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干预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认知干预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

赵萌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南新乡453100)

【摘要】目的探究认知干预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认知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成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干预护理实施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血压控制效果的提升,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关键词】认知干预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

高血压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心内科慢性疾病,人体血压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因此大多数老年人都伴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症状[1]。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联合作用形成的高血压症型,患者血压持续升高,随着病程的进展,会引起心脏和血管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必须加强血压管控[2]。在治疗期间,实施认知干预护理,提高患者的病症认知水平,督促患者加强自我管理,对于血压控制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此次试验旨在探究认知干预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以数学领域的盲选法作为标准,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6:20;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43岁、64岁,中位数年龄(52.46±5.72)岁;最低、最高病程分别为15个月、10年,病程中位数为(5.57±2.30)年。对照组例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7:19;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42岁、65岁,中位数年龄(53.01±5.18)岁;最低、最高病程分别为13个月、10年,病程中位数为(5.61±2.25)年。根据以上各项基本资料可知,两组对比不明显(P>0.05),存在对比研究的价值。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建议》中的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患者收缩压不小于140mmHg,且(或)舒张压不小于90mmHg;②此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通过,患者均知悉此次试验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

(2)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②神经系统疾病患者[4]。

1.3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根据患者的需求,实施对症护理,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认知干预护理,具体方案为:①临床知识宣教。通过口头宣讲的方式,向患者宣传高血压的医学知识及治疗方式,包括自我管理方式及急救方式,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血压监测,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降压目标,调整用药方案。同时,组织高血压患者进行养生讲座或者娱乐活动,促进患者间的交流活动,丰富住院生活;②日常生活指导。饮食控制和生活管理是血压控制的有效措施,护理人员应该告知患者正确的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帮助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餐谱,多食用一些低热低脂、富含维生素或者粗纤维的食物,严格控制钠和钾的摄入。叮嘱按时吃药,每日进行身体清洁,在家属的陪同下饭后散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③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应保持心境平和,不宜有太大的情绪波动,但是在面对陌生的医疗环境时,患者难免会产生焦虑感和孤独感,加上疾病的困扰,患者会感到恐惧、抑郁。因此,医护人员需要格外注意照顾患者情绪,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实施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并告知护理的目的,获取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同时,在病房播放轻松娱乐的音乐,联合家属给予患者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引导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接受治疗。

1.4判定标准

采用焦虑自评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其中,SAS评分超过50分说明患者有焦虑心理,SDS评分超过53分说明患者有抑郁情绪,分数越高说明情况越严重[5-7]。治疗后,测量两组患者血压,记录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对比两组血压控制效果。

1.5统计学分析

选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加以处理,在计量资料方面,采取(X(—)+S)加以表示,本次两组之间数据对比采取t进行检验,如果P值低于0.05,代表两组的数据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具备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两组心理状态变化

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疾病,大多数患者属于原发性高血压,随着病程的进展,血压持续升高,会演变为高血压危重症,造成患者心、脑、肾等重要组织器官的病变和损害[8]。除药物治疗外,改善生活方式,合理控制饮食,保持轻松平和的心态,是高血压患者管理的必要措施。通过认知干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病症认知水平,明确自我管理的意义,在提高治疗依从性的同时,约束自己的行为,为血压控制提供良好的基础。

此次试验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认知干预护理,护理后,其心理状态及血压控制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认知干预护理实施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消除其焦虑、抑郁情绪,促进血压控制效果的提升,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田玉清,付丽莉,牛文莉.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1):133-135.

[2]覃玉丽,覃月爱,袁关秀.联动式健康教育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护理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7,15(10):1189-1191.

[3]姜植.中医时间护理干预在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6):287.

[4]严明芹,滕兆林.心理护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改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0):20-22.

[5]肖秀峰.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5):144-146.

[6]黄春选,常永智,谢艳华.社区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遵医依从性及血压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0):68-71.

[7]李娜.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09):247-248.

[8]王喆.人性化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8):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