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148例疗效分析

/ 1

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148例疗效分析

宋华1张继旭2

宋华1张继旭2

(1云南省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678000;2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678000)

【中图分类号】R3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9-0229-02

【关键词】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带状疱疹治疗

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沿周缘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及神经痛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此病毒一般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患肿瘤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激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点,由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由于在急性期可引起神经炎和神经节炎,大多伴有较重神经痛,且可拖延甚久。我科于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在缩短疗程,减少复发方面取得较好效果,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48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90例,年龄17-96岁,中位年龄40岁,病程2天至1月,中位病程2周,148例患者均有不同部位疱疹,伴针刺样或烧灼样疼痛,其108例伴有眼部不适、疼痛、畏光、流泪,92例伴有皮肤瘙痒,32例伴有皮肤感觉麻木,40例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6例伴有发热。

1.2方法:我科对以上病例采用西咪替丁注射液0.6克或0.8克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联合阿昔洛韦注射液0.75克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天1次,7天为一个疗程。其它常规用药不变。

1.3疗效标准:痊愈-疱疹结痂、脱落,疼痛消失,眼部、皮肤、消化道等症状全部消失;基本治愈-疱疹结痂、脱落,疼痛缓解,眼部、皮肤、消化道等症状全部消失;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2结果

2.1本组148例用药后,痊愈140例,基本痊愈5例,无效3例。治愈天数最短4天,最长14天,平均7天,治愈率94.6%。

2.2我们对所有病例追踪调查,发现其复发率低,追踪半年仅有2例复发,即带状疱疹经过治疗好转数月或数年后,再次出现在相同或不同部位的疱疹,伴疼痛,可有眼部症状,或皮肤症状,或消化道症状等等。

3讨论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呼吸道粘膜进入体内,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或脑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受到干扰,如感冒或某些传染病,恶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放射治疗,使用某些药物如免疫抑制剂及肾上腺皮质激素、锑剂、砷剂,外伤,器官移植及过度疲劳等,神经节内的病毒即被激发,再活化,沿感觉神经通路到达皮肤,即引起该神经区的带状疱疹,多见于肋间神经或三叉神经第一支分布区。

西咪替丁是一种抗组胺H2受体拮抗剂,传统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很少有报道西咪替丁具有抗病毒及提高机体免疫力功能。我科根据西咪替丁可透过血一脑脊液屏障,且具有抗病毒及提高机体免疫力功能的特点,利用西咪替丁与大脑痛觉相关的内啡呔相互作用,缓解疼痛,并且达到止痒,止痛,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效果,从而防止复发等作用。而阿昔洛韦具有抗病毒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后,患者症状缓解明显,从使用至今未发现任何一例有明显副作用的情况,该两组药物联合治疗中价格低廉,疗效好,患者容易接受,适合基层医院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方淑贤,刘方海,方建国.临床药物指南.科学出版社.2001,2.

[2]汪明性.药理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9.

[3]王光超.皮肤性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9.

[4]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

[5]陈灏珠等.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