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工业化》中两个观点的讨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2

《农业与工业化》中两个观点的讨论

刘宗普/

刘宗普/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农业与工业化》上卷,作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已经快有70年的历史,该书一出版就引起了众多发展中国家的重视和学者的关注,并提出了很多开创性的理论和具有启发性的思想。本文就书中把人口及资源当做工业化的限制因素,并认为农业国工业化对老工业国不利两个观点,站在当今的角度,以现今的经济发展形势和发展事实为根据,提出不一样的见解。

【关键词】农业与工业化;发展经济学;人口;农业国与工业国

一、引言

《农业与工业化》上卷[1],是张培刚教授在哈佛大学的博士毕业论文,于1945年完稿,张教授时32岁。该书获1946-1947年哈佛大学经济学专业最佳论文奖和威尔士奖金。随着影响的深入,后来该部著作被国际学术界誉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张培刚教授立足于发展中国家,着眼于发达国家,将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现实情况与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历史经验相结合,并依照当时的经济理论,将现实、经验、理论三者相融合,予以严密的逻辑分析与推理。以农业与工业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的互相关系为主线,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在实行工业化不同阶段过程中应该注重的问题以及可能出现到的问题,并在经济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建议发展中国家应结合自己的现实,做出相应的发展调整。

具体来讲,《农业工业化》(上卷)共有六章,第一章是张先生对农业工业化问题研究所该采取的经济分析方法的一个比较与选择,最终采取了修正和增补后的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为主。第二章,讲述农业与工业的相互依存关系,主要通过粮食、原料、劳动力和农民作为需求和供给者这几个方面,并引进生产技术等的变化,以及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并结合相关经济理论,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阐述了农业与工业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第三章介绍工业化理论。一是讲到了工业演进过程中的发动因素(企业创新管理才能及生产技术)和限制因素(资源及人口)二是工业化的类型,有演进性的和革命性的,并分别说明了两种不同类型出现的背景及发展特点。三是工业化的程序和阶段,可分为三个阶段:消费品工业占优势阶段;资本品工业的相对增加;消费品工业与资本品工业平衡,而资本品工业渐占优势阶段。四是讲到工业化速度的影响因素。第四章工业化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工业发展是对农业改革的必要条件。从工业发展对农场、农业机械化、农作方式及农业地位几个方面细述了工业化对农业的影响,使得农业的相对地位下降。第五章工业化对于农场劳动的影响。工业化使得劳动在农业中的所得的相对份额降低,劳动力从农场向工厂转移。但工业化中有关机器的影响是利是害应视具体情况而讨论。第六章农业国的工业化,主要立足于中国,结合中国的国情。一是讲到了假如政治和制度的阻碍消除,论述了农业对于中国工业化的作用,以及农业在中国初步工业化过程中为适应变化的环境应该做出的调整;二是通过从工业国到农业国的资本移动,立足二战后中国的国情,强调当时的中国合理利用国外资本的重要性及迫切性;三是讲到农业国与工业国之间的贸易状况,并论述了当农业国工业化后对工业国以及国际分工贸易的影响。

作为发展经济学著作的经典之一,关于《农业与工业化》上卷的书评文献不少,但大多是介绍该书的价值地位或书中有启发性的思想和结论。如梁小民(1991)[2]列举了张教授书中若干深刻的思想:农业作为工业化基础的四个因素的提出,工业化的发动因素和限制因素等。宋立中(2003)[3]介绍了该书食粮与经济区位化、劳动力由农村向工业区转移等重要理论贡献,和经验和历史结合的创新研究方法。汪小勤(1992)[4]主要从《农业工业化》与发展经济学的关系论述了《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性:《农业与工业化》是一部站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上,并放眼世界和未来,吸收当时西方最新的理论成果的学术专著。本文根据发展中国家发展经验、事实和现状,站在现今的角度和立场,就书中的两个观点展开讨论。

二、关于书中两个观点的探讨

人口不一定是工业化过程中的限制因素。在封闭的经济中,或是在经济体之间经济交流不频繁有障碍的情况下,人口因素的确不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因为在封闭经济中,或是经济体对外开放不够的情况下,该经济体的工业化必须依靠自身的积累,而人口因素严重影响了其积累的速度和额度,从而导致经济体工业化速度缓慢,经济发展落后。而在开放的经济体中,特别是在各项生产技术成熟的情况下,地区与国家之间的发展都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分工贸易,所以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因素相对发达国家,转为优势因素,得以吸引更多的国外企业投资,加速本国工业化进程和资本积累,形成良性循环。这从中国及东南亚国家近些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资现象可以得到验证。

