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注丙种球蛋白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静注丙种球蛋白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疗效观察

伊春青刘淑萍

伊春青刘淑萍(新疆博州妇幼保健院新疆博乐833400)

【摘要】目的:观察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可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明显提高患儿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在今后的治疗中值得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静脉用丙种球蛋白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临床综合症,是指出生后四周内发生的累及全身的细菌性感染,临床表现各异,常见有不哭、不吃、体温不稳定(过高或过低)和体重不增。病理性黄疸常见,此外,尚可有硬肿,肝脾肿大,呼吸暂停、惊厥等[1]。新生儿与年长儿相比,其免疫系统各个组成部分都有“缺陷”,其缺乏程度与胎龄和出身体重呈反比。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上述特点,导致新生儿对致病力强的细菌、非致病性以及非细菌非病毒的微生物均易感,并限制了其对感染炎症反应的局限化能力,导致高发病率与死亡率[2]。目前临床上对其多采用抗炎和对症治疗等综合措施。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注静脉用人丙种球蛋白(IVIG),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对象2006年1月—-2011年6月间收治120例患儿,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中华医学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2003年昆明)制定的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随机分二组,治疗组60例,男42例,女18例;对照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2天—28天。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疗法抗炎、吸氧、对症治疗及支持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静注IVIG,视病情200—500mg/kg/d,每天一次,连用三天。

1.3疗效判断治愈:治疗10天以内体温稳定,精神,食欲好转,各系统受损表现消失,血白细胞计数及CRP恢复正常,血培养复查呈阴性;好转:治疗10天后全身表现消失但各系统受损表现未完全消失,白细胞计数及CRP未恢复正常或血培养复查仍呈阳性;无效:临床表现无转归。

2结果

表1两组疗效比较

以上表1可见,治疗组治愈率73.3%,死亡率3.3%;对照组治愈率60%,死亡率6.7%,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

3讨论

IVIG是由人体淋巴系统的B细胞产生的蛋白,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效应分子。IVIG是与特异抗炎起反应的抗体,IgG为免疫球蛋白的主要成分,IgG又有IgG1,IgG2,IgG3,IgG4亚类,其亚类与抗炎性质相关。现将其作用归纳如下:

2.1吞噬杀菌作用[3]。IVIG中IgG1,IgG3和IgG4能吞噬和杀来某些细菌如(金葡菌、白喉杆菌、链球菌)和某些病毒(如呼吸合胞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因此与抗生素合用可产生协同作用。

2.2参与免疫调节。新生儿败血症是严重感染所致,细菌与毒素侵入人体后,所诱发的一系列炎症反应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主要原因,是机体防御体制过度激活而引起自身破坏的结果,而不是细菌、毒素等直接损伤结果[3]。而IVIG可组断或减轻这一过度瓜反应导致的自身破坏,参与免疫反应调节,减轻或阻断MODS的发生。

2.3提高机体抗体水平,激活自然杀伤细胞活性(NK)[4]。由于IVIG中IgG为免疫球蛋白的要成分,可提高机体非特异免疫水平,其可显著激活NK细胞活性,分泌大量细胞因子(IFN,TNFa等),调节吞噬细胞的功能[5],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2.4新生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新生儿败血症不同于年长儿,它具有临床表现各异,各系统受累较多,病程较长,死亡率较高等特点,传统的抗炎对症治疗仍然部分患儿疗效欠佳。本方案在采取综合治疗的同时加用丙种球蛋白可明显提高患儿治愈率,减少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吴圣眉主编.新生儿医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46

[2]吴圣眉主编.新生儿医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44

[3]耿荣,陈贤楠,樊寻梅等,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严重全身感染和感染性休克临床研究,小儿急救医学,2000,7(4):183-186

[4]梁春平、邸顺祥、路风等,儿童重症感染静注丙种球蛋白时自然杀伤细胞动态.临床儿科杂志,2004,22(5):327

[5]田志志,NK细胞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中国免疫学杂志,1999,15: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