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职业判断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3

论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职业判断的关系

蔡秋娜

汕头市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校广东汕头515041

摘要:会计信息的提供者是企业的财务人员,财务人员对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职业判断,影响了财务人员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从而影响了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企业应该通过多种有效的措施,提高财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会计职业判断

会计信息是指通过科学预测或实际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过去、现在或将来有关资金运动状况的各种可为人们接受和理解的信息、数据、资料等的总称。会计信息是市场经济信息的通用语言,无论对企业微观管理或对国家宏观调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包括投资者、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会计信息的提供者是企业的财务人员,财务人员对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职业判断,影响了财务人员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从而影响了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一、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职业判断密切相关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基本规范,是财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质量特征。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质量要求,是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具备的基本质量特征;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是会计信息的次级质量要求,是对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等首要质量要求的补充和完善,尤其是在对某些特殊交易或者事项进行处理时,需要根据这些质量要求来把握其会计处理原则。这就需要财务人员针对某些经济业务的不确定因素,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法律法规及实践经验做出合理判断,也就是财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

1.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在会计职业判断中,在外在形式与经济业务的实质和经济现实相背离的情况下,财务人员应当具备更好的职业判断能力。实质重于形式在企业经济业务当中并不少见,如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选择、收入的确认和计量等。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中规定:“下列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本准则规定,采用成本法核算:(一)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二)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这就涉及企业财务人员对“控制”的职业判断。有些合并,从投资比例来看,虽然投资者拥有被投资企业50%或50%以下的股份,但是投资者通过章程、协议等有权决定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的财务人员就应该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来判断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程度,从而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恰当的核算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关于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方面,财务人员应该认真领会有关规定,在处理销售商品经济业务时,应该把重点放在商品的风险和报酬是否已经完全转移,而不是法律形式上商品的所有权问题。例如企业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即商品已经交付,货款分期收回。在这种销售方式下,企业将商品交付购货方,通常表明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给购货方,财务人员应该根据职业判断,在该经济业务满足收入确认的其他条件时,根据应收款项的公允价值(或现行售价)一次确认收入。因为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收回货款,强调的只是一个结算时点,与风险和报酬的转移没有关系。因此,企业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在这种经济业务的处理中,财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直接影响到财务报告收入信息的正确与否。

财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合理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根据会计职业判断,综合分析法律法规和经济实质,以实质和经济现实作为核算和反映的依据,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2.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一项会计信息是否具有重要性,关键看该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是否会影响投资者等使用者据此做出的决策。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财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财务人员应当根据企业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来加以判断。对于一些可能会对企业的资产、负债程度、收益等有较大的影响,并且会影响到决策者对于财务报告的准确判断的重要的会计事项,要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以及科学的程序对重大的会计事项进行处理,并且还要在财务报告中进行充分的展示。而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客观性以及不可能会误导决策者对财务会计报告的判断的前提之下,可以适当地进行简化的处理。

如企业财务人员会针对预付款项的重要程度的不同来决定会计处理。如果预付款项对于企业十分重要,就要设置“预付账款”账户进行单独的核算。对于预付款项的业务相对较少,就不需要设置“预付账款”账户,而将预付款项放在“应付账款”账户中进行反映,这样可以简化账户的设置。

又如《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应用指南对于信息披露的顺序进行了一些列示,但是范围过于宽泛。依据顺序效应的理论,信息的披露顺序是怎么样的对于信息使用者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财务人员要运用会计职业判断,依据重要性原则来进行较为合理的信息披露,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性,避免决策者由于会计信息披露的顺序性不合理而产生决策风险。因此,财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应当运用会计职业判断,针对经济业务进行重要程度的区分,根据重要性的不同采取合理的会计处理方式。

3.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谨慎性原则的执行依托于会计估计,而只要有估计,就肯定有分歧和不同的理解。各种无法避免的主观因素使得会计估计始终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如或有事项的确认、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法、坏账准备金的提取等。因此,在运用该原则时,财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影响了相关项目的会计信息质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规定,与或有事项有关的义务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时,确认为预计负债进行确认和计量:(1)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2)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或有事项的计量是指与或有事项相关义务形成的预计负债的计量,涉及最佳估计数的确定、预期可获得补偿的处理、风险和不确定性、货币时间价值、未来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账面价值的复核等需要考虑的因素。所以对于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财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显得尤为重要,财务人员会计职业判断力的高低决定了财务报告中预计负债、营业外支出等项目的信息质量。

