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瓣柱础艺术设计发展演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莲瓣柱础艺术设计发展演变研究

王霄

王霄

身份证:6104031996****3022

摘要:柱础是中国古代木制建筑中放置于基础之上用来承托柱子的垫基石,其发展演变贯穿了整个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史,而莲瓣柱础作为其中一种常见柱础式样,莲瓣图案装饰纹样的发展蕴藏了极其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内涵。因此,本文将中国传统木建筑构件中的莲瓣柱础作为研究对象,追溯各个朝代莲瓣柱础艺术设计风格的演变过程,展示古建筑祥部柱础丰富的纹饰变迁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

关键词:柱础;艺术设计;

一、柱础的概述

柱础在字典中的释义为“承柱的础石,柱下的基础”。早在西汉《淮南子·说林训》中就有了关于柱础的记载:“山云蒸、柱础润。”它是建筑的一个基本石质部件,是中国传统木制建筑中柱梁结构的承重石,其主要功能是为了将柱身重量集中负载于地下较大面积上,减轻柱子本身负重的同时兼起防潮作用。

柱础主要以石材为主,起源早、数量多、形式广,是中国传统木质结构建筑中一个独具特色的重要构件,也是一种将“天时、地利、才美、及工巧”这四种中国传统设计中所讲究的必须要素完美凝结而成的产物;同时它作为中国传统古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发展连续性和变化多样性,能够充分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生活背景下的不同民族文化风格和特点,以及能够从中读出传统建筑的文化思想、艺术倾向和工艺技术,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二、柱础的式样类型

柱础作为最富有时代特征的建筑构件之一,在不同时期有着具体不同的式样。

柱础产生于仰韶文化时期,后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石料使用逐渐增多,石质柱础因其坚固耐用并能隔断湿气逐渐取代先秦时代早期的夯土柱础,应用更为广泛。较早殷商时期,柱础大多在柱下铺天然鹅卵石块做柱础,不明露出地面上;秦代出现了方1.4m整石巨柱础,这是柱础在原有天然形态上的新突破;发展到了汉代,柱础打破原有单一形态,形式逐渐丰富,主要式样有素面圆形、方形、覆斗形和部分动物纹柱础。

后由于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盛行,与宗教有关的象征元素被大量提取进行艺术创作,这一时期保留现代的柱础式样以外,还出现了较多极具代表性的覆盆莲花样式柱础;唐宋时期的柱础艺术文化已逐渐走向成熟,并有《营造法式》明确了其形制方法,式样大多为覆盆式,此外还有瓶形、或是在柱础上雕刻人物及狮兽,雕饰纹样也较之前更为多样绚丽;元代时期因其粗放朴实的民族特性,素面、不加以雕饰的柱础最多。明清时期的石质制作工艺已达到极高水平,柱础的形制和雕饰纹样更加丰富,由于南北地区差异,柱础样式也有所不同。南方地区多雨潮湿,因此柱础大多运用较高的鼓状石墩;而北方建筑的鼓镜式官式柱础占很大一部分,其余普通柱础样式较为随意,有素面也有多层精雕。

三、莲瓣柱础的发展演变

南北朝时期受佛教影响而出现的莲瓣柱础作为一种常见式样柱础石,其发展经历了新起、发展、成熟以及回光四个阶段。

(一)新起阶段

自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原,就带动了中国自上而下的一次精神变革,并在各个方面留下了深远影响。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为佛教服务的装饰纹样,最具代表的则是莲花、忍冬、飞天和缠枝纹等植物纹,它们逐渐取代先前所流行的车骑、狩猎和云纹等装饰纹样。同时,像佛陀、菩萨、天王这类佛教人物,和祥结、妙莲、宝伞、法螺、金轮、双鱼等佛教八宝及众多经典的佛教故事,为柱础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题材和提供了新的灵感。

南北朝时期的柱础艺术如雨后春笋般新起。这一时期首次出现了受佛教文化影响的覆盆莲花样式柱础,其形创作灵感来源于“莲花座”。莲花作为佛教的圣花寓意着“出污泥而不染,洁身而自净”,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不仅有单双线、宽窄瓣,还有宝装、凸面、单独、连续等构成方式,被大量运用于柱础石上的雕刻中。例如在山西出土的北魏太和八年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柱础上,鼓状覆盆形表面浮雕饱满的双莲瓣形,且在腹部雕有盘龙、人物、缠枝忍冬纹等复杂的纹饰。整体造型饱满、精致华丽,充分体现了北魏豪迈磅礴的时代特色。

