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信息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浅谈网络信息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杨玉荣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第二高级中学杨玉荣

进入21世纪后,以网络为中心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网络资源的不断丰富,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已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为适应科学技术信息化和综合化的趋势,我们必须对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的四点体会:

一、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讲授、黑板、粉笔是传统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三大要素,这种教学手段已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但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时代进步的需要,学生也对黑板和粉笔的教学逐渐感到厌烦。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把抽象程度高的化学原理、物质的微观结构(晶胞结构)、危险性大的化学实验(爆炸性实验)制成形象、生动、直观的课件,就可以使化学教学过程具有更强的教育性、灵活性和直观性,起到传统教学中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模拟化学实验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经济等优点,便于学生接受知识。例如,“雷雨发庄稼”这句谚语,做实验是不现实的,但只写三个反应式,学生不能理解其实质。我们从清华同方资源库中找到“雷雨发庄稼”的教学动画,学生就很快理解了这个知识点。利用网络资源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还增大了教学容量,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网络资源可以开拓师生的视野

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宝库,教材上的知识并不是很多,借助计算机可捕获更多知识。在高中化学必修1“环境保护”中关于酸雨的内容不多,但只要我们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酸雨”,点击网站,就可以找到酸雨的成因、成分、危害及预防措施。同样,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网上也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所以,只要我们正确的引导学生怎样上网,就会使学生通过互联网学到更多的、更新的知识。

教师从网络上可下载许多有用的教学内容,为备课提供更详实的材料,从而充实教案。也可利用网上的课件,大大缩短备课时间,提高备课质量。

三、网络环境下的化学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为特征。教师只能针对大多数学生的理解水平来讲课,这样势必会造成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有了网络资源,从教学资源网中可以下载一些教学课件,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再进行修改,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使全体学生都有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自行选择适合自己学习水平的学习顺序,并且使优生和差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教师的帮助,从而克服了传统教学一刀切的现象,最终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要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信息技术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全方位的认知刺激和启发,并在信息技术营造的情景中轻松的、愉快的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学生通过上网了解了很多教材上没有的化学知识。如在“日常化学”栏目中介绍生活中的化学,对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作了科学解释;“趣味化学”栏目中对一些有趣的化学现象作解释,如空中取烟、铁变金等,这些内容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所不能代替的功能。因此,教师要有开放的教育观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现代教学技术理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去适应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从而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