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教学方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建筑装饰教学方法探讨

马志颖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也趋于完善。《建筑装饰材料》作为高职建筑装饰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学生展开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基础,它既是对以前所学众多内容的一个总结,也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完成装饰工程中装饰材料的运用、毕业后是否能够很快投入并适应高强度的设计、绘图及现场配合工作。建筑装饰材料是建筑装饰设计由图纸转化为现实的一门核心的课程。

关键词:建筑装饰;教学;方法;实践

一、概述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之一,肩负着培养高质量职业化人才的重任,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上作出了突出贡献,因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尤其是建筑装饰行业的繁荣发展,人们对建筑装饰行业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其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各高校纷纷开设建筑装饰专业,并逐步优化专业体系和课程结构。《建筑装饰材料》是建筑装饰专业的主要必修课程之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学习,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建筑装饰专业的基本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前景,从而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建筑装饰材料》这门课程主要侧重建筑装饰环节装饰材料的选择以及应用,同时还对具体施工方法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随着室外环境设计和室内装饰设计的逐步发展成熟,建筑装饰材料的选择与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将设计者的整体设计思路以实物的形式展现出来,是建筑设计的关键所在。

二、建筑装饰教学方法

(一)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

理念是无形的,然而凡是人有形的具体的行为无不受理念的影响。特别是教育事业工作者,教学理念直接关系着教学活动的展开,以及教学方法的采用,从而影响到教学的开展。由于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他们是活生生的人,并且无时无刻不再接受这外来的影响。教师做为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和知识的化身,他的言行思想无不受学生的模仿。简而言之,老师不但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思想理念。当前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创新性人才是经济增长的支撑,新时代的这个特点,客观上要求在高职高专建筑装饰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要培养创新性人才。建筑装饰材料课程是该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而在教学中实践创新是理所应当的。

(二)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是普遍的想象,但是,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对都媒体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很不足,一些建筑装饰专业的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只把多媒体作为黑板的升级版,课件的内容只是黑板板书的简单录入,对多媒体的这种应用,虽然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但是至于教学效果还有待研究,这充分展现了一问题,在建筑装饰专业的教学中,对多媒体的应用依然还有待提高。

综合应有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打造切近生活的立体式教学。改变以图片和文字为主要内容的课件,加大影像视屏等使用,改变课件中材料以网络查找为主的单一渠道,添加来自生活实际的内容,比如在有关建筑装饰材料的课件中可以加入教师总结考察装饰材料市场时的图片,感受等等。

综合应为多媒体,提高学生课堂教学参与积极性。传统上教师课件的制作无论是材料的收集和材料的组织,都由教师一个人来完成。这个制作过程工作量十分巨大,但是制作的课件不一定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此,教师应当通过教师组织、学生实行的方式,师生共同制作课件。这个过程实际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老师可以列出知识点的大纲,或是给出文字内容的要点,让学生根据大纲和内容要点寻找说明资料。建筑装饰材料课程学习的指导老师,可以在这门开课的之前,利用假期的时间,完成这项工作,也可以在假期里把收集资料的任务分配下去,在开学之后,专门利用三到四周的时间集中制作。通过这种形式加大学生对课件的认同。

(三)情景式教学方法

情景式教学。所谓情景式教学就是以具体的情景和环境为依托,将整个课程内容嵌入其中,学生通过对整个情景的体验和评价最终达到学习目的。在情景式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通过整体环境的设计、体验、评价,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目的和方向,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在整个建筑装饰过程中,由于建筑施工人员需要使用大量的吊顶金属龙骨,其类型多样,结构较为复杂,学生较少接触事物。因此,在授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观摩了解的方式掌握这部分内容,增强授课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情景式教学可以生动具体地展示各种装饰材料的的形状、材质、质量等信息,是一种全真模拟的教学方式,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四)借鉴“工作室教学模式”

工作室教学模式集实践和课程学习于一体的教学模式,采用工作室教学模式培养的建筑人才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因此被国内很多高职院校所采用。建筑装饰工作室教学模式其实质上是通过组建工作室,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承接一些装修任务,如参见一些设计比赛等,在完成任务的过程的同时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在工作室模式下的教学是,遇到什么问题,就学习与此相关的知识,而在工作室教学模式下,设计任务的完成又采取小组分工的形式。在此模式下的教学和学习呈现出“术业有专攻”,这导致了学生的理论知识难成系统。碎片化严重,理论知识有深度而没有广度。对学生的深造和长远发展有所不利,因此在建筑装饰材料课程的学习中,指导老师可以适度采用工作室教学模式,或者借鉴工作室教学模式,一班为单位参加一些相关的比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建筑装饰材料课程的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高职建筑装饰材料的教学方法入手,系统地研究和阐述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要求学校及时提出符合未来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并在教学过程中用具体的改革措施予以贯彻。只有这样,高职教育才不会落后于时代,才有可能改变目前建筑装饰材料课程教学相对落后的状况。

参考文献:

[1]王倩.高职建筑装饰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运用[J].职业,2018(04):68-69.

[2]张鹏.基于建筑装饰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在线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51):136-137.

[3]袁蒙.高职建筑装饰教学中的分层次教学[J].中外企业家,2017(12):213+215.

[4]吴潮玮.基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建筑装饰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1):118-119.

[5]姚立娟.高职院校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D].河北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