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新生儿低血糖早期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产科新生儿低血糖早期护理干预

杨晓伟

杨晓伟

烟台毓璜顶医院

摘要:探讨产科新生儿低血糖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提高产科整体护理水平。方法:对新生儿低血糖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305例新生儿中,诊断新生儿低血糖16例,发病率5.2%。结论:产科病房的新生儿中,早期监测血糖、监测体温,早期护理干预,早期合理喂养对避免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低血糖;护理干预;产科新生儿

1.前言

新生儿低血糖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代谢紊乱疾病,其发生率3%-11%,在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中可达25%。低血糖:新生儿血糖≤2.2mmol/L;临界低血糖:>2.2-2.6mmol/L。血糖<2.6mmol/L为临床需要处理的临界值,对新生儿低血糖和神经系统损伤关系的相关研究发现,血糖<2.6mmol/L时,尤其反复低于此水平,可引起神经系统损害;血糖<1.7mmol/L时,脑损伤的发生率大大增加。定期监测血糖值,可为预防新生儿低血糖及治疗提供及时的临床依据,降低新生儿脑损伤情况。

2.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5月我科305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顺产195例,剖宫产110例;母亲妊娠期糖尿病22例,巨大儿31例,早产儿21例,足月小样儿1例。母亲糖尿病或者GDM使胎儿在母体内胰岛素生成增加及胰腺过度刺激,可致高胰岛素血症。出生后突然脱离母体供给的葡萄糖,极易出现新生儿低血糖;母亲孕37周肝糖原迅速增加,新生儿体内糖原主要是胎儿期自母体胎盘获得,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体内难以储备充足的糖原,易发生低血糖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寒冷刺激时,加速葡萄糖分解,更易出现低血糖;

剖宫产术前禁食、术后疼痛、限制饮食和活动等开奶延迟;新生儿方面:窒息导致糖代谢紊乱,干扰葡萄糖内环境的稳定,易发生低血糖;感染时糖代谢增加并加重糖原异生,棕色脂肪消耗增加,糖原异生来源中断,可导致低血糖。

3.方法:血糖测定是确诊和早期发现的主要手段,新生儿出生后均采取微量血糖仪测量血糖,血糖<2.6mmol/L为临床需要处理的临界值,≤2.2mmol/L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

3.1干预措施:新生儿出生血糖≤2.2mmol/L16例;新生儿出生血糖2.3-2.6mmol/L,37例,共53例,为我们干预的目标,采取的干预措施为口服5%葡萄糖水+配方奶+母乳混合喂养,1小时后复测血糖。

3.2观察指标:如新生儿血糖≥2.8mmoml/L,给予母乳喂养;如新生儿血糖<2.6mmol/L,甚至≤2.2mmol/L,及时通知医生,请儿科会诊或者转儿科治疗。血糖值记录在血糖监测记录本和电子病历监测记录单,采取的干预措施及时记录在电子病历监测记录单上。

3.3护理措施:(1)保暖:产科病室温度22-24℃,湿度55%-60%,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内均监测体温,维持在36-37℃。体温35-36℃,选择增加包被,母亲搂抱、加强喂养等方式保暖,30min后复测;对于早产儿和体温不升者,根据体温、体重、胎龄情况,选择新生儿暖箱保暖。(2)监测血糖:新生儿回病房后30min内均监测血糖一次,准确评估新生儿出生时的血糖水平,及时纠正低血糖和预防低血糖,指导正确的喂养方式,避免血糖的异常波动,最大程度避免低血糖对新生儿神经系统的损伤。对于高危新生儿采取出生后即刻、1小时、2小时三次血糖测量法,如有异常,增加3小时复测法。(3)预防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护理新生儿前、后均洗手,进行各项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母亲阳性的新生儿做好床边隔离;新生儿的奶具一用一消毒,糖水、奶液现配现用;做好新生儿皮肤护理,尤其足跟部采血部位。(4)早吸吮、合理喂养: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与母亲进行皮肤接触,早吸吮,产房观察1小时后回病房,30min内监测血糖,血糖<2.6mmol/L,立即给予口服5%GS(5-10ml/Kg)+配方奶,1小时后复测血糖,如复测血糖>2.8mmol/L,给予母乳喂养;如血糖<2.6mmol/L,甚至≤2.2mmol/L,及时通知医生,请儿科会诊或者转儿科治疗。(5)严密观察病情:新生儿低血糖大多无症状,有症状者多表现为面色苍白、大汗、反应低下、呼吸异常、嗜睡、眼球不正常转动、阵发性紫绀喂养困难、重者可出现惊厥、昏迷,持续反复的低血糖可导致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观察新生儿面色、反应、呼吸、肌张力、体温的变化及有无额头大汗、嗜睡情况,及时汇报、及时干预、及时记录。

4.结果:通过干预,16例出生血糖≤2.2mmol/L的新生儿,1小时后血糖≥2.8mmoml/L11例,2小时后血糖≥2.8mmoml/L3例,3小时后血糖≥2.8mmoml/L2例;37例出生血糖2.3-2.6mmol/L的新生儿,1小时后血糖≥2.8mmoml/L,33例,2小时后血糖≥2.8mmoml/L2例,3小时后血糖≥2.8mmoml/L2例。

5.讨论

新生儿低血糖是产科新生儿最常见的并发症,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是脑发育急速时期,脑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率大,如出生24小时内血糖波动幅度过大,会影响大脑生长发育和功能发育,甚至引发癫痫、脑瘫等损伤性疾病;葡萄糖是新生儿脑组织代谢的唯一能源,低血糖可使脑细胞失去基本的能量来源,脑细胞和生理活动无法进行,如不及时纠正低血糖,将会造成永久的脑损伤,发生越早、持续时间越长,越易造成新生儿永久性脑损害。美国新生儿血糖管理指南建议:所有高危新生儿在出生早期需要常规血糖筛查,随后每3h复测1次,至少2次。母妊娠期糖尿病(尤其A2级)、巨大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足月小样儿、围产期缺氧、窒息史、其他:胎膜早破、母乳不足、喂养困难等等是产科新生儿低血糖的高危因素,及早监测、及早干预、合理喂养对于避免产科病房出现新生儿低血糖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淑芳,杨春梅.高危新生儿并发低血糖危险因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7):201-202

2.陈细香.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临床特征与脑电图监测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1):145-146

3.贾玲.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临床特征40例分析[J].四川医学.2013.34(3):374-375

4.郭志梅,刘芳,周春风等.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振幅整合脑电图特征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13,31(11):1019-1023

5.陈一平,新生儿低血糖59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6):110-111

6.候阿娜,薛辛东.新生儿低血糖诊疗策略[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5.2第7卷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