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厂运营管理中的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污水厂运营管理中的问题

叶辉

北控水务集团南方事业部510000

摘要:本文对污水厂的运营管理问题及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污水厂;运营管理;问题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各界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各部门不断加强环保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污水、污泥、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力度,为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新修订《环境保护法》的执行,督促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履行环境保护职责,同时对污水厂的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从侧面反应了污水厂运营管理的重要性。

1污水厂运营管理的关键问题

1.1预算制定

污水厂的运营要有费用支出,而支出则首先要有预算的支持。年度预算,通常会根据污水厂上一年度的实际运营情况,结合新一年度的计划及目标来制定。预算中包括总收入、总成本、净利润,总收入中包含售水收入、担保收入、其他收入,总成本中包含:(1)运营直接成本如电费、药剂费、例行维修费、大修费、污泥处置费、劳务费等;(2)行政费用如差旅费、通讯费、福利费、招待费等;(3)其他成本如保险费、管理费、税费等;(4)新增固定资产。在生产运营中,一般情况下应根据审批通过的预算严格执行,遇到特殊情况时,如相关制度的硬性要求、紧急突发事件等情况,则按照紧急突发应急程序进行特殊处理。

1.2成本支出

(1)药剂费。会根据进水水量的变化、进水水质的不同而有较

大的浮动。特别是水质的波动,污水厂应根据进水水质情况,及时调整药剂浓度和投加比例,以最佳的投药比例达到最优的处理效果,使处理出水达标。(2)污泥处置费。一般包含污泥外运费和污泥处理费(填埋或焚烧)。药剂用量的不同,也会影响污泥的产生量。(3)维修费、大修费。首先,污水厂需要制定全年的预防性维修计划,在运营当中严格按照计划的进度执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其次,对于运营过程中发生的维修、大修情况,污水厂应及时处理,同时系统分析原因,更新设备履历表,总结经验,及时合理调整维保计划和方案。(4)新增固定资产的投资通常金额比较大,在购买之前,需要做充分的调研,要有充足的依据和理由来支持固定资产申购的必要性,必要时还需要有一定的效益分析,论证固定资产的投入是否有利于污水厂今后的运行或收益。成本支出中,还应关注劳务费、行政费、税费、保险费等。

1.3设备管理

在污水厂运行中,设备管理的作用相当重要,设备的维护保养是否到位、设备的维修是否及时、设备的更新改造是否合理,对污水厂的顺利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设备管理是对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包括选择设备、正确使用设备、维护修理设备以及更新改造设备全过程的管理工作。污水厂运行的设备种类繁多,所有设备都有它的运行、操作、保养、维修规律,只有按照规定的工况和运转规律,正确地操作和维修保养,才能使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同时,机械设备在长期运转过程中,因摩擦、高温、潮湿和各种物理、化学效应的作用,不可避免地造成零部件的磨损、配合失调、技术状态逐渐恶化、作业效果逐渐下降,所以还必须准确、及时、高质量地拆修,以使设备恢复性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因此需对设备的档案、分类、使用、润滑、密封、备件、维修维护、防腐、事故、审计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而在现实生产中,很多污水厂的关键设备都没有备用,这就在生产中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一旦设备故障,将可能会造成

污水厂停产,污水无法达标排放,造成污染。污水厂需要及时纠正以上情况,补足缺陷,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污水厂稳定运营,达标处理。

1.4污泥处置管理

污泥是污水处理的产物。据统计,在污水得到净化的同时,约一半的污染物转移到污泥中。不解决好污泥处理处置的问题,污水处理的效果只是事倍功半,还有造成二次污染的风险。新《环保法》中,也加码了对污泥处理的管理。污泥处理是非常高投入和高能耗的过程。

