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患者术后使用镇痛泵不良反应原因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骨科患者术后使用镇痛泵不良反应原因及护理

刘莉

刘莉(广西省崇左市天等县人民医院外二科532800)

【摘要】目的总结硬膜外镇痛泵在骨科患者术后使用中发生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科2012年1月至12月,391例患者手术后使用硬膜外镇痛泵发生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结果导管脱落5例,胃肠道反应78例,排尿困难10例,皮肤瘙痒例有8例,压疮2例,肌肉僵直1例,经早期护理干预,症状改善。结论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确保使用镇痛泵达到最佳状态,减轻病人痛苦,同时可增进护患关系。

【关键词】镇痛泵不良反应原因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4-0056-01

疼痛是一种手术后常见的问题,也是骨科病人术前最担心的问题之一,随着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手术后舒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科已广泛应用自控镇痛泵,它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止痛方法,是理想的术后止痛措施,但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导管脱落、胃肠道反应,皮肤瘙痒,尿潴留、血压下降,压疮等,通过对使用镇痛泵观察和护理,总结了一些工作体会,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2年1月至12月,391例手术后均使用硬膜外镇痛泵的患者,男246例,女145例,最小年龄10,最大年龄90岁。

1.2镇痛泵原理是利用泵的原理,将药物按设定时间和浓度进行投放,以小剂量持续给药的方式使血药浓度维持在患者基本不痛的最低水平[1]。

1.3方法:手术结束后由麻醉师配制药物,安装镇痛泵与硬膜外导管相连。泵内的药液配制为:吗啡6mg,地塞米松10mg,氟哌定2.5mg,罗派卡因25ml,加生理盐水至100ml,持续给药量为2ml/h,锁定时间为15min;追加剂量1ml/次,追加给药一次后,在锁定时间内再次按压无效。

2术后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观察护理

2.1导管脱落及感染患者术毕回房,应与麻醉护士交接班,搬运时要避免硬膜外导管受牵拉、扭曲打折,并妥善固定,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翻身或换衣服时应注意保护导管防止牵拉,扭曲变形或打折而影响镇痛药的输入;护士每班要检查置管处一次,保持导管通畅,观察导管是否在位及硬膜外针孔的敷料情况,保持干燥,预防硬膜外腔感染。本组病例不慎致导管脱落5例,无感染发生。

2.2呼吸抑制由于吗啡有呼吸抑制作用,主要在于延髓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反应性降低,其次在于脑桥呼吸调整中枢受抑制,表现为呼吸频率减慢,每分钟呼吸少于10次,甚至停止[2]。本组病例未发生呼吸抑制现象。虽然呼吸抑制发生较少,但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因此术后应严密观察意识状况,呼吸深度、节律,频率,血氧饱和度等,如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急救措施。

2.3胃肠道反应由于吗啡作用于极后区化学感受器引起恶心呕吐[2]。本组病例有78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腹部不适,恶心呕吐,食欲差,思睡等。指导患者少量多餐,根据个人口味及饮食习惯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如出现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难以忍受者可遵医嘱给予胃复安10mg,肌注,以减轻胃肠道反应;做好心理疏导,向患者说明发生恶心呕吐、思睡的原因,消除紧张恐惧感。

2.4皮肤瘙痒由于镇痛药诱发组胺释放引起皮肤瘙痒[2],通常局限于颈肩部,也可散发于躯体,本组出现皮肤瘙痒例有8例,轻者2天或3天自行消失,严重者给予抗过敏及抗组胺类药物治疗,如异丙嗪25mg,肌肉注射后缓解。告知病人避免抓伤皮肤,做好皮肤护理,预防皮肤感染,向患者说明发生皮肤瘙痒原因,避免增加精神紧张。

2.5尿潴留吗啡可增加输尿管平滑肌张力,并使膀胱括约肌处于收缩状态[2],而致逼尿肌和括约肌的协同失调[3],导致尿潴留。本组常规留置尿管,镇痛泵拆除后,才给以拔尿管,发生排尿困难10例。给予热敷、按摩下腹部,开塞露2支塞肛,病情允许的患者到卫生间排尿并听流水声等刺激排尿的方法,5例诱导排尿成功,5例重新插尿管排尿。应做好宣教,拔尿管前,应定时开放尿管,以训练膀胱排尿反射功能,一般拔镇痛泵后6小时,待病人完全恢复尿意后,再拔尿管,可避免尿潴留的发生。

2.6压疮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的患者,骶尾部感觉减退,对疼痛感觉迟钝,由于血管扩张,身体受压,翻身不及时等,虽然短期卧床,也会出现骶尾部红肿,灼热,硬结症状,继续发展形成褥疮。本组发生褥疮2例;有4例出现骶尾部红肿,灼热,硬块,给以外涂烧伤湿润膏,4-5天硬块消退。术后应严格交班,注意观察易受压部皮肤情况,同时指导并协助患者及家属每2小时更换卧位一次,并用枕头支撑身体另一边,有利于骨骼突起部分压力的分散。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如何减少压力,预防褥疮的知识及方法,使患者及家属获得预防压疮的知识和技能,积极配合与参与护理活动。

2.7血压下降吗啡具有扩张外周血管作用,用药后为直立位时尤为显著[2],硬膜外注射罗哌卡因可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和焦虑,加上禁食12小时以上,术中出血,血容量相对不足,可出现低血压,因此术后告知患者翻身起床时动作要缓慢,给予监护仪监测血压24~48小时,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发现血压较低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加快输液速度;夹闭镇痛泵导管,暂停使用,待血压平稳,再打开导管开关。

2.8体温降低吗啡诱发组胺释放而至皮肤血管扩张,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受抑制,体热丧失增加[2],大量输液等因素,术后出现寒战,体温降低,因此术毕回房立即测体温,要加强保暖,体温低于35°C时,每30分钟测体温一次;慎用热水袋,防止烫伤。

2.9其他表现个别患者会出现幻觉、烦躁不安、肌肉僵硬;吗啡可产生腹壁肌肉强直,并使胸臂顺应性降低,病人自述可感受到肌肉紧张,多发生在颈部和腿部[3],本组1例出现颈部肌肉僵直,立即关闭导管开关,与麻醉师联系,拔除硬膜外导管,给以肌肉注射地西泮后症状缓解。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应了解泵内药物的种类,作用及副作用,术前术后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焦虑恐惧情绪,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时发现不良反应,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确保术后患者使用镇痛泵达到最佳状态,减轻病人痛苦,同时可增进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吴敏,李蓉,镇痛泵在骨科下肢手术中的观察与护理,[J],吉林医学.2010年,31(29);5189.

[2]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19.

[3]王伟鹏,李立环,临床麻醉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289~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