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罗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罗赞

罗赞

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423000

【摘要】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共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远远高于对照组7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F、PAR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LVEF较高,PAR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与常规治疗相比,疗效更为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发病率高,且病情紧急,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较短,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着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本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了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共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知情为本次研究对象,自愿接受本次研究,且本次研究已经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存在精神障碍者;存在严重身体缺陷者。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在42~80岁之间,年龄均值为(56.8±6.1)岁;观察组50例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龄在40~78岁之间,年龄均值为(56.3±6.4)岁。两组患者进行心功能、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基本资料的对比,差异较小(P>0.05)。

1.2方法

对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吸氧处理、血压测量、心电图检查、血氧饱和度监测等措施,采用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降脂药以及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静脉滴注瑞替普酶[1]。对照组患者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首日每次用药量为300mg,(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103577;生产单位:苏州天马精细化学品股份有限公司)次日起口服阿司匹林,每次用药量为100mg[2]。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阿司匹林治疗,首日口服氯吡格雷(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123115;生产单位: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300mg和阿司匹林300mg,次日起每天口服100mg阿司匹林和75mg氯吡格雷[3]。两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

1.3评价指标[4]

①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三个等级。显效: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各项临床指标经检查显示正常;有效:治疗后症状有一定改善,各项临床指标经检查显示良性;无效:治疗后病情没有任何改善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PAR指标的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年龄、病程等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所有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等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0.05时,表明2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衰竭患者的相关研究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远远高于对照组7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一。

2.2对比两组的治疗前后LVEF、PAR指标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F、PAR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LVEF较高,PAR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二。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冠状动脉急性闭塞病症,患者有着较高的病死率,发病迅速,病情难以控制,伴随着一系列不良反应,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患者的年龄越大,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越高。及时有效的治疗是保证急性心肌梗死室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要措施。当前临床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的主要药物是阿司匹林,有着良好的抗血栓作用,能够有效控制症状变化,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维持治疗当中。其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治疗,能够增强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疗效,强化抗血栓作用。阿司匹林能够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阻碍血小板激活剂血栓素的合成,有效预防和治疗血栓,药效比较温和。作为一种噻吩吡啶类的衍生物,硫酸氢氯吡格雷在人体内经过氧化后与二

磷酸腺苷形成二硫键,抑制了血小板的聚集,但同时又不会对血小板的寿命和环氧化酶的活性造成影响[5]。二者联合应用,有着显著的抗凝效果。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远远高于对照组7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F、PAR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LVEF较高,PAR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与单一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相比,联合应用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有效提高了患者的LVEF水平,降低了患者的PAR值,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有了明显的改善,且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影响正常治疗。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与常规治疗相比,疗效更为显著,患者均有所好转,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亚男,王晨,蔚有权,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08):595-598.

[2]孟祥兰.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07):179-180.

[3]叶静,冷永群.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672-673.

[4]李筱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4,20(11):144-145.

[5]赵国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5):61-62.