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的辨证论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2-12
/ 2

痛经的辨证论治

赵宝红

赵宝红(黑龙江省北安市赵光中心卫生院黑龙江北安164000)

【中图分类号】R271.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6-0269-03

【摘要】痛经是指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不适,程度较重以至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者。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本文将具体论述痛经的病理机制并结合中医理论谈辨证施治的方法。

【关键词】痛经妇科疾病

痛经是指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不适,程度较重以至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者。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继发性痛经多继发于生殖器官的某些器质性病变,如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慢性盆腔炎、妇科肿瘤、宫颈口粘连狭窄等。原发性痛经以青少年女性多见,容易痊愈。继发性痛经则常见于育龄期妇女,病程较长,缠绵难愈。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我国妇女中的发病率为33.5%,其中功能性者占53.2%。另有报道青春期约有50%的女性发生痛经,严重影响了工作和学习。

中医学亦称痛经为“月经来腹痛”、“经行腹痛”、“经期腹痛”、“经痛”等。有关痛经的记载,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

一辨证纲目

以伴随月经来潮而周期性疼痛发作为主症。辨证一般痛在经前拒按者多属实,痛在经后喜按者多属虚;痛甚于胀多为血瘀,胀甚于痛多为气滞;剧痛多为实证,隐痛多为虚证。本病以实证居多,虚证较少,也有虚实夹杂者。临床以肝肾虚损、气血虚弱、气滞血瘀、寒凝胞中、湿热下注多见。

1.气滞血瘀

每于经前一二日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或排出不畅,经色紫暗有块,血块排出则疼痛减轻,胸胁乳房作胀,舌质紫暗,舌边或有瘀点,脉沉弦。

2.寒凝胞中

(1)阳虚内寒: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热痛减,经量少,色暗淡,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苔白润,脉沉。

(2)寒湿凝滞: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色暗黑有块,恶心呕吐,畏寒,便溏,苔白腻,脉沉紧。

3.湿热下注

经前、经期小腹胀痛,经量多,色红,质稠或有块,平日带下色黄或有秽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4.气血虚弱

经期或经净后,小腹隐痛、喜揉按,月经色淡量少,质稀,伴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虚细。

5.肝肾亏虚

经净后小腹隐痛、腰酸,经血量少而质薄,经色暗淡,或有头晕耳鸣,小腹空坠不适,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二审因论治

对痛经的治疗,总以调理气血为主,因于寒者,宜温而通之;因于热者,宜清而通之;因于气滞血瘀者,宜行而通之;因于虚者,宜补而通之。

1.气滞血瘀

行气活血,化瘀止痛,予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当归9g,川芎6g,桃仁9g,红花9g,炒五灵脂9g,赤芍6g,乌药6g,延胡索6g,香附3g,枳壳5g,甘草9g,丹皮6g。

原方治疗膈下瘀血,形成积块;或肚腹疼痛,痛处不移;或卧则腹坠。若兼口苦,苔黄,经期延长,经血色暗质稠者,为肝郁化热之象,加栀子10g,夏枯草10g;若见胸闷内呆者,为肝郁犯脾所致,宜加焦术15g,茯苓15g,陈皮15g。

2.寒凝胞中

(1)阳虚内寒温经散寒,暖宫止痛,予温经汤(《金匮要略》)。吴茱萸9g,川芎6g,桂枝6g,当归9g,芍药6g,阿胶9g(另包),甘草6g,牡丹皮6g,半夏6g,麦冬9g,生姜6g,人参6g。

原方治疗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亦治妇人久不受孕。兼腰腿酸软者加杜仲15g,续断25g;经量少者加红花15g。

(2)寒湿凝滞温经除湿,化瘀止痛,予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当归9g,川芎3g,肉桂3g,干姜3g,小茴香1.5g,五灵脂6g,蒲黄9g(另包),延胡索3g,赤芍6g。

原方治疗少腹瘀血积块疼痛,或少腹胀满,或经行腰酸少腹胀,或瘀血阻滞,久不受孕。兼腰痛者加川断15g,杜仲15g。

3.湿热下注

清热除湿,化瘀止痛,予清热调血汤(《古今医鉴》)。白芍15g,川芎10g,当归15g,丹皮15g,黄连10g,生地15g,桃仁15g,红花15g,莪术15g,香附15g,延胡索15g。

原方治疗湿热瘀血蕴结胞中,见经前腹痛拒按,有灼热感,腰骶胀痛,低热起伏,经色黯红有块,带下黄稠,舌红苔黄,脉弦数。兼腹胀痛者,加元胡15g,川楝子15g;带多色黄者,加车前子15g。

