;理气降逆可选用陈皮、法半夏、木香、砂仁等。

基本处方:党参25g,茯苓15g,陈皮6g,砂仁6g(后下),白术12g,法半夏12g,木香6g,炙甘草6g,

加减法:胸膈满闷甚者,加薤白、厚朴以增强宽胸理气之力;脘腹满闷,纳呆便溏者,加苍术、藿香、白蔻仁以和胃化浊;若兼手足不温,脘腹胀闷,喜暖喜按,可加干姜、吴茱萸、补骨脂以温补脾肾。

5.气虚血瘀

证候特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形体消瘦,气短懒言,口干咽燥,吞咽困难并呈持续性胸骨后疼痛。舌淡黯,舌边有瘀点,脉沉涩。

治法:益气养阴,化痰散结。

代表方剂:四君子汤合活血药加味。

常用药物:益气养阴健脾可选用太子参、茯苓、麦门冬等;行气化痰散结可选用丹参、薤白、桃仁、郁金、苏梗、浙贝母等。

基本处方:太子参20g,茯苓20g,丹参20g,浙贝母15g,郁金12g,薤白10g,桃仁12g,苏梗12g。

加减法:若津伤较甚者,加麦门冬、玄参以助增液润燥之力;若大便不通者,加大与甘草合用以苦降缓下;若阴虚内热较重者,加生地黄、沙参、牡丹皮、知母以加强滋阴清热之力。

(二)其他治疗

中成药

1.珍珠层粉每次1支,每日4次。有制酸生肌、安神功用,可用于各证型胃食管反流病。

2.锡类散每次吞服1小瓶,每日3次,服药前后分别咽入甘油或食油少许。药后1小时禁饮食,可用于各证型胃食管反流病。

3.香砂六君子丸每次6~9g,每日1次。用于脾胃虚寒型胃食管反流病。

4.木香顺气丸每次8g,每日2次。用于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

5.六味地黄丸每次9~15g,每日3次。用于阴虚燥结之胃食管反流病

6.胃逆康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用于肝胃不和夹瘀热型胃食管反流病。

针灸

1.体针

(1)主穴:天突、风池、肩井、膻中、上脘、中脘、关元、大椎、肺俞、心俞、膈俞、脾俞、肝俞、肾俞、曲池、合谷、足三里。

咽下困难者可取天突、合谷、手三里、曲池。背部疼痛者可取肺俞、膈俞、心俞、大椎、风池、肾俞、膏肓。反流者取足三里、中脘、肝俞、膻中、气海、内关。

操作:每次选取主要穴位6穴左右,以后可交替使用主穴。颈背腹部穴位宜用中等刺激手法,四肢穴位宜用重刺激手法。每周2~3次。

(2)主穴:肺俞穴。平补平泻手法,每5分钟运针1次,20分钟痛感减轻,若疼痛不减可加胸段华佗夹脊穴。

(3)主穴:夹脊穴颈4~颈6。进针3cm左右,得气后留针20分钟,间歇运针两次,针后亦可加拔火罐。

2.耳针主穴取食道、贲门、皮质下、交感;配穴取神门、枕、肝、胃。每次2~3穴,强刺激,留针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四结果

疗效标准显效:反酸、胃灼热等主要症状基本消失,胃镜复查糜烂破损消失,充血水肿明显好转;有效:反酸、胃灼热等症状明显减轻,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胃镜复查糜烂破损面减少50%以上;无效:症状与胃镜复查糜烂破损面无明显变化。

治疗结果显效17例,有效9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6.67%。

五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组织损伤,继而出现反酸、胃灼热、咽中填塞感等典型症状的消化道疾病。本病属于祖国医学胃脘痛、呃逆等范畴。本病的发生多因情志不遂,思虑过度,以致肝胆失于疏泄,横逆犯胃;饮食不洁,烟酒无度,灼伤胃络;素罹胆病,胆邪犯胃,湿热中阻,上逆呕苦,均可引起胃食管反流病[2]。有鉴于此,笔者采用以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为法,自拟疏肝和胃方治疗本病。方中柴胡、延胡索疏肝理气;党参、白术健脾和胃;枳实、厚朴行气通下;半夏、陈皮降逆止呕;白芍、甘草缓急止痛。尤其白及、海螵蛸、煅瓦楞子具有收敛生肌、制酸止痛以治消化道黏膜破损之功效[3]。诸药合用,可协调胃肠蠕动,使逆乱之气得以平降和顺,防止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食管,从而症状消除,食管黏膜破损得以修复。临床上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注重生活规律,保持精神乐观,避免过食辛辣刺激之品,戒除烟酒嗜好,则疗效更佳。

参考文献

[1]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反流性食管病/反流性食管炎症诊断及治疗方案(试行)[J].胃肠病学,2000,5(4):251252.

[2]朱生梁,王晓素,方盛泉,等.降气和胃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3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35(7):24.

[3]丁安伟.现代中药临床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20,38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