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能力,开发创新潜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培养创新能力,开发创新潜能

刘学智

刘学智山东省寿光市台头实验小学262735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近几年来的教改课题。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使教学不仅具有传授知识的功能,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的提高,而且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呢?

一、发扬数学民主,诱发创造意识

要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萌芽,首先要探索科学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创造潜能。

教师只有充分相信能力发展的可能性,才能发现孩子创造思维的“闪光点”。应该看到,创造思维的萌芽不仅高年级学生有,低年级学生身上也有;不仅优等生能培养,学习困难生也可能发展。例如:低年级小朋友能看着丰富多彩的教学插图,在教师的启发下自由想象,把形象的事物转化为数学问题,自己选择条件,独立地编出一道道不同的应用题,这就是“创新”意识初步萌芽的具体表现。

2.鼓励孩子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小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往往和创造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我们要多给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对有独特见解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对错误的看法要及时地纠正,对不完善的见解要引导补充。

如教学“平均数应用题”,例题是:“第一小组有4人,平均每人重31千克;第六小组有6人,平均每人重30千克。这两组平均每人重多少千克?”教师出示题目后并没有急于讲解,而是让学生小组探索不同的解法,再全班交流。其中比较典型的解法有:(1)(31×4+30×6)&pide;(4+6);(2)(31×4+30×6)&pide;2;(3)(31+30)&pide;2;(4)(31+30)×(4+6)&pide;(4+6)。随后教师耐心地听取每一位学生的思考方法介绍,适时指导,及时纠正。这样的教学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为学生的畅所欲言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3.激发学生勇于创新、发扬民主,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必要条件。

要使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关键在于结合日常教学工作,有目地、有意识地培养和引导。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满足于学生对知识的一般性理解和应用,要鼓励学生去冲破习惯的思考方法,寻求最佳的解题途径。注意挖掘题目的潜在因素,引导学生在解法上重开思路,是激发学生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

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某班有男生25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4/5,这个班一共有学生多少人?”一般方法是先求女生的人数:25×4/5=20(人);再求全班人数:25+20=45(人)。可当教师问能不能用其他的好方法解答时,就有学生大胆提出了“25×(1+4/5)=45(人)”的算法。这样的解答方法简洁明了,闪耀着思维的火花,迸发出创新的光芒。

二、注重研究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自己探求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研究性学习方法的运用,引导学生在学习时会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1.创造性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此,我们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不断探索知识的热情。例如教学“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性征”时,教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只要你说出一个数,我就能知道它能否被2和5整除。”出于好奇心,学生都抢着说出较大的数,力求难住老师,当老师都迅速准确地判断出来后,学生的好奇心就转化成了求知欲,纷纷问老师:“为什么你能判断得又准又快呢?”他们迫切想了解其中的奥秘,从而主动地学习了“能被2或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知识。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大大超过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效果。

2.引导学生自己研讨。

在教学中,通过研讨,学生彼此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争论,可以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反馈,有利于促进每个人都积极地独立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时间单位“年、月、日”的教学,由于这些时间单位看不见、摸不到,怎样才能使学生看得见、摸得到,从而来“发现”这些时间单位间的关系呢?上课时,可以让每个学生准备一张年历卡,让大家先仔细看、用心想:年历上你能发现年和月有什么关系?月和日、年和日又有什么关系?然后在小组里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得出一些规律。学生借助年历卡,人人有话说,提出了好多问题,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发现”欲望和创造思维。

3.动手动脑,培养创新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方法,促进思维的发展。一是多提供说的机会,如在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说说概念的形成过程及新旧概念的联系与区别;二是多提供操作机会,在教学中让学生拼一拼、剪一剪、摆一摆、画一画、折一折;三是在教学中注意精心设计提问,启发学生思维,给学生以思考的时空。

有人把学生的创新潜能比作一个矿藏的矿产是很贴切的,它需要人们去勘探、发现和开采,如果不去开采,让它永远埋在地下,就不能成为有用资源。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教育是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资源,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所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教师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