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机智——“沉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2

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机智——“沉默”

唐勤

唐勤重庆市开县大进初级中学4054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课堂“沉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排斥。本文在阐述课堂“沉默”必要性的基础上,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沉默”策略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语文课堂积极沉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方式正渐渐地发生转变。师生间那种简单的给予和被动接受的关系逐渐被淘汰,对话、交流、讨论随之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宠儿”。但部分语文教师为了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为了设计各种精彩的“对话”而煞费苦心,他们害怕学生沉默,害怕课堂出现“冷场”,似乎沉默就意味着教学的失败。试问这种貌似活跃的课堂是否算得上是真正成功?试问学生还会有静心思考的时间吗?所以课堂需要沉默。

一、透析“沉默”

何谓“沉默”?《现代汉语词典》中将其解释为“不说话、不出声”。在语言学中,沉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沉默包括所有的非言语交际形式;狭义的沉默则是指与言语相对的静默无语和超过一定时间限制的言语中断。那么,何为“沉默”的本质呢?

笛卡尔有句至理名言:“我思故我在。”虽有唯心主义思想,却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我思”即自明,是主体对其自身存在所具有的意识。换句话说,我的思考源自于对自身存在的透露,内在于自我的意识,而不是受他人的影响和控制。“我在”并不是指身体的存在,而是“思想”的存在。“我在”和我的“思想”的存在相连,也就是说和我的一切内在意识生活都有关系。因此说,沉默并不意味着思想活动的停止,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交流、沟通和对话,是一种难以言传的默契。

对课堂实际教学的观察,不难发现沉默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两者的区别在于能否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消极的沉默是一种没有参与、没有思考的空白;而积极的沉默则是一种有价值的沉默,它不是身心活动的静止,而是彼此的在场,让心智更加自由、冷静的思考。“话语虽然结束,可沉默仍在激发思考。”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真正要打破的是消极的沉默,提倡积极的沉默。所以,本文所要探讨的“沉默”侧重的是积极的沉默。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沉默”的必要性

1.学生自身的需求

一方面是学生内在驱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恰当地导演一些沉默,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空,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讨,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张弛有度。语文教师在异常紧张的教学活动之后,恰当地留给学生一点沉默,使他们的思维由紧张转为松弛,不仅可以留给他们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而且还可以利用这些“间歇”来充分咀嚼、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

2.教师的外在要求

随着新课改提出了教学不只是单向、封闭、静态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师生多向、开放、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之后,课堂教学更倾向于动态教学,而忽视了静态教学。其实一堂高质量的语文课堂既离不开动态教学也少不了静态教学,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节语文课若一直处于动态之中,就会造成课堂的无序失控与教学的放任自流。因此,该静之时,教师则要创设沉默,给学生留下一个静心思考的时空,使其历经“顿悟”,亲身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语文课堂中的“沉默”策略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融入“沉默”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试着从“教师”与“学生”这两个维度来进行初步的探析。

1.教师“给”沉默

(1)聆听之时的沉默。叶澜先生曾经说过:“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已经成为天经地义的常规,然而学生对提出的各种问题作出的不同回答,也并非与教师预先估计的完全一致。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如在教授《出师表》一课内容时,当语文教师抛出“诸葛亮为什么要给陛下写这篇表”时,台下的学生马上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有的说“报先帝知遇之恩”,有的说“先帝临崩以寄托”,有的说“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责任”……此时,面对学生的发言,语文教师不应急于下结论,应保持智慧的沉默,耐心地聆听学生关于该问题的不同看法和见解,使学生的思维在激烈的争论中竞相绽放。

(2)对话之际的沉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心与心的沟通。对话,无可厚非,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师们的青睐,然而有些语文教师片面地认为:课堂教学对话就是不断地提问和指导。如语文课上,当学生在凝神思考着语文教师提出的“诸葛亮为何要尽心尽力辅佐陛下”时,为了引导学生能尽快并正确得出结论,语文教师则不时地插入几句,表面上看似起着主导作用,进行着所谓的“教学对话”,但扪心自问:学生们在这样的声声叮咛中思路能不被打断吗?还能专心思考吗?可见,在面对学生一时无法快速作出回应的对话时,就需要教师保持适当的沉默。实际上那些真正的对话并不是所谓的表面上看似活跃、热闹、多余的提问和指导,而是对话中有沉默,即当学生无法确切地表述时,留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

(3)理解之机的沉默。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进行着师生、生生对话,同样也进行着文本对话。由于每个学生都是独特存在的个体,各自有着不同的知识储备,对文本的理解各不相同。如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教学中,对“八百里麾下炙”这一句的理解有歧义,有的认为“当时兵甲充足,民殷国富”,有的认为“战乱纷纷,将士和睦,士气旺”等等。因此,在教学中,语文教师会反复强调“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在老师的不断强调中,学生对这句话可以说是“滚瓜烂熟”,但是,在解决相关问题时,却发现仍存在部分学生对其文意的错误理解。因此,在错误的引导下,他们进行着错误的理解,以至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可见,学生们对文本的不同理解,导致其思考问题的切入点也各不相同。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抛弃自己的偏见,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每一位学生的理解都是一致的。面对学生理解的差异性,不管对或错,语文教师都不应急于作出评判,要机智地保持沉默,及时地了解学生各自对文本的不同理解,真诚地接纳它们,以便为后续更好地对话做铺垫。

2.学生“要”沉默

①学会在听讲的过程中沉默。听讲就是所谓的听老师讲课,这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语文课堂中的听讲并非一个消极的过程,而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学生与老师进行思维交流的过程,而多数的学生却只是哑然无声。我们还经常发现,学生在课堂上都听懂了,可是课后再去复习巩固时,却发现仍存在许多困惑。

当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多数学生虽然沉默着,认真地听着,可是他们并非积极地沉默。因此,听讲时的沉默要求学生不仅要仔细地聆听教师关于语文知识的讲解,而且要将其与自己的理解相对应,找出疑问,提出问题;要完全融入到教学当中,使自己的思维与语文教师的思维保持同步,积极地思考,才能有效提高听课效率。

②学会在探究的过程中沉默。自新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来,在实际的教学中,语文教师们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人建构、自主探究,同时面对探究活动,学生们也表现出积极的探究精神。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为和独立思考的个人。”新课程的目标也是如此。但审视课堂,我们不难发现,在那些看似热热闹闹的探究活动中,很多学生的探究都缺乏深度,对所要探究的问题并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思索,为了探究而探究。试问:这样的探究活动,有多少学生真正参与、体验了学习的快乐、获得了心智的发展呢?

可见,真正的探究活动不仅要求学生们要动一动,更要注重思维的发展;要亲历到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不追求表面的虚假热闹、“人云亦云”,而是要保持机智的沉默,学会静静地思考,对所要研究的问题,能够根据各自的知识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使自身的思维在沉默的思考中得到发展。

四、结语

沉默的选择应把握好时机和时间,发挥“沉默”的教学功能。我们在运用时要适时、适量,不能过分,要正确理解它和教学语言的关系,分清主次。成功的一堂语文课,恰似一曲动人心弦的交响乐章,“有声”与“无声”相济,张弛开合,才能形成魅力无穷的课堂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