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方法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1

浅析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方法创新

孙韬

孙韬陕西省汉中市汉台中学723000

摘要:高中语文,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普遍看重的是认知教育与应试的教学方法,而忽略了学生的主动创新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虽然今天教育改革的趋势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其有效性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如何有效地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将是当前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笔者就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创新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思维

一、高中语文教学实践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教师缺乏甚至不具备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先进的教学观念。在教学全过程中,不善于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所进行的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多为应试。

2.以应试取代教学。在教学中,考试可以作为促进教学的主要手段,但不能成为教学的目的。当前,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水平,教师醉心于研究试题,甚至不惜破坏课文的完整性把它肢解设计成高考阅读题的形式,机械地讲解并将其奉为教学经典。

3.以备考资料取代教材。当前有许多教师一味把一些学习和复习资料的讲解当成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措施,转而放弃对课本原文的深入剖析,不再讲解教材中浓缩的人文精华,学生也随之迷信资料。殊不知经过学者精心编写的语文教材是再好的资料也难以解读、穷尽其意的。

4.以背诵文章取代自主作文。当前许多教师选取当今一些热门话题类的文章,汇编给学生熟读乃至背诵,同时传授相应改动、组合的方法,以求获取应试作文高分,并将其视作迅速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途径。但这样却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制约了学生原创能力的提高。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1.对语文教材进行系统的研究。教师可以通过对高中学习阶段的语文教材相关的文体、事件以及人物进行综合归类,从而引导学生熟悉作者作品,并从语文教材的设置和编排体系上,对教材中的规律进行总结。

2.通过单元教学使学生对不同的文体有系统的把握。语文教材在进行文体编排时一般会按照同体裁文章同单元设置的原则,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通过单元教学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集中对同一种文体进行学习,与此同时,打破传统的篇篇必讲的常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去品味文章中的语言和文字内涵,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及时对语文学习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在总结中提高语文水平。引导学生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把握,更加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并将所学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促使学生在总结中发现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开发,并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训练。

三、语文学习过程中对创新思维的培养

1.要对问题进行反复的推敲,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教师要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激励法、竞争法、引导法等。另外教师还应对实现创新的知识和理论基础给予足够的重视,任何创新成果的实现都需要一定的科学文化基础,而创新本质上是指对已有科学技术和知识的重新组合和构思。

2.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处于不同的层次上,同一种教学方法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层次和个性差异,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以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语文学习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利用语文评价的作用,不能只盯着学生的考试成绩看,对可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思考和回答要积极进行鼓励和表扬。

3.打破课堂教学的瓶颈。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的单一乏味,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语文课堂效率低下。为了调动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应采用科学系统的教学方法外,还应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积极的指导,鼓励学生做学习的有心人。例如,教师可以每节课抽出五分钟的时间作为学生的演讲时间,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有益的阅读和写作,要求学生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思考,在阅读过程中摘抄优美的语言文字等。语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文字运用能力,这一能力对于学生的日常工作、学习和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高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认知水平提升的重要时期,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吴丽群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中国管理科学文献。

[2]徐元顺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考试周刊,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