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及其应用周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试析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及其应用周松

周松

(贵州航天特种车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遵义563108)

摘要:近年来,机械零件加工工艺的应用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轴类零件以及箱体类零件等多个角度,多方面,对主要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及其应用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应用

1前言

作为一项实际要求较高的实践性工作,机械零件加工的特殊性不言而喻。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机械零件加工工艺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机械零件加工相关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

2概述

机械零件加工环节出现变形问题是较为常见的,这就对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实际操作环节存在各类影响因素,致使精度控制出现偏差,而零件加工在受到不良作用后,形状也会随之改变,相对的零件的尺寸也将发生变化,这就导致机械零件的使用受到直接限制,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零件加工效率,促使正常使用量不断提升,就需要对导致零件变形的因素进行重点考量,而后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为企业创造更为丰富的经济效益。

3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轴类零件是旋转体零件,这种类型的零件在加工过程中是经常遇到的零件之一。根据轴类零件结构形状的不同,它可分为空心轴、阶梯轴、光轴和曲轴等。

3.1轴类零件一般加工要求

一是零件图工艺分析,要研究产品装配图,要做好技术要求的相关准备工作;二是精基准选择,尽可能选设计基准或装配基准作为定位基准,使定位基准与测量基准重合;三是粗基准选择,选牢固可靠表面为粗基准,应选非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同时,粗基准不可重复使用;四是渗碳件加工工艺路线,一定要做到加工顺序正确。因此,在制订工艺规程时,尽量采用先进加工方法,制订出合理的工艺规程。

3.2轴类零件加工的工艺分析

(1)轴类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轴类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主要为:一是粗车―半精车―精车;二是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三是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四是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光整加工。

(2)典型加工工艺路线。主要为:毛坯及其热处理―预加工―车削外圆―铣键槽―(花键槽、沟槽)―热处理―磨削―终检。

(3)轴类零件加工的定位基准和装夹。主要包括:以工件的中心孔定位。中心孔不仅是车削时的定位基准,又符合基准统一原则。以外圆和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这种定位方法能承受较大的切削力矩,是轴类零件最常见的一种定位方法。以带有中心孔的锥堵作为定位基准。锥堵和锥套心轴上的中心孔即是其本身制造的定位基准,又是空心轴外圆精加工的基准。生产中,锥堵安装后一般不得拆下和更换,直至加工完毕。以两外圆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可消除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误差。在加工空心轴的内孔时,可用轴的两外圆表面作為定位基准。

4箱体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

4.1箱体加工定位基准的选择。一是粗基准的选择。一般宜选箱体的重要孔的毛坯孔作粗基准。由于铸造时内壁和轴孔是同一个型心浇铸的,因此实际生产中,一般以轴孔为粗基准。二是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一般优先考虑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同一原则。

4.2主要表面的加工方法选择。一是箱体的主要加工表面有平面和轴承支承孔。二是箱体上公差等级为IT7级精度的轴承支承孔,一般需要经过3~4次加工。箱体平面的粗加工和半精加工主要采用刨削和铣削,也可采用车削。当孔的加工精度超过IT6级,还应增加一道精密加工工序。

4.3箱体加工顺序的安排。由于箱体上的孔分布在平面上,所以先加工平面对孔加工有利。对于次要孔与主要孔相交的孔系,必须先完成主要孔的精加工,再加工次要孔。车床主轴箱体的孔系也可选择在卧式加工中心上加工,因为减少了装夹次数,提高生产率。

5保证加工精度的方法

5.1就地加工。此种加工方式适用于需要进行二次加工的部分零件,具有影响因素少、误差小等优势。对于零件加工来讲,首次加工并不一定能够满足精度要求,所以,为了使用效果考虑,在使用之前通常还需要对其进行优化处理,这就是一般所说的二次加工。二次加工同样会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而出现一些误差。为了尽可能的减小误差,在必须要进行二次加工的时候就可以酌情考虑“就地加工”。就地加工的优势体现在:其能够对环境变化造成的误差累积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所以,此种方式也是现实中最常用的二次加工法之一。对于部分机械产品来讲,为了控制误差对其性能的影响作用,可考虑通过零件组装并精加工的方式,来提升整体精度。

5.2减小误差。此项措施针对的是原始误差,在精度保护方面属于常用手段,效果相对较好。简单来讲,此项措施指的就是:在进行零件加工的时候,通过分析引起误差的原因,来明确应对策略,并制定相应的消除措施,将原始误差尽可能的降至最小。由于制定的措施往往都很有针对性,故此种方法的消除效果通常也比较显著。

5.3补偿误差。此项措施是针对加工误差而言,实质是根据原有误差的方向及大小,借助人力制造一个与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误差,使二者相互抵消,进而达到保证整体精准的目的。在个别情况下,此种人为抵消的补偿措施可以使用固定值,但一般情况下是需要结合实际需要灵活确定的。也就是说,不同情况应采用不同的补偿值。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应用问题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实践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机械零件加工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其关键工艺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措施与方法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于健,周明珠.浅析机械零件加工过程中的问题及措施[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06):68-71.

[2]陈兵.关于机械零件加工减小表面粗糙度方法的探讨[J].卷宗.2017(01):115-116.

[3]张祝珲,梁晗,朱演.机械零件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J].南方农机.2016(21):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