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角型青光眼的早期发现及早期处理

/ 1

闭角型青光眼的早期发现及早期处理

岳翠莲

岳翠莲(黑龙江省勃利县人民医院黑龙江勃利154500)

【中图分类号】R7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03-0128-01

【关键词】闭角型青光眼早期治疗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致盲眼病。由于传染性眼病被逐渐控制和人口老龄化,使青光眼患者治盲比率逐渐上升的趋势。闭角型青光眼是所有青光眼类型中最常见且能通过早期发现,绝大多数可以获得痊愈的一种类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或急性青光眼是一种重要的眼科急症,具有相当大的破坏性,可以在短时间内致盲。该病多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女性更常见,常有远视,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等症状的发生。

所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机严密观察、精心治疗对降低教育率有重要意义。

1诱因及发作症状

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除解剖因素外,还与情绪紧张、精神创伤、过度劳累、气候突变以及暴饮暴食等有关。许多闭角型青光眼病人在急性发作之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有的可表现为一过性红视、视朦及眼胀,病人常误认为是伤风感冒或劳累所致现象。此时若及时发现并实行预防性周边虹膜切除术,可能收到永久性治愈效果。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病人出现剧烈头痛、眼痛、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部分病人合并恶心、呕吐、畏寒、发热等症状,此时眼压急剧升高,球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水肿呈雾状,浅前房、瞳孔散大,如不采取措施积极抢救患眼,严重者,可导致失明。急性发作的病人大多数经过治疗,或极少数未经治疗症状逐渐消失,眼压降至正常范围,局部无充血;角膜恢复透明,前房角开放;视力部分或完全恢复。但这些情况只是暂时的,如不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仍随时有急性发作的可能。

在治疗上,青光眼早期发现,可以通过激光打孔治疗,创伤小,效果好,但如果视神经发生萎缩之后,视力就永久丧失了。因此,提高市民对青光眼的认识和警惕,对预防致盲有着重要的意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来势凶猛,发作时眼部明显充血,伴有剧烈眼胀头痛、视力锐减、眼球坚硬如石,同时合并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和低热等症状,常因全身症状较重易被误诊为胃肠炎、脑炎和神经性头痛

2早期处理

闭角型青光眼是容易致盲的眼病之一,一旦发作,必须紧急处理。首先应用缩瞳剂,常用1%匹罗卡品眼液持续频繁滴眼、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及碳酸酐酶抑制剂或高渗剂静脉滴注等迅速降低眼压,使已闭塞的房角开放。其次,应及时选择适当手术防止再发;对年老体弱、恶心呕吐、进食乏力患者应注意有无出现眩晕、气喘、心率减慢、流涎多汗等1%匹罗卡品中毒症状。静脉快速滴注甘露醇,应注意观察患者脉搏、呼吸变化。特别是年老体弱或有心血管疾患的病人。预防急性发作;强光眼患者不宜在暗室或黑暗环境中停留过久。因为在黑暗情况下,瞳孔扩大,虹膜周边阻塞窄的房角;防水排出受阻,眼压升高。此外,衣领、腰带不宜系结过紧。随眠时枕头适当垫高,避免长时间低头,弯腰,可减少因头部淤血而导致的眼压增高。对于中年以上,如常在傍晚出现眼胀、头痛、视力下降等自觉症状,应考虑有闭角型青光眼的可能,应常规行周边前房深度检查,是发现病情、防止漏诊、误诊的关键;青光眼患者一般性情急躁、易怒,对其要细心,态度要和蔼,说明青光眼的急性发作与情绪激动又密切关系,用体贴、安慰、鼓励性语言向患者做耐心的解释、劝慰和疏导,以消除病人各种不良情绪及心理上的障碍。保持最佳心理状态。青光眼病人禁烟、酒、咖啡、浓茶等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避免一次摄水量过多,以免诱发青光眼发作;病室的环境要清洁、整齐、安静,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同时生活要有规律。

青光眼并非不治之症,若能早期发现,给予适当的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维持宝贵的视力。治疗急性青光眼的方法是利用药物把眼球内过高的压力减低;同时,急性青光眼患者一般较适合手术治疗,防止过高的眼压损毁视神经,引致视力或视野减退。

综上所述,严密观察病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青光眼病人可防止急性发作并可保持良好的视力功能。

参考文献

[1]董雅娟,曹军,阎启昌.沈阳市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心理、个性和行为调查.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24(6):596598。

[2]张士红.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心理问卷调查报告.国际眼科杂志2001;1(4):190195。

[3]赵家良,贾丽君,睢瑞芳,等.北京市顺义县50岁及以上人群中盲患病率调查.中华眼科杂志1999;35(5):34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