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口能成为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优势因素。正如我们看到和感受到的,中国改革开放这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已平均每年高于10%的速度增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来源于中国人口的贡献,即来源于人口红利。中国庞大的人口首先给中国的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廉价的劳动力,在发达国家高额的劳动力成本影响下,以及劳动力成本对企业发展愈发重要的形势下,中国充足的廉价劳动力一方面吸引了大量国外投资,促进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帮助中国本土企业提高了国际竞争力,使得大量廉价商品得以出口国外,如今中国已成“世界工厂”,全球各个国家基本都能看到“MADEINCHINA”字样。

庞大的人口不仅给予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所必须的廉价劳动力要素,更是给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大的市场潜力。当我们注意到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力转为产业工人的时候,我们要同时注意到他们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市场需求。如今,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来华投资,不仅仅是中国有着充足的廉价劳动力,更是因为中国这块巨大的消费市场。现今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很多产品之间都有极强的替代性,很多行业和产品都面临产能相对过剩(当然不是绝对过剩),所以企业都十分重视市场的开发,谁能优先抢占市场,谁就赢得致胜筹码。所以庞大的人口,提供广大的市场消费潜力,进一步吸引了众多国外企业来华投资,提高中国工业化进程。

进一步分析,巨大的人口基数,给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促进经济发展良性循环。我们刚才提到,大量廉价劳动力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转化为产业工人,随着产业工人工资的增加,提高了整体消费需求和消费层次,从而进一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如此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另外,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过程的一个趋势,随着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出现一个城市化过程。城市化过程将伴随着一系列的需求产生,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正如中国目前的情况,城市化和城镇化已经成为我国的主要经济增长点之一。

所以说,以现在的观点来看,人口因素制约工业化进程的观点有待进一步探讨。

第二,在第六章中作者讲到经验表明农业国工业化对老工业国并不有利,如果他们的生产行业是相似的话。而如今,生产行业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大量贸易往来,已经超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量。针对这一事实,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5]能得以解释,由于偏好的不同,产品的差异化和报酬递增、规模经济的存在,使得产业内贸易能够发生。并且经济发展水平越接近,消费结构相似度则越高,两国民间的消费偏好重叠的范围越大,两国的产业内贸易规模则越大。

既然两国得以发生大量贸易,说明通过贸易,使得贸易国之间福利都能增加,否则,该国将退出贸易。

农业国工业化,技术、生产效率和人均收入都得以提高,消费层次和需求层次会随着收入的上升和技术的进步而提高。农业国在工业化过程中,按正常情况,老工业国也在进行着工业化的进一步深入,农业国工业化过程中,随着收入的提升和生产的进步,会对提高对老工业国相对较高层次(需求弹性大)的产品和新产品的需求量,虽然这其中农业国会使得部分产品达到进口替代。同时,老工业国随着资本和技术的进一步积累,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找投资的机会,进一步扩大对外投资和贸易,甚至可以将农业国的部分比较优势产品投资到其他国家获利。另外,农业国工业化使得它与工业国的贸易结构进一步调整,若这种调整是严格按照双方新的比较优势实现的合理分工,不仅有利于贸易两国的整体利益,优化贸易结构,而且会从整体上有利于国际资源的合理利用。

所以,农业国的工业化,使得后发的农业国缩小与老工业国的经济差距,使得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接近,从而,两国之间的需求相似程度越高,贸易结构进一步调整,出现更多新的贸易机会并扩大贸易量,正如现今的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农业国工业化,它并不一定对老工业国产生不利影响,相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进步,对发达国家是诸多有利的。

三、总结

经济的发展错综复杂,包罗万象。经济理论对经济现象的解释与预测都要放在一定的具体的历史的环境中,环境变化、时间变化,经济理论的解释力和预测性都需要受到重新的考证。以上我们站在当今的立场,根据现今的经济发展现象和事实,发现因为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和世界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之前作为工业化限制性的因素---人口,如今成为了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因素,工业化过程中的动力因素;而与老工业国生产行业相似的农业国的工业化,随着经济发展的证明,并不一定是对老工业国不利的。

【参考文献】

[1]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上卷)——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宋立中.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上卷)——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初探》[J].学海.2003(04).

[3]梁小民.《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初探》对发展经济学的贡献[J].江汉论坛.1991(01).

[4]汪小勤.农业国工业化与发展经济学[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04).

[5]盛斌,王岚.多样性偏好、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保罗·克鲁格曼的世界——新贸易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评述[J].经济科学,2009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