4.气血虚弱

益气补血止痛,予圣愈汤(《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人参20g,黄芪15g,川芎15g,当归15g,熟地25g,白芍15g。

原方治疗经水先期而至,血少浅淡,气虚甚不能摄血者。兼头晕、心悸失眠者,加夜交藤15g,枸杞15g;腰膝酸软者,加杜仲15g,川断15g。

5.肝肾亏虚

益肾养肝止痛,予调肝汤(《傅青主女科》)。当归9g,白芍9g,山萸肉9g,山药15g,阿胶9g,巴戟天3g,甘草3g。

原方治疗妇人肾气不固,行经后少腹疼痛。兼见潮热者,加青蒿10g,鳖甲15g,地骨皮10g;小腹空冷者,加附子l0g;腹痛及腰骶痛,夜尿频而清长者,加益智仁15g,桑螵蛸30g。

三古方今用

生化汤(《傅青主女科》)

组成:全当归24g,川芎9g,桃仁6g,干姜2g,炙甘草2g。

制法:日1剂,水煎2次,取汁约200ml。

服法:每次100ml,每日2次口服。

方解:方中重用当归补血活血,化瘀生新,为君药。川芎活血行气,桃仁活血祛瘀,共为臣药。炮姜温经散寒止痛,黄酒温散以助药力,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药仅五味,但配伍得当,共奏化瘀生新,温经止痛之功。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有较好的疗效。

黄苠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

组成:黄芪12g,芍药9g,桂枝9g,生姜12g,大枣4枚。

制法:日1剂,水煎2次,取汁约200ml

服法:每次100ml,每日2次口服。

方解:方中黄芪为君,甘温益气,补在表之卫气。桂枝散风寒而温经通络,与黄芪配伍,益气温阳,和血通经。桂枝得黄芪益气而振奋卫阳;黄芪得桂枝,固表而不致留邪。芍药养血和营而止痛,与桂枝合用,调营卫而和表里,两药为臣。生姜辛温,疏散风邪,以助桂枝之力;大枣甘温,养血益气,以资黄芪、芍药之功;与生姜为伍,又能和营卫,调诸药,以为佐使。全方配伍精当,共奏益气温经,和血止痛之效。

对气血虚弱型痛经有较好的疗效。

小建中汤(《伤寒论》)

组成:芍药18g,桂枝9g,饴糖30g,炙甘草6g,生姜10g,大枣4枚。

制法:日1剂,五味水煎2次,取汁约200ml。

服法:兑入饴糖,每次100m1,每日2次温服。

方解:方中饴糖甘温质润入脾,益脾气并养脾阴,温中焦而缓急止痛,故为君药。芍药养阴而缓肝急,桂枝温阳而祛虚寒,两味为臣。炙甘草甘温益气,既助饴糖、桂枝辛甘养阳,益气温中缓急,又合芍药酸甘化阴,柔肝益脾和营。生姜温胃,大枣补脾,合用以升腾中焦生发之气而调营卫,共为佐使之用。六味配合,于辛甘化阳之中,又具酸甘化阴之用,共奏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效。对气血不足型痛经有较好的疗效。

吴茱萸汤(《伤寒论》)

组成:吴茱萸3g,人参6g,生姜18g,大枣4枚。

制法:日1剂,水煎2次,取汁约200ml。

服法:每次100ml,每日2次口服。

方解:方中吴茱萸味辛性热,归经肝脾胃,既可温胃止呕,可温肝降逆,更可温肾以止吐利,一药而三病皆宜,故为君药。重用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以助吴茱萸之力,用为臣药。病缘之于中虚,况胃气不降,则脾阳不升,故佐以人参补脾益气,以复中虚。大枣甘平,益气补脾,调和诸药,既可助人参以补虚,又可配生姜以调和脾胃,用之为使药。四药配伍,共奏温中补虚,消阴扶阳,降逆止呕之功,使阴寒去,逆气平,而诸证自除。对寒湿内闭,气滞血瘀型痛经有较好的疗效。

四中成药治疗

少腹逐瘀丸

药物组成:当归、蒲黄、五灵脂、赤勺、小茴香、延胡索、没药、川芎、肉桂、炮姜。

适应证:活血祛瘀,温经止痛。用于寒凝血瘀之痛经。

服法:每次1丸,1日2~3次口服。

八珍益母丸

药物组成:益母草、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自芍、川芎、熟地。

适应证:补益气血,调经止痛。用于气血虚弱之痛经。

服法:每次1丸(蜜丸,每丸重9g),每日3次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