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随文练笔的问题及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核心素养视角下随文练笔的问题及策略

夏巧玲

夏巧玲(浙江省义乌市义亭小学浙江义乌322000)

摘要:随文练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心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被广泛采用。可是,许多随文练笔流于形式,还存在目标不明、落点不准、手段单一等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把握文本,关注学情,搭设阶梯,小组合作等策略更有效地开展。

关键词:随文练笔;存在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9)06-201-01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和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着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要追问阅读的程度。”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读写的密不可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随文练笔以“切口小、落点深、着眼高”的特点,整合了阅读与习作教学,因此在语文课上广泛被采用。

一、随文练笔的存在问题

但是我们发现,许多随文练笔流于形式,收获不大,存在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

一是目标不明。阅读教学中要“以读为本、读中带写”,它不能偏离课文,也不能过多地占用阅读的时间,因此容易走过场。

二是落点不准。一节语文课,练什么、怎么练、练到什么程度,都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而事实上,多数教师在布置练笔时都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并且不是每一类素材、每一课书都能挖掘到适合练习的小练笔,也不是无论什么时机都适合做小练笔,造成小练笔的盲目、随意与无序。

三是手段单一。有些教师不管学生喜不喜欢,每次“练笔”均采用单一、呆板的形式。如学了写人物的文章后,都要求学生写“,我想对你说”。这种缺乏学生情感参与的练笔,导致的结果往往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使学生思想僵化。小练笔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二、随文练笔的策略

一)文体先行,找准随文练笔的关注点

随文练笔的落脚点,应该是深入解读文本后,确立具有文本特点的目标。通过小练笔能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感受文体特征,运用语言,提升语文素养。

每篇文本有它独有的特点,这需要我们立足语言,围绕内容、方法,通过多种学习材料的整合,选取适合学生学情的落脚点。具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文本提供写作的内容,如语言材料,文本信息,相关主题;另一类是文本提供写作的形式和写作的技法,如:句、段、篇文本形式,写作技法,文章结构……

除了从文本的角度考虑以外,我们也不能忽视对学情的分析。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那么很容易犯“难易失当”的错误。合适的随文练笔一定要让文本特点和学生之间取得一致,才能取得真正好的效果。

二)策略在后,探寻形式多样的随文练笔

1、“提纲挈领”——寻求最佳结合点

为保证阅读教学语言训练效果,我们需要寻求训练点与教学目标的最佳结合,提纲挈领,整体把握。如《风筝》小练笔:我们向那房子跑去后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最后找到了“我们”的幸福鸟吗?动笔写一写。请你设想一下,注意把寻找的结果写出来,把你们当时的心情写下来。如果能用上今天学到的这些描写心情的词语就更好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积累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孩子放风筝的乐趣。这个练笔符合学生的喜好,同时让学生运用了描写心情的词语,也让孩子体会了风筝带来的快乐,真可谓是“一箭双雕”。

2、“恰到好处”——找准练笔切入点

根据文本的个性,我们确立了具有文本特点的目标,明确了本文是选取内容还是形式上来进行练笔。接着,我们要确定练笔的时机,可选择在“情节留白”处填补,实现阅读期待;在“言外之意”处揣摩,诠释文本内涵;在“结尾延伸”处创造,升华情感体验等。例如《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总分总”的结构特别明显,适合模仿学习。于是,我设计了仿写小练笔。仿照第4段,想象一个生活情景,用“总分总”段式写下来,要求传神地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以及周边的环境。

在练笔前,我先让学生思考什么地方人很多,而且神态各不相同?帮助学生选材,如:拔河比赛时、运动场上、商店里、下雨了、大街上的人们、吃年夜饭时、看到有个小孩落水了……

学生在思考后,有自己的想法后,我请学生按照如下结构进行练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也很有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次练笔,既让学生领会“总分总”的写作方法,也训练了学生的神态的描写。

3、学习单——搭设练笔的阶梯

在设计阅读教学时,对于以习作训练为核心目标的话,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应该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好不同环节的情境,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单的方式,为学生练笔搭设阶梯。

《绝招》一课,有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三份以日记为载体运用语言的学习单:

第一份学习单:把小柱子第一次比绝招失败的失落化成日记。

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天气

三胖、二福表演完了,都把目光投向瘦小的我。我的鼻尖________。我想了一会儿,站起身,面对大树,两只胳膊________,脚掌________,不料,二福立刻还我个________。

我觉得自己________,低下头________。

第二份学习单:展开联想,再现苦练绝招的小柱子。

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天气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我始终没有忘记大树下的尴尬,暗暗练着自己的绝招。

放学一有空,我就________;

窗外传来小伙伴的玩耍嬉戏声,我________;……

当练绝招遇到困难时,我________。

第三份学习单:小柱子第二次比绝招的高兴心情溢于言表。

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天气

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绝招,太绝了!”我________,________。

这三份学习单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略读课文教学学语言、用语言的目的。第一份学习单立足文本,是对第一次比绝招失败的回顾,也是对词语的积累和运用,是对课文的归纳。第二份学习单展开联想,情景再现,走近人物,是语言运用也是对人物的评价,高于文本。第三份学习单是方法渗透,学法迁移,丰满人物的形象,让学生明白,从动作、神态、表情同样可以写出人物的心情,是主题提炼,走出文本。

4、小组合作——激发练笔动力

学生喜欢竞争与游戏,在随文练笔时,不妨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竞争等方式,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舞台。如:我在教授三下第一课《燕子》时,让四人小组以“燕子的自述”为主题,写一篇小练笔,组内交流,具体可以围绕“模样——赶来了——飞行——停歇”。有的小组每人负责一点来写,最后整合,自己写的部分自己演。也有的小组通力合作,一起完成,一起表演。在全班展示时,每个小组铆足了劲儿,有深情朗读的,有表演的……课堂充满了乐趣。

相信在这样的激励下,学生一定会对小练笔更加充满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