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理论知识的教与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2

浅谈化学理论知识的教与学

顾苏宁

顾苏宁宁夏银川二十五中750000

摘要: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有力手段。但多年来,化学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实验教学成为理论教学的附属,实验成了理论知识的验证,有的课程理论与实验严重脱节。因此,打破实验的附属性地位,真正让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一起构成高等化学教育完整的教学体系,是化学教学改革的关键。

关键词:化学理论教学模式

一、化学基本理论教学模式构建

化学基本理论的学习根据现代学习基本理论也历经五个阶段:感知、提问阶段—假设阶段—验证阶段—整合阶段—运用阶段,这五个阶段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任务。

感知、提问阶段:感知老师提出的或自己已知的化学事实或现象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已知的相关知识来归纳、演绎。例如:在进行化学热力学反应方程式书写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明确“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与普通化学反应方程式有何异同”的问题。

假设阶段。在准确感知事物的基础上,通过应用化学思维的方法和化学概念对所感知的化学事实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提出化学假说。在这个阶段,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准备好必要的概念,并引导学生积极利用其原有的化学理论知识和其他化学知识,进行科学的思维。

验证阶段。当假设形成后,进入假说的验证阶段。利用其他事实或进行实验对假设进行检验,如果能证实假说成立,化学理论成立,或以假说作理论基础,设计化学实验,用实验验证假说的成立。这一阶段不仅仅是对假说的验证,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这一阶段还是实现理论如何付诸实践,如何在理论掌握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思维,获得新的成果的过程。因为提出假设是理论基础上的推理,而进行假说的验证是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做出有用成果的过程。理论总是要落实到实践中才有意义,因此这阶段的过程是学会运用,获得有用的成果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学生学习的发展可能比进行假说还要重要。

整合阶段。经过理论假说和理论验证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理论有了正确的认识,但这时的认识还处于较为零散的阶段,需要通过对所认识的理论进行梳理和整和,形成较为清晰的理论结构。如化学平衡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可逆反应是不能进行到底的反应现象,也了解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是因为反应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实质,也验证了反应达到平衡时是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达到相同的原理等等知识,这些知识还需整合,形成化学平衡理论的语言表述,这才完全达成理论学习的目标。

运用阶段。运用理论解决新的问题是学习的基本过程。通过上述四个阶段的学习,实践出真知。任何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只有通过了运用我们才能进一步明确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的内涵,在什么条件下是适用的、以及各种使用注意事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单能验证我们所学的化学理论知识还能在这个过程中更加丰富、巩固和发展我们所学的化学理论。

二、化学理论知识的教学

1.加强学生学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化学习惯。化学是一门以理解逻辑思维为主,以文科记忆为辅的科学,是理科中的文科,同时化学知识有“杂、乱、多、细、碎”之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课上容易听得懂,课后容易忘记,考试容易错,针对这些现象,如果不把化学知识进行有序地排列和系统地分层,无疑会给学生的学习和掌握增添困难。学习的普遍规律是在课上可以边理解边记忆,也可以先理解后记忆,但是有的知识暂时不理解的也要先记忆,如果既不理解也不记忆的等于没有学习相关的知识,知识就出现断层,如化学人教版中电解水实验结论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以及单质与化合物的概念中都提到元素这两个词,然而元素、原子的学习还在后面一章,所以对于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就得先记忆后理解,等学完了元素的概念后可以将这些概念拿出来重温,学生会觉得茅塞顿开。

2.从学生的思考角度和方法形成化学基本概念。义务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立场设计教学流程:指导学生将刚刚学习的知识灵活应用到解决问题中,使学生对知识的建构不再孤立,同时学生从自己的思考角度认识到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以及守恒的原因,并且在这过程中以具体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继续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3.重视化学实验。在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以此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自信心。如何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对于化学的实践教学,主要就是进行实验教学,就是针对理论教学中涉及到的知识,安排相应的实验课,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另外,要增强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参与感,不能只是在一旁观看,而应该主动进行操作;只用真正动手操作,才能对操作步骤和操作方法有较为深刻的印象,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卫强中学化学基础理论教学策略初探.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

[2]曾胜中学化学基本理论意义建构教学实验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