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美妙语文共建快乐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分享美妙语文共建快乐课堂

范寿春

范寿春江苏省淮安市南闸镇中心小学223218

摘要: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一切知识最好的动力源泉,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让学生积极地、高效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构建好一个快乐的课堂。

关键词:课改语文快乐

课程改革的浪潮一次又一次地席卷全国,而作为语文教育的主阵地——语文课堂,必须鲜活。纵观当今的语文教学,课堂已悄然改变:学生自主思考着,细细地品味语言、咀嚼文字,寻找语文的诗意,感受语文的魅力;学生合作探究着,一起走向语言,一起走近文字,一起追寻语文的本源,一起享受学习的乐趣……

一、寻找语文教学中的快乐主角——学生

谁才是课堂的主角?要实现具有生命意义课堂的建构,就必须对语文课堂中的“主角”进行追问,追问语文的本义,追问语文的价值,追问语文的灵魂……通过追问,可了解语文的外延,明晰语文的内涵,并以此为出发点增强语文的生命活力,在追问中实现有效地求解。

语文姓语,字、词、句、段是它的肌体,语、修、逻、文是它的血脉,而工具性则是它的本质属性。语言,是人类自身具有的工具,是适应全民交际的工具,是与生活密切相联的工具,是表达交流思想感情、传递继承科学文化的工具。学习语文就要学会使用语言,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学会用语言进行交际,牢牢掌握语言这个工具,为高效率的生产和高品质的生活服务。

但语文也姓文,生活给它以灵气,生命给它以灵魂。“语文课的目的就在于人,解放人,充实人,提升人。“语文教育要”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品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确实,作为人文学科,语文教学是促进人发展的过程,成为完善和完美人生的过程。学生学语文,即是构建人的精神世界,学生的精神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断成长;教师教语文,即是实现自身生命的价值,在服务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可以说,语文是生命的语文,而学生就是这一舞台的主角。

二、寻找语文快乐的源头——生活

生命语文,联通生活。生活是语文教育的家园,语文教育是生命化的教育。所谓的人文性,如果离开了现实的生活,无异于"空中楼阁"。语文所表达的是对人间生活的肯定,诸如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都是语文教学的关注点。同时语文又是对日常平淡生活的一种抛弃和对诗意生活的一种发现、创造,语文的存在就是要从纷繁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体验美,学生在真实的生命体验中向往着生命的辉煌。

生命语文,①聚集生命。聚集学生生命。生命语文的教育目标不再是单单指向知识技能的获得,而更强调生命性的感悟与表达,具有个体丰富生命的内涵,为师生展现一种新的生存方式。②聚集教师生命。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用自己的知识与智慧、爱心与奉献去引导学生,而且必须用自己整个的生命去教育与影响学生,让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相融、充满生命活力和生命光彩的教育旅程。

三、寻找快乐的火花——课堂

从哪里开始让生命鲜活?从构建和谐的课堂生态开始。只有和谐相融,生命才有不竭之源。首先是师生关系的和谐。教与学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协商、和风细雨式的,而不应该是君临天下式的。师生关系是伙伴型的关系。老师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乐学生之所乐,忧学生之所忧,把握学生知识的生成点,明确学生的发展方向。课堂上,一切顺乎自然,老师顺学而教,学生顺心而学,师生同处于教与学的快乐之中。其次是生生关系的和谐。学习是学生的个体行为,要引导每个学生在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实现“共识、共享、共进”。

让生命鲜活,从挖掘语文中的生命素材开始。要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充分利用人文知识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利用社会知识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社会基础,利用自然知识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利用环境知识帮助学生认识生命与环境的互动与丰富的可能性,通过帮助学生认识生命,进而欣赏生命的丰富与可贵。要引导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在语文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凡事征询他们的意见,请求他们的同意。要让学生将这样的态度转而对待他人,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生命是有价值且被人尊重的。要教会学生欣赏生命、体验生命,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始终保持着坚毅的心情、旷达的气度和庄严的胸襟,超越自我,将生命融入到社会之中,真正地享受生命。

让生命鲜活,从关注学生的生命意义开始。在语文教育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内化与生成,更要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与价值的提升。要遵循学生生命成长的规律,关注学生生命存在的意义,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把握;给孩子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去面对;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自己去创造。

精神建构是教育的绝对使命。让我们借助语文这一载体,通过阅读、思考、实践和体验,让语文真正进入每个人的生活中去,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丰富他们的生命内涵,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与语文共舞,让学生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