(二)发展阶段

佛教装饰艺术对隋、唐、五代时期仍然有着重大影响,石质材料在建筑领域使用广泛,并且石质雕刻技艺在南北朝成就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达到相当熟练的程度。

“简练刚朴和形体矮平”是唐代柱础石的鲜明特征。这一时期雕有铺地莲瓣的覆盆式柱础最为流行,其莲瓣较六朝初期略肥短,且更为写实和变化丰富。柱础莲瓣纹饰的使用讲究且丰富,甚至是在同一座寺院内的柱础石上都会雕饰着不同的莲花图案,有的是简单的覆莲瓣莲花形状、有的雕刻翻卷着的莲瓣尖、还有的是怒放弯曲莲花瓣构成了复杂的图形,极其引人注目。例如最具代表的佛光寺正殿前沿石柱下的宝装莲花柱础石,整体莲花纹饰被大胆简化,花瓣形态丰盛饱满,细部雕饰注重精巧变化,整体与局部达到了有机统一,它极符合唐代图案的平衡与对称的风格特点,并从侧面反映出唐王朝的强盛与自信。

在这一发展阶段中,另一个件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莲瓣相关柱础是南汉王宫的十六狮柱础石。它由整块灰黑色石灰岩雕凿而成,覆盆分上、下两层,平面均为圆形,下层用浅线条雕刻出覆莲瓣的形状,上层用高浮雕雕凿出环绕的16只狮子,形象生动逼真。展现了“大型猛兽狮子守护被视为生命循环、生生不息象征的‘生息者’莲花”的形象,莲瓣式样虽不作为主体,仅为附件装饰,但其所赋予的神圣意义同样非凡。

(三)成熟阶段

宋代在前人经验总结上,建筑领域方面的石刻技术已具有高度的工艺水平,佛教装饰与本土建筑巧妙融合,建筑内部的柱与柱础的装饰益形细致,并逐渐形成成熟的风格。

宋朝柱础总体打破了唐代时期矮平的特点,并对柱础形制有了具体规定,其式样变化更多,雕刻愈加细腻,莲花瓣覆盆式仍作为当时柱础的主要通行式样。《营造法式》中便明确记载了两种莲瓣柱础的石作形式:一种是铺地莲花——覆盆形式上雕刻着向下莲瓣;另一种则是仰覆莲花——在铺地莲花基础上再加一层仰莲装饰。如以“宝装莲华”著称的莲瓣柱础石在鹿港龙山门中尚可追寻其面貌,和山西冶底岱庙天齐殿前檐柱下的双层覆地莲瓣柱础仍在岁月中保存下来。

元代因其民族性格,分为喜好用简洁的素覆盆、粗放朴实的民间风格柱础,和专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精细、工整并且繁复的皇家风格柱础,这一时期除了前代所留存下的莲瓣柱础基本并未有大量新筑。始建于唐,元代重建遗构绛州大堂中的莲瓣柱础,形制如仰覆莲花,有模仿唐代柱础之感,简洁明快、素雅大气。

(四)回光阶段

明、清柱础可谓是美轮美奂,推动柱础艺术到达了巅峰。然而除了寓意吉祥、丰富精美的纹样花饰和精湛的雕刻工艺技术,却多了些繁复装饰及趋向程式化,少了磅礴气势和纯粹的文化精神,在对前代柱础造型艺术进行补充的同时,使这一传统艺术逐渐走向衰落的“回光”之照。

明朝至清朝中期,柱础开始增高,甚至是出现了单层、双层、三层等柱础石,装饰更加繁缛。当时北方建筑中的单层鼓镜式官式柱础,其中的莲瓣便不再作为柱础主体出现,更多是呈覆盆基座或者是作上置莲瓣覆盆,趋向于附属装饰,仅占据整个柱础雕饰的一部分。甚至有些莲瓣形态被扁平化处理,仅作为图案与其他人物或动物纹饰结合被雕刻于柱础之上。

结论

回顾莲瓣柱础漫长的时代发展演变过程,南北朝时期从外来佛教文化和宗教的刺激中汲取精神养分,对其艺术设计进行初探;随着时代发展,唐朝莲瓣柱础如雨后春笋般丰富多样发展;到宋朝形成更加成熟的风格,且极具权威的《营造法式》中明确了莲瓣柱础的形制方式,以及后来明清时期莲瓣柱础不再作为主体并逐渐转化为附属装饰。

每个时期的莲瓣柱础都结合了各个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内涵,佛教文化无时无刻不渗透于其形制之中,展示古建筑祥部柱础丰富的纹饰变迁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更是赋予了建筑鲜明的艺术特点和时代特征,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历史上的一笔珍贵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