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中高中语文自我导向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中高中语文自我导向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李双

(广西南宁横县横州中学,530300)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有了更为创新的方法。高中语文的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本内容的传授,还应该加强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通过加强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可以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学生语文读书水平和写作能力。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教师采用机械式的阅读教学方法,从而一定程度上的抑制了学生的自我导向式阅读能力。因此为了更好的培养高中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我们就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现状进行分析,进而研究出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自我导向;信息技术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文自我导向式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学生的读写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学懂高中语文,首先就应该有一个较高的阅读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要采取单一的教学方法,而是通过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产生阅读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就在我们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基于课本文章的阅读,可以利用互联网鼓励学生进行电子阅览等形式,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语文成绩。

一、自我导向式阅读对学生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基于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自我导向式阅读能力的提升是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实现。并且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感知作者的情感,从而能够更好的完成语文课堂中阅读的学习。除此之外,自我导向式阅读是将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鼓励学生能够结合自身感受,真正的理解文章。从而真正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内心情感。使学生能够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阅读的意义就是让同学们能够感知文章,从心里真正的明白作者写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意义。如果只是浏览文章大致意思,基于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从文章中找答案的阅读方式,文章结构会被打乱,学生没有办法真正读懂文章。所以,通过学生的自我导向式阅读可以使学生能够不是为了做题而阅读,而是通过阅读理解题目,从而使学生真正领会并理解文章的内涵。

二、传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和机械,不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从而抑制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然而,语文阅读的意义就是让同学们能够感知文章,因而能够通过文章内容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一味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了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目前学生对语文的阅读,仅仅是浏览文章大致意思。他们阅读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学生没有办法真正读懂文章,也就没有办法感受文章所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因而也不能够从文章的阅读中扩展自己的思维,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对于阅读教学的方式不够创新,阅读课堂单一乏味,课堂上将阅读作为任务,让学生被动的完成阅读,失去了学生对文章的好奇心与积极性,因此,增加了学生的阅读压力,使文章阅读成了学生的负担。

三、信息技术学习环境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于我们的阅读教学上。通过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到我们的课堂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并培养出学生自我导向式阅读的习惯。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将电子阅览室引入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来,能够鼓励学生学会合理运用互联网进行阅读的能力。使信息技术成为我们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要的载体。从而有效的培养出学生语文自我导向式阅读的能力。

四、通过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我导向式阅读能力具体实施策略

1.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信息技术的学习环境下,我们应该将多媒体合理的应用在我们高中语文的阅读课堂之中,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我们在学习荆轲刺秦王一课时,由于这篇文章为文言题材,因而很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将这一课题相关史实内容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用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个大致了解以后使学生产生本节课文的好奇心。从而能够主动的完成这篇文章的阅读。实现多媒体的有效教学。

2.建设电子阅览室,为学生提供有利阅读条件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跃进,我们的阅读教学有了更有效的载体,即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在学校中建设电子阅览室,可以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有利的条件。因为有了电子阅览室,方便了学生学习资料的查阅。并且使学生的阅读范围更加广泛。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电子阅览室阅读文章,不仅可以节省学生购书资金,还可以培养出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阅书籍的好习惯。并且能够选择出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去深入阅读,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自我导向式阅读能力。

3.改善传统理念,加强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为了更高效的完成信息技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我们应该改善以往的教学理念,加强自身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在课堂上,如果教师不能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阅读教学,就失去了信息技术学习环境创设的意义。我们应该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比如,我们可以建立课下的师生交流群。学生在对文章进行阅读时,可以互相交流沟通感受,从而更好的完成文章内容的理解。因此,能够更好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教师可以创设线上课堂,为文章内容进行基础导读,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感知文章,进而培养出自主阅读能力。

五、分析和总结

高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因此,在课堂上我们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导向阅读能力。在课堂上将学生作为我们的授课主体,并要学会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进而养成自我导向式阅读的好习惯。学生培养出阅读习惯,有助于自身知识面的扩展,并且能够对社会现象有一个更好的认知。通过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同时,也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合理的将信息技术融入我们高中语文的阅读课堂中来,从而高效的完成学生的阅读教学。使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环境下,更好的提升自身的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魏占峰.真实的阅读: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06).2.

[2]解建峰.信息技术学环境中高中语文自我导向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3.

[3]赵玉秀.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优势及方法指导探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11):37-39.

作者简介:李双,女,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