一方面污泥里面因为含有大量微生物的菌体和有机胶体物质,使机械脱水很困难。国内普遍采用机械脱水的方法,可以使污泥达到80%左右的含水率。第二个是污泥里面的有机物主要以固体形式存在,生物降解困难。如何加强污泥处置和利用,也就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首先,需要制定完善的污泥管理制度,加强污泥生产、储存及外运工作的管理,确保污泥生产、储存场地环境良好、管理有序,防止污泥乱放、撒漏造成环境污染,提高污泥处置率,减少二次污染风险。其次,要完善污泥处理工艺,提高污泥脱水装备的技术水平,提高脱泥效果。如现在有的污水厂采用板框压滤机,脱水污泥含水率可以降至60%左右,这对后续的处理起到一定的减轻作用。

1.5药剂采购管理

药剂采购在生产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污水厂需按照水量、水质以及库存情况及时上报药剂采购计划,采购接收部门必须按照污水厂的要求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采购工作,以保证污水厂的正常生产运营。从运营污水厂的角度来考虑,药剂既要能符合生产运营的需要,以保证水质达标,又要价格合理优惠,即所谓的物美价廉。为了达到这个平衡点,污水厂和采购接收部门通常需要经过多次的小试、中试才能找到最合适的药剂。如遇到水质突然变化,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作调整。同时药剂的供应商也需要长期稳定,以确保药剂供应的及时,药剂质量的可靠稳定。

1.6安全生产

污水厂运营中,需消除安全隐患。存在安全风险的包括危险化学品管理、安保、紧急事件处理等。危险化学品管理风险主要指水处理过程中需要添加的化学药剂的检验、计量、储存及残留物处理等。危险化学品管理,应制定安全合理的管理方案,包括制定并改进规范的药剂/化验室操作流程,各项检验、环保检测报告回顾,实验数据的记录、提交及保管档案,实验废弃物/药剂残渣的规范处理制度。安保风险包括门卫、巡查、监控方面的缺失及厂区工作人员及财务的安全风险等。污水厂应及时发现并消除存在的一切安全隐患。紧急事件处理包括各项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及实操演练的及时性等风险。

2污水厂运营管理的优化措施

2.1加强污水厂运营管理的市场化

加强对城市污水厂运营管理的市场化,以跨地区和跨行业的形式,对城市污水厂运营管理进行招标承包。通过招标承包,实现市场的优胜劣汰,实现对城市污水厂运营成本的有效控制。对污水厂运营管理实行招标承包能有效降低污水厂运营成本,提高污水厂经济效益,有利于污水厂突破传统体制的发展瓶颈,实现向现代企业管理体制的过渡。另外,政府要在维护有效竞争的前提下,加强对污水厂的管制。污水厂要在竞争机制中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运营管理水平。

2.2加大对污水厂的监管力度

为确保污水厂的正常运营,要加大对污水厂的监管力度,推动污水厂运营管理的规范化。要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诸如在线监测仪器等,对污水厂处理过的水质进行监测,看是否达到处理标准。另外,要敦促污水厂与纳污企业签订权责明确,清晰明了的纳污协议,实现对纳污企业进管水质的监管。

2.3强化污水厂的技术管理

污水厂要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及时更新,加强对污水处理的技术管理,消除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确保污水处理的质量和效率。

3结束语

总的来说,污水厂运营的主要目标就是,一方面,要确保水稳定运行,安全生产,处理出水达标排放,另一方面,要用合理的成本达到最优的运营。同时,也要拓展污水厂的服务范围,接纳更多的污水,力争污水厂设备设施利用最大化,以获得更大的收入空间。

参考文献:

[1]浅谈污水厂运营管理中的关键问题[J].庄仲昌.科技与创新.2016(16)

[2]对污水厂备件管理现状的分析[J].刘斌,何玲玲,丁长春.设备管理与维修.2011(S1)

[3]村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对策的探讨[J].司国良,周广礼,胡啸,王军.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S2)

[4]小城镇污水治理设施管理运营的市场化研究[J].胡学斌,聂健锋,吴正松,彭晨,凌建军,潘明霞.中国给水排水.2013(08)

[5]浅谈污水厂运营管理中的关键问题[J].郑喜琛.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