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

/ 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

许兰

许兰(四川省人民医院610072)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2-0251-02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护理干预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tiaedpneumonia,VAP)是指原来无肺部感染的患者,经过机械通气治疗48h以上者发生肺部感染,或原来肺部有感染,机械通气治疗48h以上发生新的肺部感染。VAP的发生将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经济负担加重,是院内感染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医护人员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我科行机械通气大于3天的患者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35~78岁,平均56.7岁。机械通气最短的3天,最长的22天,平均时间为10.2天。

1.2危险因素

1.2.1年龄因素

机械通气患者以老年人居多。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及营养代谢均减退,机体免疫力下降,加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更易引起呼吸机肺炎的发生。

1.2.2免疫功能低下

机械通气患者多为病情危重,常处于昏迷、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创伤等。各种抗生素及,改变了人体正常菌群,导致气道细菌定植引起VAP。

1.2.3人工气道的建立

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直接损伤了咽喉部,使气管直接向外界开放,失去了正常情况下呼吸道对病原体的过滤和湿化作用。会厌失去功能,咳嗽反射减弱。患者不能自行排出气管分泌物也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

1.2.4外源性传播感染

医务人员的手是传播VAP病原菌的重要途径,调查发现不少医务人员的手上常有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金葡菌的定植,若不洗手可通过操作致使细菌进入下呼吸道,造成肺部感染。

1.2.5口咽部和胃部细菌的移位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失去自洁能力,不能饮水进食,口腔持续处于开放状态,唾液分泌减少,导致口腔内细菌不断聚集繁殖,细菌通过误吸进入肺;抗酸药物或者H2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导致胃部pH值的变化可造成胃部细菌移位,从而引起肺部感染。

1.2.6污染的换气设备

呼吸机设备本身可能是VAP细菌感染源之一。致病菌通过呼吸机管道内的冷凝水、湿化器、被污染的吸痰管、气管湿化液、气管导管外呼吸道分泌物和侵袭性检查等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和肺。

2.护理干预

2.1一般的预防及护理

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手卫生规范,每月抽查医生和护士各1名的手做细菌培养,防止手上的细菌传播给患者。加强病区的清洁和消毒(安装循环风紫外线消毒仪)。采用灭菌一次性呼吸机管路,每周更换管路。

2.2口腔护理

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的途径之一,口腔卫生的好坏与VAP的发生有直接关系。每天用0.1%洗必泰进行2~3次口腔护理。

2.3体位管理

体位是VAP产生的独立因素,当体位<30°时,胃食道反流导致误吸的几率增加,从而导致VAP的发生率增加。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给与半卧位。

2.4气道管理

气道插管时要快速、准确、无菌。优先选择经口插管,经口插管可以较快的通过口腔,减少定植菌的吸入,且对患者损伤小,操作简便。按需吸痰,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每4小时检测气囊压力,保持在25~30cmH2O。及时倾倒连接呼吸机管道积水杯内的冷凝水。

2.5加强机体免疫防御功能

加强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积极维持内环境的平衡,给予肠道营养支持。鼻饲时应少量多餐。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创造条件尽早拔除插管的同时合理使用免疫调节剂。采用迅速提高机体免疫活性的被动免疫疗法——输注高免疫性的免疫球蛋白。

3.结果

经过以上方法护理,全部48例机械通气大于3天的患者均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4.小结

机械通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是救治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VAP是机械通气的严重并发症,危重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导致感染的机会升高,各级监护人员均要转变观念,护理手段上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内源性和外源性的感染,降低机械通气患者病死率。

参考文献

[1]胡瑞慧.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对策新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9):3179.

[2]彭春兰,邓惠英,罗梅银.高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呼吸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3):101.

[3]连素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非药物性预防护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1):20-23.

[4]蔡芬.不同体位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4):606.

[5]张京利,王力红,王桂珍.加强呼吸机管路系统的管理及消毒[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48.

[6]赵青,张春燕,李爱军.气管切开病人应用机械通气的呼吸道管理体会[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2):35.

[7]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草案)[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18:582-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