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医生与患者的沟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1

B超医生与患者的沟通

程琴顾静

程琴顾静

(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江阴214443)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地步,但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看病难,看病贵”已经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医患矛盾正在不断激增,日益紧张。本文从实际出发,对于B超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技术进行探讨,为营造和谐的医院环境提供方向。

【关键词】B超;医生;患者;沟通技术

所谓的沟通,就是指不同人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交流,是信息、思想在群体亦或是个之间传播的一种过程。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以及社会都正在不断的进步着,人们在交往中都在于他人进行物质或者是精神上的沟通,现如今,人际沟通的重要性已经超出了任何一个时代。作为医院非常重要的辅助科室,B超室中的从业人员更是医院中不可缺少的生力军。B超检查可以为医生提供非常重要的诊断依据,但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进行B超检查的患者流动量很大,并且B超检查的时间较短,由于其检查的特殊性以及特殊环境,常常会导致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产生特殊的人际关系,而B超医生如何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并达到目的,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今,“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了我国城乡居民都非常关注的焦点,医院中的人际关系越发紧张,B超因其检查时间较短,因此在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接触中,常常会形成“见病不见人”的服务理念,当患者提出问题时,为了节省时间,B超人员常将问题推给医生,如今,在全新的医疗模式下,作为窗口部门之一的B超室,医护人员应利用少许时间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这可以有效的避免一些医疗纠纷。因此,就B超人员与患者的沟通进行探讨,有着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B超人员如何与患者进行沟通

1.1尊重并关注患者

作为B超人员,应清楚的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因此会在交往中时刻维护自身尊严,进行B超检查的人,除了正常的体检,大多都有轻或者重的疾病,患者的心理较为恐惧,对医生的话语较为敏感,同时自尊心也更强,因此B超人员在于患者沟通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1.1正确应用称谓例,如对同龄人根据工作性质尊称“师傅”或者“老师”,给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让患者充分感受到被尊重的感觉。

1.1.2聆听患者的讲述,需要患者配合时,应温婉的表明自身的态度,让患者了解到你正在为他服务。

1.1.3B超人员应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由于B超的检查时间较短,但人员流动量较大,因此对于工作人员会造成一定的情绪影响,因此,B超人员更应控制自身情绪,在于患者沟通时不能带有不好的坏情绪,以免影响患者。

1.2平等对待患者

在检查过程中,应做到一视同仁。B超人员每天会遇到各种患者,且流动量很大,因此在实际沟通中,B超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往往流于形式。因此,B超人员应树立医患平等的观念,不论地位高低、男女老幼,应平等对待。只有维护患者的权利,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

1.3掌握轻重缓急

B超人员面对不同就诊患者应遵循先重后轻的原则,优先处理需要尽快检查的患者。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对其他患者讲明原因。除了危重患者的时候,不应惊慌失措,与家属沟通时,也应注意语言的简介,避免刺激患者或加重家属的负担。检查时要抓住重点,用最快时间给出诊断结果。

1.4严谨的态度

B超人员在工作中常遇到患者提出的与并请相关的问题,一般而言,B超人员不会作出太多解释,而患者得不到结果也不会太难为B超人员,但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对等的,会加深B超人员与患者之间的隔阂。在遇到这种情况时,B超人员应认真的想患者解释,为节省时间,力求语言简洁,但不能一推了之。在向患者解释问题时,应做到真实可靠,如果对危重患者不能告知事情,则应委婉的表达观点,必要时可用善意的谎言来减轻患者的负担。

1.5有理有据的拒绝

由于B超检查较为特殊,因此常有患者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例如询问胎儿的性别等。患者提出的各种要求总认为是合理权利,而医生的责任则是以符合工艺原则为准绳来决定是否满足患者的需要。B超人员在与患者沟通时,对患者的合理要求应认真回答,而对于不合理的要求,则应做到态度诚恳的拒绝,不能粗暴的训斥患者,应在维护患者权利的同时维护医生自身的权利。

结语:人际沟通具有保健、调节的功能,能够帮助人与人之间进行情绪调节、或者提供信息,能够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B超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应克服来自主观与客观的影响因素,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应善于应用沟通技巧,在于患者的交往中,体现出职业风采,为医院的人机的和谐作出表率,实现自我的职业价值。

参考文献

[1]薛仰群.加强医技科室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J].实用医技杂志.2009(05)

[2]白海琴.专科医技人员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与自身知识的补充[J].广西医学.2003(07)

[3]刘姿,刘红,邱仿,任晓丹,方艳兵.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