如债务担保,企业对外提供债务担保如果涉及未决诉讼,应分情况进行处理:(1)企业已被判败诉,应当按照人民法院判决的应承担的损失金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2)已判决败诉,但企业正在上诉,或者经上一级人民法院裁定暂缓执行,或者由上一级人民法院发回重审等,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已有判决结果合理估计可能产生的损失金额,确认为预计负债,并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3)人民法院尚未判决的,企业应向其律师或法律顾问等咨询,估计败诉的可能性,以及败诉后可能发生的损失金额,并取得有关书面意见。如果败诉的可能性大于胜诉的可能性,并且损失金额能够合理估计的,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将预计担保损失金额确认为预计负债,并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对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应采用直线法还是加速折旧法,企业估计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采用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还是个别认定法,这些都需要财务人员运用会计职业判断,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而财务人员的正确选择,将使企业财务报告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准确,利润更真实。

4.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应用指南虽然对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条件做了具体的阐述,但是有一些销售方式还是需要财务人员运用会计职业判断,正确选择确认收入的时点。如销售商品需要安装和检验的,在购买方接受商品以及安装和检验完毕前,不确认收入,待安装和检验完毕时确认收入,如果安装程序比较简单,可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等等。这些都要求财务人员运用会计职业判断,正确选择确认收入的时点,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

另外,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帮助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具有时效性。即使是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如果不及时提供,也会失去时效性,对于使用者的效用会大大降低,甚至不再具有实际意义。按现行规定,企业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外提供财务报告。所以财务人员应提高会计职业判断力,及时完成财务报告的编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将财务报告传递给使用者,便于其使用和决策。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与财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密切相关。财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力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提高财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财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是指财务人员针对某些经济业务的不确定因素,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法律法规及实践经验对企业会计事项或交易的处理以及财务报告的编制应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过程。财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有效。

笔者认为,提高财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可以通过以下措施:

1.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

会计继续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大规模的培训,提高会计队伍的政治、业务和整体素质。会计继续教育实行强制的定期的继续教育学习。目前,会计继续教育每年一次,形式有面授、网络培训等。但是继续教育内容比较单一,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会计人员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甚至有的培训单位存在走过场的现象。所以,建议参照广东省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继续教育的模式,采用与高校联合办学,开办网络课堂,增加授课内容的可选择性,由财务人员根据其在工作中所亟需学习的知识自行进行选择,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实效性,真正达到继续教育的目的,从而提高财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2.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的制度建设

企业领导阶层应通过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的制度建设,提高财务部门在企业的管理地位,维护财务部门的相对独立性,引导财务人员更多地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让财务人员全面了解企业所处的环境和实际情况,了解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从而使财务人员对经济业务的职业判断更正确、对经济业务的处理方法选择更恰当、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更高。企业管理层还可以在制度层面上进行改革,建立一个约束与激励机制,通过制度的导向作用来引导财务人员提升职业判断力的心理意识。这样,财务管理工作受到重视,独立性得到维护,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就会得到激发,劳动效率也得以提升,最终将促使本企业财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力得到整体提升。

3.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

财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是财务工作人员的一种主观行为,财务人员对经济业务所做出职业判断的结果,也会有对错之分。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在从事职业判断的使用实践时,必须自觉遵守行业会计准则,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财务人员的角度出发来阐述和评估所得会计信息,而不能做出超越会计职业范畴外的判断;财务人员还要遵循职业判断的基本框架,要始终秉承相关的信息和数据的基本判断程序和步骤,不得随意做出假设,或者依照不被认可的计算以及统计方式进行数据处理和判断。因此财务人员必须加强学习,熟练掌握财务会计政策,掌握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才能熟练并恰当地运用职业判断,对企业的经济业务做出恰当的会计处理。

总之,会计信息质量与财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密切相关,企业应该通过多种有效的措施,提高财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人民出版社,2008。

[2]罗伟浅析财务人员职业判断力的培养与提升.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7。

[3]杨向凌会计核算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现代经济信息,2011,03。

[4]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中级会计实务》.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5]马遥遥新会计准则下会计重要性原则应用探讨.财会研究,2012,15,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