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10千伏线路合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配网10千伏线路合环研究

欧尔文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南供电公司青海海南813000)

摘要:在城区配电网安排计划倒方式操作或分段开关之间线路停电检修时,对配网合环等值网络进行分析,明确影响10kV配网合环调电的影响因素,结合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进行合环倒负荷操作。快速判断合环调电可行性的影响因素,从而拟定10kV配电线路合环调电的可行性速判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用户的停电时间,满足用户用电需求。基于此,本文进行配电网合环分析研究。

关键词:配电网;合环调电;影响因素;优化策略;速判方法

随着电网建设规模的扩大,为提高其供电服务水平,提高合环转供电率,配网系统需要进行深入优化与改造。其中客户平均停电次数作为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指标之一,其中10kV配电网的检修、故障及隐患处理等与电网供电可靠性指标息息相关。因此,通过加大对变电站检查力度,积极进行线路抢修,正常调电的次数可通过配网线路的合环调电来减少。进而控制故障发生率,提高配网合环转供电率,保护配网供电安全。

1.10kV配网线路合环调电影响因素

配电网合环是指两条配电线路分别由两个变电站的低压侧母线所带,馈线之间设置有联络开关和刀闸。正常运行方式时,两个变电站的低压母线各自带对应的配电线路,联络开关为断开状态,当其中某条馈线整条或部分线路有停电工作时,先关合上联络处开关和刀闸,再开断出线开关或分段开关,由另一馈线带上该线路整条或部分线路的用电负荷。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

1.1配电网网架结构不合理

10kV配网合环转供电率低下主要源自配网结构与线路布设等问题,中压10kV配电网运行管理中,分支较多,设备复杂,用户用电负荷分散,部分配网单辐射线路数量超出了规定范围,一些线路联络点较少,甚至没有联络点,无法获取各节点负荷,同时单辐射线数量也超多等,都成为影响转供电的几大不良因素。

1.2谐波危害影响

配网系统中转供电点的定位、设置等都关系到配网系统的运行,还有大量用户电子设备,还有铁路电气化负荷,造成配电网潮流中出现大量的三相电压不平衡、谐波源等污染源;其次分支线路通常较细,截面小,无法承担巨大的转供电负荷的冲击;同时供电点设计于前端支线,这样就不能照顾到后端负荷,从而使得前端支线暂停运行,无法高效供电,这样就增加了故障停电面积,从而影响转供电率。

1.3线路长度,供电半径不合理

一般10kV配网供电线路的长度应该控制在15km,供电半径也不宜太长,线路长度超标也势必会升高线损率或者导致线路尾部电压急剧下降。然而由于受环境条件的影响,配电网的线路路径走廊需要综合考虑市政绿化、消防防火、小区防噪音污染等情况,供电范围正在持续扩展,无论是变电站还是线路平时工作过程中都承受较大的压力和载荷,还可能出现重载、超载等现象,这势必会影响合环转供电。

2.提升配网合环转供电率的方法和对策

相序不一致是合环调电首要避免的最大技术风险,因为交流系统的特殊性,发电和用电是一个动态平衡,电网就像一个“蜘蛛网”,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配网的合环操作,对电网设备有影响,对客户设备有影响,对上级电网、继电保护也有影响。

2.1改良网架结构,完善线路参数

配网系统有着相对繁琐、复杂的线路分布,为了提升配网合环转供电率,就要从网架结构入手。很可能导致潮流计算过程中,相关数据的失准、失真,使得潮流计算值与现实有较大差异,对此就要积极完善配网线路参数,通过科学地调节、整顿来提升线路环网率与转供电率,可以通过增设转供电点来使更多的配网线路达到规定的接线标准,科学布设转供电点,使其处于主干线尾部,而且应该根据配网线路载流量来科学设点,创建配网设备台账制度,来确保参数的客观性、准确性。

2.2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化操作

配网合环时会产生环流,主要是因为合环点两侧存在电压差,还有合环馈线的系统参数不同。因此配电网合环时,应尽可能降低环流的幅值,防止馈线超限引起继电保护误动作,造成合环失败。对此,配网合环转供电需要一套先进的制度与规范,在制度规定范围内来规范化执行各项操作。调度员在进行配网合操作之前,首先必须详细弄清楚电力系统各点的运行方式、电压、功率分布和继电保护设置情况,对合环操作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潮流变化进行充分的估计和分析;配网改造与线路建设以后需要抓紧时间来进行相位核对,保证相位准确基础上再入网,联络开关位置需要设下特定的核准,同时也要修正相关的基础台账。

2.3优化评估、计算方法

调度中心结合每月的计划检修停电工作,梳理需要进行调电的工作项目,依据各单位提供的图纸、资料整理合环回路资料,并组织相关变运、营配部门配合对资料进行核实、完善。调度中心方式组以资料为基础,结合相关变电站运行方式安排、合环回路参数、系统潮流等情况,对需要进行调电的线路进行合环潮流计算,评估合环对电网一次设备、潮流的影响;继电组对相关变电站、线路的保护配置、定值等情况进行校核。还有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核相,必须强化核相管理,为各大供电单位提出要求,反复核对、检查自身负责的区域馈线链接处的相位、相序以及相角差等,确保这些数值都能达到合环所需的条件,促进整个工作缜密配合,有条不紊地开展。

2.4设定原则,责任绩效式管理

为了提高转供电率,加强转供电管理,配网合环转供电工作必须统一遵照特定的原则和规则。对于任何一次停电都要及时、迅速地通过合环操作恢复供电,对于不能实行的部门则要求其必须总结经验,提出整改措施。同时也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配合相关人力资源部门、管理机构等形成科学的责任制考核机制,根据合环操作的工作成效来采取奖惩措施,以此来调动相关部门的工作责任意识,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合环转供电工作中。

3.结语

10千伏配电网合环操作是配网安全、持续供电的一大保障,为了提高转供电率,就必须积极探索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举措,加强综合停电管理、研究制约配网故障快速复电的措施、研究并开展10千伏线路故障跳闸强送电、从线路源头强化电网风险预控,加强设备缺陷管理、提升配网转供电能力、大力开展带电作业等。进而为配网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提高配网合环转供电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孔庆耀.10kV配电网合环操作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2]于建辉,周浩,陆华.杭州10kV配电网合环问题的研究[J].机电工程,2007,24(10):54-57.

[3]李旭前,石连生,吕泽阳等.10kV配电网合环倒负荷研究[J].云南电力技术,2014,42(2):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