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在胃食管反流病胃肠镜下胆管探查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在胃食管反流病胃肠镜下胆管探查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王新闻李振兴吴秀玲

(新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摘要】目的:研究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在胃食管反流病胃肠镜下胆管探查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胃食管反流患者展开研究,所有患者均行胃肠镜下胆管探查。根据麻醉用药的不同分为对照组(枸橼酸舒芬太尼+丙泊酚)和观察组(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对比分析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较稳定,血氧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1%,低于对照组的19.5%,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接受胃肠镜下胆管探查的胃食管反流患者实施盐酸羟考酮注射液麻醉效果显著优于枸橼酸舒芬太尼+丙泊酚,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胃肠镜下胆管探查;盐酸羟考酮注射液;临床效果;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5-0120-02

胃食管反流病(GERD)属于临床常见病,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临床治疗措施至关重要。胃肠镜下胆管探查技术自实施以来,疗效和口碑有目共睹,但由于患者及治疗方式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患者治疗后期并发症较多;最初临床多采用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麻醉效果较显著,但会对患者产生呼吸抑制,所以寻求一种新的麻醉药物对患者来说至关重要[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6年2月—2019年2月内的80例胃食管反流患者80例,按麻醉用药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n=39):男:女(20:19),年龄55~87岁,平均(71.56±10.13)岁。对照组(n=41):男:女(20:21),年龄56~87岁,平均(71.00±10.15)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静脉注射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4256,宜昌人福药业),配比以1μg/kg进行;同时丙泊酚诱导(国药准字H20084531,浙江九旭药业)进行,配比以2mg/kg进行;而后维持以6mg/h.kg进行注射。

观察组:静脉注射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30313,HAMOLLIMITED),0.1mg/kg。

1.3观察指标

1.3.1对比分析两组模式下两组患者麻醉效果[2];主要从两组患者麻醉后的心率、平均动脉血压及血液中氧浓度来对比。

1.3.2对比分析两组模式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此研究用SPSS22.0系统,计量资料以(x-±s)体现,采用“t”值统计分析并做检验;计数资料均以n(%)体现,采用“χ2”统计分析并做检验;组间比较以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对比分析两组模式下两组患者探查和治疗效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较稳定,血液中氧浓度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两组模式下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3.讨论

正常情况下食物经口摄入,而后通过牙齿咀嚼后进入食管,又从食管进胃后被肠道消化,由于机体内存在抗反流屏障,并且胃肠具有一定的蠕动功能,加之黏膜防御等系统,可以确保食物能一直下行,从而被消化吸收;但研究发现若上述功能出现异常,则会导致下行的食物逆行至食管,从而引起食管反流性疾病。胃食管反流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类型,其中生理性病变随时间变化会逐渐自行好转,并且生理性疾病多见于小儿患者;而另一种病理性胃食管反流所发育中老年患者,并且对随年龄的增长会加大发病人数;且经临床研究证明病理性胃食管反流患者绝大多数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所以临床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以往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胃食管反流,但绝大多数患者均伴有食管外症状,所以药物治疗见效慢且远期效果欠佳。胃肠镜下胆管探查通过食管内镜对患者进行观察并治疗,一定程度上来说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同时还可以直达病灶,所以治疗效果迅速且显著。在胃肠镜下胆管探查中麻醉药物的合理使用于治疗疗效有密切联系;临床通常情况下多使用芬太尼与丙泊酚,但研究发现丙泊酚仅能镇静并不能镇痛,而芬太尼虽可镇痛,但会对患者消化道和正常呼吸产生严重影响,同时若使用剂量较大,对患者生命安全也存在一定的威胁。

羟考酮是一种μ、κ受体激动剂,镇痛作用显著,加之κ受体具有较好的激动作用,所以用药后对内脏痛有较好的效果,并且该药不会对呼吸循环产生抑制,也不会引起患者精神激动,所以对食管膨胀的镇痛作用明显强于吗啡[3]。此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心率(85.56±8.56)次/min,平均动脉压(11.26±1.26)kPa,血液中氧浓度(98.56±2.12)%,不良反应发生率5.1%,对照组19.5%,P<0.05。可见此研究与上述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在胃食管反流患者接受胃肠镜下胆管探查时实施盐酸羟考酮注射液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冠华,王维,马涛,等.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在胃食管反流病射频治疗中的麻醉效果[J].北京医学,2016,38(6):565-568.

[2]樊顺克.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在胃食管反流病射频治疗麻醉中的应用观察[J].北方药学,2017.23(3):26-27.

[3]刘英华,范志毅,金云玉,等.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全麻苏醒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J].中国新药杂志,2015,6(4):427-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