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多样性、交流性与艺术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多样性、交流性与艺术性研究

刘诗羽

(江西艺术职业学院,江西南昌330044)

摘要:本文基于博物馆陈列设计的价值出发,分别对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多样性、交流性和艺术性进行探究,旨在提高博物馆陈列设计水平,令博物馆陈列设计满足时代需求,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设计;多样性;交流性;艺术性

1陈列设计在博物馆中的价值分析

博物馆陈列设计活动的开展,令博物馆功能得以优化展现,并且凸显出博物馆的鲜明特点,多样化且艺术性的陈列设计的实现,为参观者与博物馆之间的良性交流提供了载体,赋予了博物馆以教育功能,博物馆不仅仅具备展品存藏功能,更能够发挥宣传、教育等功能,具有较强的文化价值,对于政策宣传、经济发展以及文化教育等都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正是由于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实现,博物馆方能够与社会和受众紧密联系起来,从而确保博物馆基于时代要求实现持续化发展。

2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多样性

2.1陈列设计模式多样性

博物馆陈列设计模式的多样性,在设计对象、设计主题、设计状态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的体现。博物馆陈列设计对象较为复杂,不具备统一化的陈列设计模式,往往会基于时代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出发,结合地区特色开展陈列设计,是一种为满足社会需求而优化空间主题的一种陈列设计方式,其根本在于尊重博物馆的独特性,实施动态化的陈列设计,与传统理念下以不变应万变的设计方法刚好对立。由于博物馆在地理环境、地域文化色彩、地域性质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多样化的陈列设计模式下,随着博物馆因素的变化而转变陈列设计方式,凸显博物馆陈列设计主题,便于参观者在接触到博物馆陈列设计的第一时间就能够感知到博物馆空间氛围与陈列设计特色,形成一种独特的参观体验,令博物馆空间环境以及陈列设计方式给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2陈列设计表现方式多样性

多样化的陈列设计表现方式,能够在凸显博物馆陈列设计主题的同时,令博物馆更具吸引力,为博物馆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以创新为核心,对博物馆主题性质以及陈列设计核心形成一个客观的认知,尊重受众对于博物馆文化内涵的探求欲望,并以此为入手点开展陈列设计,这就要求设计师积极更新传统陈列设计理念,有侧重点的开展陈列设计,丰富并优化陈列设计内容,不可一味追求全面化,而是要突出重点,以陈列设计来吸收参观者的注意力,要注重陈列设计手段的创新化和多样化,汲取其他博物馆陈列设计之精华,结合本博物馆特征开展具体分析,保证博物馆陈列设计的独特性与新颖性,不可出现内涵缺失的情况,要与当今时代相符合,要满足大众需求,便于参观者深切感知陈列设计,并将博物馆所展现的文化内涵与外部世界和社会现实联系。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多元化元素在博物馆陈列设计中的引入,丰富陈列设计表现形式,在新时代下推动博物馆的长足发展。

3博物馆陈列设计的交流性

博物院的存在,为社会文化交流提供了空间,而博物馆社会效益的维护,主要通过陈列设计来实现,进而对博物馆展品展示以及功能发挥产生强烈的影响。在当代,博物馆的重要价值就在于,能够对文化进行展示和传播,进而发挥自身启发教育功能,带给参观者一场视听盛宴。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实现,为参观者文化知识获取、视野拓宽以及文化素养提升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过参观博物馆,参观者的文化水平得到提升,思想情操也得到陶冶。博物馆陈列设计具有一定交流性特征,这一特征在参观者、设计师以及博物馆这三个方面都有着鲜明的体现。

博物馆陈列设计过程中,为凸显交流性,要注重服务意识的强化,致力于通过博物馆公共服务体系的优化来满足参观者的精神文化需求。现如今博物馆若想要实现健康发展,就必须要高度重视陈列设计服务,基于受众需求出发,探寻最具科学性和适宜性的陈列设计方式,以优化博物馆功能服务体系功能,凸显体系核心,争取所开展的陈列设计服务能够令受众认可并达到满意,这就能够为博物馆陈列设计交流性的发挥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在博物馆陈列设计工作中,要以设计师和工作人员作为培训教育对象,从专业素质、业务技能、服务意识等方面入手,为设计师、工作人员、参观者更好的与博物馆交流创造有利条件,逐步打造优良的博物馆精神面貌,增强博物馆的凝聚力,将岁月与历史表达出来,增强博物馆的文化渗透力,令博物馆陈列设计的交流性得到充分展现。

4博物馆陈列设计的艺术性

博物馆陈列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内容、展品、材料、场地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实际陈列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加以综合分析,通过艺术化的陈列设计来展现博物馆陈列主题,凸显其实用功能,并优化其艺术形式,从而为博物馆的长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艺术化的陈列设计的实现,为博物馆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陈列设计所要达到的,是一种艺术化的效果,而不仅仅是对博物馆内容进行准确表现,更重要的是凸显其审美特性,赋予博物馆陈列设计以艺术价值,要对博物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一个客观的认知,博物馆不仅仅是船舶科学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载体,并且为文化艺术表达提供了优良的空间,要满足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博物馆在当今社会的追求之一。

4.1空间特征艺术性

在博物馆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为凸显陈列设计的艺术性,要高度重视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审美性,以此为出发点开展陈列设计,必须要全面把握时代发展形势,基于当代生活元素出发,优化运用陈列设计手段,将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科学渗透于博物馆陈列设计中,在整合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工艺实现再创造,赋予传统元素以现代化价值,确保符合当代社会群体的审美需求,令博物馆陈列设计独具特色,从而增强博物馆陈列设计的艺术感染力。

4.2空间画面艺术性

陈列设计手段的科学化应用,能够通过布局、场景、灯光等多项元素的优化配置,营造出一种优良的参观氛围,令博物馆整个空间画面具有较强的艺术特性,令参观者的目光汇集于展品上,进而感知到博物馆的灵魂所在。博物馆陈列设计过程中,切不可过于注重空间画面艺术性的展现,而忽视展品陈列设计的艺术性,也就是说,要高度重视展品的主体地位,确定展品在空间画面中的具体位置与表现方式,通过简洁化的陈列设计来形成大气且雅致的陈列设计风格,令展品与博物馆空间保持协调融合,促进博物馆氛围的营造,凸显博物馆空间画面的艺术气息。

4.3色彩设计艺术性

色彩设计的实现,能够为博物馆陈列设计艺术性的强化发挥辅助作用,通过科学化的色彩设计,有助于营造博物馆氛围,并展现陈列设计主题,增强博物馆的艺术感染力。具体来说,纯色是博物馆柜内设计的主色调,是凸显博物馆陈列设计主题的首要方式。在确定陈列设计背景色之后,一般以对比色或者补色作为图案及字体颜色,保证色彩搭配的艺术性。设计师一般倾向于通过博物馆展品颜色、形状、材质等选择背景色,之后确定图案与字体颜色。

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可知,为满足现代社会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博物馆建设进程逐步推进,为切实提升博物馆陈列设计水平,要以多样性、交流性和艺术性作为陈列设计核心,通过空间布局的优化以及展览方式的调整,来增强博物馆陈列设计的感染力,为参观者探索文化和艺术提供优良空间,将精神文明通过陈列设计加以充分展现,丰富社会群体的精神世界,进而推进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华.博物馆陈列展示设计中趣味性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7(13)

作者简介:刘诗羽(1987.11—),女,江西南昌人,本科学历,三级美术师,现工作单位:江西艺术职业学院,研究方向:美术学、水彩画技法与理论、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