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术式大子宫全切除术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不同术式大子宫全切除术临床效果分析

彭巧捷张波

彭巧捷张波(横岗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115)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手术方式的大子宫全切手术临床手术效果。方法择取本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的因子宫肌瘤住院并具备手术指征的患者98例。根据患者自愿,选择行传统开腹大子宫全切除术的4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而剩余选择行腹腔镜下大子宫全切除术治疗的50例患者即设为观察组。针对两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所有两组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在手术成功率方面,结果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术中情况及术后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大子宫切除术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排气早等优点,故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下大子宫全切除术疗效

【中图分类号】R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7-0232-02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以及现今医疗技术的日益提高,女性妇科疾病及生殖健康则一直是其医疗及临床关注的重要课题。子宫肌瘤即现今临床上非常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疾病,且近年来,其发病率呈年轻化及逐年增多趋势[1]。虽然此症属于良性肿瘤,但且由于其产生的肿块及疼痛症状,甚至能导致妇女不孕及流产等恶性后果,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对于此症的治疗,因目前仍无特效药物,故多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而又因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其众多患者对于手术创伤及术后恢复等要求也逐步提升[2]。本院就探讨采用不同手术方式的大子宫全切手术临床手术效果,特就对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的因子宫肌瘤住院并具备手术指征的患者进行了研究工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及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择取本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的因子宫肌瘤住院并具备手术指征的患者98例。患者年龄最小26岁,最大42岁,其平均年龄32.4±3.1岁。所有患者均已婚并至少生育一次,符合子宫切除要求。其病理类型经临床诊断为肌壁间肌瘤者46例,多发性肌瘤者22例,浆膜下肌瘤者13例,阔韧带肌瘤者7例。所有患者术前子宫大小评估如12至15周,且均经临床常规检查及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排除宫颈恶性病变且无手术禁忌症。根据患者自愿要求,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选择行传统开腹大子宫全切除术的4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而剩余选择行腹腔镜下大子宫全切除术治疗的50例患者即设为观察组。所有两组患者年龄、子宫大小、病理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且(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传统开腹大子宫全切除术式及步骤进行。而观察组患者应用腹腔镜下大子宫全切除术式。其具体包括:术前常规腹腔手术准备,即灌洗及清洁肠道、禁食、留置尿管;患者通过静脉插管及静脉复合形式行全身麻醉,取膀胱截石的头低臀高位;取腹部脐孔上方2至5cm处采用气腹针进行穿刺并注入气体CO2,置入腹腔镜与器械对腹腔及盆腔进行检查,确定手术征象。术中先行常规肌瘤术,仔细核查肌瘤大小及数目,若为带蒂浆膜下肌瘤,采用行单极电凝切断瘤蒂;若为肌壁间肌瘤及无蒂浆膜下肌瘤,使用电凝对肌瘤表面肌层行纵向或横向切开直到瘤体再进行剥离及取出。最后对子宫进行减体后切除宫体部分,采用子宫旋切器切除后取出子宫体,详细检查盆腔出血情况。术后冲洗盆腔并再次检查有无出血。设常规引流管,待排出CO2气体后拔出套管,关闭穿刺孔。术后对患者采用常规抗生素及催产素行肌肉注射预防感染。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术后并发症则主要观察患者有无术后感染、白细胞明显升高、大量阴道出血、肠道以及盆腹腔脏器损伤、性功能影响等。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x2检验以及t检验,且以p<0.05认为有显著性差异,以p>0.05认为无差异。

2结果

所有两组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在手术成功率方面,结果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术中情况及术后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2。

表1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对比(x-±s)

3讨论

子宫肌瘤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子宫平滑肌细胞及结缔组织增生而导致。其主要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调、腹部肿涨及疼痛、膀胱或直肠伴随压迫感等,严重者更能导致不孕及流产[3]。因治疗此症并无特效药物,故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而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相对于此病患者而言,选择安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对生活影响小的术式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子宫全切除术已经拥有非常成熟的技术,且手术适用性较广[4]。但是术式之间仍具有不同的特点,传统开腹术式具有干扰因素多、患者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发生较高等缺点。而腹腔镜辅助下大子宫全切除术,其因手术中应用先进的腹腔镜技术,其手术视野广,干扰因素不易出现,且患者术中创伤甚微,相对弥补了传统术式的不足[5]。通过本次研究发现,两组患者在手术成功率方面,结果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术中情况及术后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大子宫切除术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此术式能在肯定疗效的基础上显著减小腹部创伤程度,且具有术后恢复迅速及排气早、患者痛苦小等优越性。故此方法为一种即安全又有效的手术方法,并值得临床大力运用。

参考文献

[1]李光仪.实用妇科腹腔镜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金凤斌,韩丽萍,尤俊岭.腹腔镜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5,10(8):802-803.

[3]王丹霞,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术临床疗效比较[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7):859-860.

[4]KreikerGL,BertoldiA,LarcherJS,etal.Prospectiveevaluationofthelearningcurveoflaparoscopic-assistedvaginalhysterictomyinauniversityhospita.lJAmAssocGynecolLaparosc,2004,11:292-295.

[5]WattiezASorianoDFiaccaventoA.Totallaparoscopichysterectomyforveryenlargeduteri[J].JAmAssocGynecolLaparosc2002,9(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