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艺术深意,感音乐之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8-18
/ 2

通艺术深意,感音乐之美

邓婷婷

——浅议通感体验在大学生合唱训练中的运用

邓婷婷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530007

摘要本文立足于大学生合唱教育的视阈,对通感及相关的教育启示进行了研究,在认识通感体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通感体验运用到合唱训练中的三个方法,分别为类形法、隐喻法和移情法。

关键词通感通感体验合唱训练运用

音乐不仅是听觉的艺术,还是“多觉”最终归于“心觉”的艺术。艺术通感研究是人类审美和艺术活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艺术教育深化改革的迫切需求。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下,合唱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这种艺术形式目前在高校中成为最活跃、最具有群众性的艺术活动之一。在大学生合唱训练中,恰当地运用“通感”体验,可以引导学生全身心感受合唱艺术,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打造瑰丽的人声交响音画,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一、整体思维、多觉互用

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论及美感与联想的关系时,对通感作了进一步阐释并指出:“各种感觉可以默契旁通,视觉意象可以暗示听觉意象,嗅觉意象可以旁通触觉意象……”[1]可见,通感是一种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它需要通过表象的组合与转化而创造出新的意象。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会发现“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2],可见,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可以相互沟通而无分界限,它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

在古代的文献中,也有相关的描述。如《论语·述而》中著名的“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之典首先反映的是听觉与味觉的通联;郎士元的《听邻家吹笙》是一首描写听笙乐的小诗:“风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诗人运用听觉与视觉的转换把笙曲描绘得淋漓尽致、生动感人。可见,在大量文学作品中存在感官移借、感官互通的心理现象,这种移借和互通在艺术心理学上统称为通感现象。通感体验的巧妙运用,能创造出完整、鲜活、深邃的艺术形象,从而达到新颖奇特、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合唱艺术是由男低音、男高音、女低音、女高音四种基本声部有序排列,构成整体立体思维向前的多声部共呜,而每个声部又各以不同的个性勾勒不同精神体验的线条式旋律,在艺术表达手法上,若能融入恰当的通感体验,可以赋予合唱完整、深厚的生命力。

二、“成于乐”、“游于艺”

孔子“成于乐”、“游于艺”的教育思想对人们的艺术通感心理发展产生了潜在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大学生合唱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于乐”,通过广泛、综合的音乐文化来对教育者实施全面素质的培养;“游于艺”则告诉我们,在艺术的海洋中游刃有余地自由嬉戏,体现一种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审美自由感[3]。

合唱艺术的显著特点是它的群众性和音乐呈团块结构立体进行。除了要求演唱者“和声听觉”外,还要让人置身天簌,回归、融入大自然,借助通感在音乐之外寻拾诸种意象来表现音乐的情感效果和华美境界,从而增强合唱艺术本身的感染力,提高大学生自身的艺术审美能力及提升其艺术综合素质。由此可见,通感体验在合唱训练中的运用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非常值得深入探讨。

三、通感运用、同构共生

合唱艺术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实际及其他姐妹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排练过程中,只有将它们融合为一体,体现为综合的艺术,才能勾勒出合唱作品最高的境界和神韵。在认识“通感”体验的基础上,本人将合唱训练的通感体验归纳为以下三种方法:一是类形法;二是隐喻法;三是移情法。

(一)类形法

听觉引发视觉的方法称为类形法,在合唱训练中追求“知其音、得其意、穷其趣”。这个方法常用在合唱训练中,学生在演唱时,视觉、听觉获得的感觉在脑海里互相传达并且融合,形成更强烈的听觉和演唱冲击力。如冼星海代表作《黄河大合唱》的《保卫黄河》,第一段落合唱团以齐唱的形式塑造了抗日健儿的英雄形象,要求学生唱得雄壮有力;第二段落男女二声部轮唱,此起彼伏情绪不断推进,引导学生联想到咆哮的黄河一浪推一浪;第三段段落显示了全国人民紧凑地投身革命浪潮,抗日队伍不断壮大的场面;第四段落描绘了人民的力量势不可挡的辉煌场景。

(二)隐喻法

隐喻在希腊文中原意“转换”,暗指“将意义由某事物转移侧(至)另一事物”。因此,将意义由某事物转移到另一种事物上的方法称为隐喻法。在合唱排练中,为了准确表达作品的情境和特点,运用“隐喻法”帮助学生领会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让生活融入合唱,使合唱与生活形成互为补充的通感体验,使学生更深刻理解作品艺术的形象,更准确把握作品的内在精神。

有许多合唱作品本身,巧妙地运用了通感隐喻。如《去一个美的地方》,把歌声比作小鸟,轻轻张开翅膀;把敦煌比作璀璨的明珠、艺术的殿堂,非常形象生动。

在合唱的艺术处理中,为达到作品的艺术情境和效果,教师还可以大胆创新,结合生活引用隐喻,让学生快速体验。如在《在太行山上》中的“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兵强马又壮,马又壮!”。启迪各声部演唱者将音乐线条模仿成连绵起伏的山脉线条,如图1:

图1

通过形象的隐喻启迪,引导学生联想游击队作战状态,巧妙地做好强弱处理,从而生动地突显了太行山上的游击队队员神出鬼没的作战风格和机智勇敢的英雄形象。

(三)移情法

将作品表达的情感投射到受教育者身上的方法称为移情法。在合唱训练中,恰当运用“移情法”,可以使表演者用心感受作品主义翁或作者所感受的情感,最终达到共情,从而增强合唱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创造力。

如《我爱你,中国》,引导学生把祖国比作慈祥母亲的形象,并在脑海中描绘母亲给自己留下最深刻最难忘的画面,如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我们,悉心教育我们长大成人,她每每呼唤孩儿名字时慈爱的神情,是那么宽广美丽,大爱无边…然后再由对母亲的爱移情为对祖国的热烈真挚的感情,甚至是无以言表的炽热之情。

在合唱训练中,用通感体验来帮助学生开拓思路,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挖掘通感体验是合唱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合唱训练的重要途径,是努力探索和不断追求的目标和方向。但通感体验不是合唱训练的全部,运用“通感体验”的合唱教学仍在摸索阶段,还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去探索、提高、充实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一卷)[M].安徽:安微教育出版社,1987:287-288

【2】钱钟书.通感,载《旧文四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52

【3】施咏.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