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HPV感染误诊宫颈糜烂3例分析

/ 2

宫颈HPV感染误诊宫颈糜烂3例分析

刘永芳

刘永芳(河北省沙河市人民医院皮肤科054100)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全球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越来越高,目前占性病的第二位,且仍有上升的趋势[1]。全球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研究数据显示,几乎所有的子宫颈癌病例(99%)都与生殖器官的HPV感染有关[2]。宫颈癌年轻化的原因,与HPV感染的增加关系密切。所以早期发现宫颈HPV感染,早期干预、阻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但宫颈HPV感染大部分无典型的尖锐湿疣表现,多为无症状感染或仅表现为宫颈的充血糜烂.现将我皮肤科接诊的宫颈HPV感染误诊为宫颈糜烂的三例患者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例。第1例,年龄38岁,以配偶有尖锐湿疣感染史就诊,妇科检查:外阴及阴道未发现疣状增生物,阴道有稀薄灰白色分泌物,量中等,宫颈充血糜烂,糜烂面呈细颗粒状,占宫颈面积的1/3。第2例,年龄35岁,以阴道异常分泌物增多,有腥臭味就诊,妇科检查:阴道有较多黄白色浓稠分泌物,宫颈充血糜烂,糜烂面凸凹不平呈颗粒状,占宫颈面积的2/3。第3例,年龄42岁,以接触性出血就诊,妇科检查:阴道有少量灰黄色稀薄分泌物,宫颈充血糜烂肥大,糜烂面凸凹不平呈乳突状,占宫颈面积的2/3。

1.2误诊情况第1例患者诊断为宫颈糜烂,转诊妇科。第2例患者取宫颈口分泌物,行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测定,均阴性,以阴道炎、宫颈糜烂转诊妇科。第3例患者,诊断为宫颈糜烂,转诊妇科。

1.3诊治方法妇科给予妇炎舒口服,外用康妇特栓等常规治疗,效差,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病理报告:鳞状上皮表层及中间层细胞核增大,核膜不规则,染色质粗糙,可见明显的核周空腔,周围胞质增厚,宽窄不均。诊断为HPV感染。3例患者均给予口服二十五味鬼臼丸6粒,日2次。

2结果

3例患者均给予口服二十五味鬼臼丸6粒,日2次。3个月后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宫颈上皮细胞正常,轻度炎症。

3讨论

3.1误诊分析HPV感染子宫颈上皮细胞后,常常形成特殊的形态学改变,大体上可将其分为扁平湿疣和尖锐湿疣,尖锐湿疣可以看到外生性疣体,表现为淡红色丘疹、乳头状、菜花状或鸡冠状赘生物,临床常可诊断,但扁平湿疣肉眼常看不到肿物或突起性改变,但在进行阴道镜检查时,采用3%-5%的醋酸涂抹时,病变区域可以呈现白色或不透明状,称为“醋白上皮”。扁平湿疣在显微镜下病变的黏膜上皮不形成乳突状增生,只是显示病变的鳞状上皮增厚,以棘层肥厚为主,可伴角化不全及角化过度,增生的上皮中可见挖空细胞[2]。本文各例外阴、阴道及宫颈均无明显外生性疣体,只表现为宫颈的充血糜烂,按宫颈糜烂常规治疗效差。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见子宫颈鳞状上皮增生,可见典型的挖空细胞,因此诊断成立。3例患者确诊前曾误诊为宫颈糜烂,造成误诊的原因主要在以下两方面:(1)3例患者均表现为宫颈的充血糜烂,均无外生性疣体,容易使皮肤科医生首先考虑为宫颈糜烂。(2)尖锐湿疣常累及生殖器、会阴和肛门,初起为小而柔软的淡红色丘疹,渐发展增多、增大,相互融合成乳头状、菜花状或鸡冠状赘生物,而本组患者外阴、阴道均无明显皮损,仅表现为宫颈的充血糜烂样改变,容易诱导皮肤科医生不优先考虑HPV感染。

3.2误诊预防尖锐湿疣常累及生殖器、会阴和肛门,初起为小而柔软的淡红色丘疹,渐发展增多、增大,相互融合成乳头状、菜花状或鸡冠状赘生物[3],但宫颈HPV感染大部分为扁平湿疣,无典型的尖锐湿疣表现,且许多HPV感染的妇女并无临床症状,偶有阴道排液增多,也可有接触性出血,体征可无明显病灶,宫颈光滑或仅见局部红斑、白色上皮,或宫颈糜烂[4]。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HPV感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目前认为肉眼可见疣状增生的尖锐湿疣仅是HPV感染的一部分,大多数女性宫颈HPV感染部位表现为弥漫性上皮增生灶,只有用醋白实验才能证实。已报道宫颈部位肉眼可见的尖锐湿疣并不常见,而大多数宫颈HPV感染是亚临床的,亚临床感染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可见的尖锐湿疣合并存在,发生的部位基本同尖锐湿疣,用醋白实验可以证实亚临床感染的存在及确定其范围[5]。所以皮肤科医生应熟悉该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及不典型性,对于宫颈无明显疣体的高危人群及可疑患者应想到本病,并应首先考虑做醋白实验,此实验经济且简单易行,易为患者接受,可作为高危人群和可疑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醋白实验阳性者可送TCT细胞学检查或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进一步确诊,以期早期发现宫颈HPV感染,及时治疗,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0-221.

[2]陈乐真.妇产科诊断病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15-116.

[3]吴志华.皮肤性病学[M].第3版.广东科技出版社,1997:155-156.

[4]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87.

[5]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