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痴呆人群发病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老年性痴呆人群发病调查分析

褚国勇沈宇桓刘华

褚国勇沈宇桓刘华(湖北省宜城市人民医院湖北宜城4414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国人群老年性痴呆(A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预防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24例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18例老年性痴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病人中有14例经CT证实有同程度的脑萎缩,4例为脑梗死病人。其中4例有家族史,6例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在发病的18例病人中,丧偶者4人,均为70岁以上的女性,独居。结论痴呆家族史和丧偶是目前影响中国人群AD发生的危险因素,加强护理工作,建立家庭病房,定期巡诊,保证病人的膳食营养和休息,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注意安全,防止意外对预防老年性痴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人群精神衰退发病调查神经系统

【中图分类号】R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4-0164-01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ner'sdisease,A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不断进展的记忆障碍、全面智能减退、个性改变以及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为探讨中国人群老年性痴呆(A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预防决策提供依据,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18例老年性痴呆人群发病调查,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们调查了824例65岁以上的老年人,结果发现老年性痴呆18例,占总人数的2.1%,其中男性12例,占66.7%,女性6例,占33.3%,其中70岁以上各14名,占77%。

18例病人中有14例经CT证实有同程度的脑萎缩,4例为脑梗死病人。其中4例有家族史,6例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在发病的18例病人中,丧偶者4人,均为70岁以上的女性,独居。

2讨论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由于脑功能障碍而产生获得性持续性智能障碍损害。按《1987年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痴呆分类为:阿尔茨海默病(AD),脑血管性痴呆、与其他障碍有关的痴呆。引起老年人痴呆的疾病中最多的是脑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痴呆,两者占全部痴呆病人的80%~90%,脑血管性痴呆表现为致病的相应区梗死而引起的智能损害,包括血栓性或栓塞性两种。但并非脑梗死患者都有痴呆。有资料表明其大脑优势半球梗死和双侧半球梗死易致痴呆。其临床症状依赖于梗死灶部位、大小、数量不同而有区别。诊断要点:突然发病,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继往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CT或MRI有局灶性梗死。

AD的确切病史目前仍不清楚,大量研究证明受遗传、病毒感染,免疫功能紊乱等因素影响发病。

2.1临床表现

(1)逐渐发展的进行性精神衰退和智能低下,起病多徐缓,早期症状为记忆力减退,时常用忘记和丢失物品,病人变得主观精神抑郁,情感淡漠,或情绪急躁,言语重复,稍不随意即争吵纠缠。进一步发展,远近记忆均受到损害,定向、理解、计算能力全面减退,外出时常找不回家门,不能准确说出自己出生年月或年龄,严重患者大小便失禁,言语杂乱,生活不能自理,最后死于继发感染。

(2)病理改变:CT检查可见多数病人皮层萎缩和脑室扩大,早期病人可出现区域性萎缩,尤其是颞叶萎缩。

2.2治疗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的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现代生活方式的普及,近年来脑血管疾病及老年性痴呆病的发病与其他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数一样正在逐年增加,并占有相当比例,已成为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疾病。

痴呆家族史和丧偶是目前影响中国人群AD发生的危险因素,老年性痴呆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有资料报道应用中枢神经刺激剂、合成代谢剂、维生素、神经生长因子等治疗本病前景广阔。

祖国医学在防治本病中采用益气补肾宁心为主要疗法取得较好疗效。加强护理工作,建立家庭病房,定期巡诊,保证病人的膳食营养和休息,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也很重要。

参考文献

[1]王华丽,于欣.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的流行病学现状[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6;5(6):358.

[2]常青,何耀,倪彬,等.军队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10):890.

[3]谭纪萍,张晓红,王鲁宁.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因素的关系探讨[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6;31(5):382.

[4]杨星,黄文滂,杨敬源,等.贵阳市社区老年人群阿尔茨海默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8):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